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24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排水设计是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功能的有效发挥。近年来,低碳、节能、环保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如何使给排水系统设计更加节能,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向提升,给排水设计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排水设计中实现节能减排设计。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要点
引言
无论是在世界环境范围内,还是在我国环境范围内,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一直是一项环保之中的热点问题。因为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在不断加深,这导致很多地区淡水资源枯竭,甚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用水。所以在源头进行解决,对住宅建筑中给排水的设计进行改革,从源头进行节水节能,是一项重要的节水举措。另外由于国家一直重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深入人心,所以越来越多的居民在选择住宅的时候,也在注重住宅本身的环保节能。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问题便是当下研究的热点。
1建筑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涉及较多的内容,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区分生活用水和绿化用水等类型,通过用水管道连接不同的水源;另一方面要科学设计水循环系统,从而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利用雨水,在小区水循环设计过程中,设计建设雨水收集装置等,以存储雨水资源。
2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要点
2.1给水设计水表和管线的位置
给水系统中水表和管线的位置较为关键,设计时要与建筑的结构进行整体的考量,水表的位置要保证不影响使用同时读取方便,水管的位置如无特殊的要求一般在设计时要考虑靠近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建筑的用户在装修时对管道造成破坏,也可以有效节约材料,此外还应该考虑管道的隐蔽性和防护性,避免漏水现象。此外,对于一个小区或者一栋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物体,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分区域性质设置水表。
2.2合理设计供水分区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住宅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生活给水系统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宜大于0.20MPa,而且要满足卫生器具工作压力的要求。如果是高层建筑,想要满足入户管的供水压力,就要对给水系统进行分区处理。某住宅建筑的层高为3m,用水压力最低是0.10MPa,分区的最高处用水压力是0.10MPa,最低处是0.35MPa,高差是25m,可以在每个分区设置8层左右。为了达到生活给水用水点处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的节能要求,可以通过在超压楼层设置减压阀的方式来满足压力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部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忽略掉这0.20MPa的节能要求,这就会出现用水点处压力过大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使用者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因此,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中应根据住宅类型进行针对性的供水分区设计,确保水压满足建筑内部使用要求。
2.3提高给排水配件的合理性
绿色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还应重点对排水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设计,在排水配件的使用方面提高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给排水系统的作用,强化绿色建筑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功能。在对于给排水配件的合理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安装阀门和管材的可靠性,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工作,保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满足构件符合给排水节能性的标准。
此外,给排水构件的设计和安装要在符合绿色建筑实际使用标准的情况下完成,杜绝在后期使用时出现渗水等问题,为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4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计
由于房屋屋面雨水污染程度比较小,因此可以对这部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建筑排水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完善室内外雨水管网,引导雨水逐次流经分流井和雨水弃流控制井以及过滤井,最后进入清水池中,通过消毒处理后,再利用变频供水措施应用于建筑卫生间和园林浇水等方面。由于在房屋建筑中不利于布置立管设备,所以为了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在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沉淀池中引入雨水,根据虹吸式压力流系统来高效收集雨水。在建筑排水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重要的一部分,设计人员可以对建筑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同时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将其应用于小区绿化和马桶清洁等方面,可显著节约水资源。
2.5选用优质管材、阀门和节水器具
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不仅要从上述给排水系统设计入手,还要从管道选用的材料上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在管道设计上,其材料要采用防漏性、抗腐蚀性比较强的管道,比较常见的是铝塑复合管。近些年,聚乙烯管材、不锈钢管材也被广泛应用。在选择阀门时,要使用不易腐蚀、封闭性好的材质。另外,政府需要加大在节水设备、器具方面的补助力度,不断推出新材料、新科技,有效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节水器具的市场销售价格,增加供应量,这样才能够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提高普及度。比如新型的绿色环保型卫生器具,这种器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耗水量,而且能防止出现漏水问题。通过把节水器具推广到每个住宅用户手中,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常态化。
2.6同层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设计建筑同层排水系统时,首先设计人员可以选用降板式地面敷设方式,结合绿色节能设计要求,在沉箱中敷设排水管线。如果建筑内部具有较大面积的盥洗室,或者梁柱桩沉箱,设计人员可以设计穿梁孔洞。另外,要根据设计情况设计坐便器,严格控制降板结构埋深,且要将地漏设置在内部。其次,在同层排水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利用隐藏式沿墙敷设方式,以避免排水管道穿越楼板而紧密连接同层灌水立管。再次,为了实现绿色节能的需求,设计人员可以设计假墙,在假墙中隐藏水箱和输水管,一方面可以减少排水噪音,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泄漏问题,维修人员也无需跨层修理,这样可提高后续维护管理的便利性。由于在楼板中没有设置管洞,因此可以减少整体工程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排水管道发生泄漏的问题。最后,在设计同层排水系统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结构和同层排水系统的特征,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满足绿色节能的需求,优化排水系统使用效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较大的便利。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住宅建筑之中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节水节能问题,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并且处于改革过程之中的初级阶段。当下仍旧存在着节水节能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设计方式有待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未来我国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之中的节水节能问题,仍旧需要相关研究学者和技术人员不断地研究和努力,对技术进行更新,推动我国建筑节水节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小标.浅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居业,2018(1):43,45.
[2]钱志欣.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7(5):45.
[3]唐智宏.某商业大厦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4(18):47-48.
[4]马鹤.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159-161.
[5]孙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