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策略 1.卢兆雄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1.卢兆雄 2.邓文婧
[导读] 摘要:虽然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线路,使得交通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解决,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问题依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虽然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线路,使得交通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解决,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问题依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要想让轨道交通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需要提升运营水平,加强对轨道交通的规范化管理。本文对轨道交通实际运营中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企业管理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高效率低
        城市轨道运营成本比较高,运营效率有待提升。这些都是严重制约着轨道交通的运营水平。其次是多数的城市比较注重高大上,对设备设施的要求是高端和冗余,设备的配备并未体现出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的原则,导致过度配备的情况客观存在,这样也就导致了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投入高,但是实际的使用率有待提升。再次是为了提升自身发展速度,很多的城市虽然注重轨道交通建设,却忽视了前期的准备,比如线路的建设以及线网的规划,导致轨道交通并未与城市整体结合,在已经开设的路线中,很多线路其实是在超负荷运行。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这其实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
        1.2管理模式存在差异
        在我国,虽说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管理模式仍处于初始阶段,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同地区之间在管理模式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正是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使得运营企业管理模式出现了较大差异性,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产生形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在不能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很多运营企业只能将运营与管理问题分开管理。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问题也给运营企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交通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管理模式上存在的差异也给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3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国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很多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当下的管理体系,主要是有以下的几种形式。首先是参照铁路部门的运营模式,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其次是借鉴国内北上广等已经建立成熟运营体系的城市,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最后是借鉴港铁的一些运营方式。当下国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借鉴港铁模式比较成功的主要是深圳和广州等。在制度的层面上,轨道交通的主要法律规制,是在2005年发布的管理办法,在运营管理、应急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诸多的方面对轨道交通提出要求。然而这个办法仅仅是从宏观上对运营提出要求,没有对运营相关的工作提出具体的指标和要求,对轨道交通云已经没有实质性指导的价值。
        1.4管理人员水平偏低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中不仅是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出现了问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整个运营企业的管理效率。目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中其管理人员的水平普遍偏低,通常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策略
        2.1全面提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所以,从运营企业角度来说,应当积极为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部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从提升工作能力为基点,为其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议的形式,鼓励管理人员就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通过分享优秀管理人员的经验,促使各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为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在工作中积极与认真的工作人员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相反的,对于工作中出现营私舞弊的人员给予严肃的处理与惩罚。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城市交通运营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更能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重要的保障。
        2.2运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推行成本管理应从战略规划出发,以企业盈利为目标,以设计为源头,以绩效考评为手段,以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作业内容成本为重点,建立成本管理和控制模式。一是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可以效仿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从组织架构、制度执行、绩效考评、激励等方面建立整套的成本管控体系,将成本管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以提高企业上下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实现全员参与,全程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深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良好管理工具,而标准或定额管理是对各环节的成本消耗进行精细化计算的基础,成本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预算指标、标准或定额成本优势,不断摸索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工具;三是有效推行管理会计,引入作业成本法精细核算成本。积极推进成本精益核算,为运营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引进管理会计中提倡的作业成本管理理念,以每个生产环节的作业内容为基础,设定作业动因,精准计算作业成本,进而可梳理成本核算和业务流程中的短板。
        2.3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制的完善,这是当下提升运营水平的重要因素,若是法律规制不够完善,运营标准不一致,各个地区的运营标准有所差异,就会导致运营管理混乱的情况,结合当下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营情况,总体的原则需要进行统一,然后对其中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其次是要对运营管理的涉及范围进行延伸,保证管理制度对运营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完全覆盖。此外是对运营企业的制度规范,要明确运营企业管理的关键,并未相关人员的工作操作提供指导,运营组织也是要有所要求,要注重社会价值,并不知识追求经济效益。
        2.4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利用率
        首先是加强对轨道交通的线网优化,要保证线网的设计符合城市整体发展的要求,同时与综合交通规则有效衔接,在线网建设完成之后,可以很好地为城市服务,满足市民的市场出行需求。另外是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对线路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线路的利用率不足。再次是要对线路站位进行合理布置,要保证线路的效率得到提升,做到对资本的节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让城市轨道交通向着更好与更宽广的方向发展。这样,在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真正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凤.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4(31):152-153.
        [2]全永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5(2):55.
        [3]陈梅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7):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