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333;2浙江朗润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包容的态度广泛接纳外来文化,尤其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我国许多文化方面逐渐呈现出“文化沙漠化”现象。而建筑文化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更新改造正在进行中,这些新的建筑空间脱胎于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以及以现代化功能性为主导的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城市化生活的向往和对住宅舒适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弱化了原有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乡土民情、生活习惯等人文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性缺失,文化沙漠化问题也逐渐显现。众所周知,尤其对于我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而言,建筑文化在反映建筑地域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建筑地域性;当代建筑设计;价值研究
引言
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为不同地区人民的意识和意识作出贡献,将区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空间设计和功能定位实现建筑设计的完美文化渗透。岭南文化主要是具有地理特征的文化,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zb.在广东,为在新时代实现岭南南南文化的传统和发展,早在对外改革开放时就已形成和融入。
1建筑地域性概念阐释
不同区域由于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不同,地理建筑存在文化差异。地理差异包括“空间”和“时间”,“自然地理”反映在“人类地理”中。外层空间包括地理区域、地形景观、山脉、物理气候、动植物分布、政治变化时期、民族衰落、传统基因遗产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因素。自然地理多样性是指空间条件,人类地理多样性是指时间条件。建筑物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应形成适合室内环境的适宜室外环境。建筑的地理性质分为两类:一般来说,这是指建筑不同区域中可见的不同样式。更具体地说,建筑设计受到气候条件、地形、动植物在地理区域分布等空间因素的影响,而地理位置产生的不同的人和经济因素可能对建筑设计产生巨大影响。即使您位于同一区域中,较小的环境差异也会影响建筑设计。在狭窄的平面上,可以看到建筑设计在一小块区域内的各种特征。这些条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更为准确,例如b.结构框架条件、地形差异、环境条件等与建筑体量、楼层平面、空间设计等相关。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分析各种项目特有的问题。
2建筑地域性可传承历史精髓
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中国,其建筑文化的历史必然也走过不下几千年。在这个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在体现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同时期的历史精髓。在数千年建筑文化的长河中,建筑时刻都在表达着人民在各个时期的智慧结晶,因此也成就了每个地区的特色。另外,北方建筑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古人充分考虑到居住环境的综合采光性,他们的房屋基本都是面向南方以获得最佳照明;而在我国南方,由于其受潮湿和炎热的气候环境的影响,竹子房子以及贵州吊脚楼的形式等都提供了凉爽舒适的居住模式。故此,建筑的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在悠长历史的传承中也有明显体现,我国古人的智慧是超强的,故在历史的长河中才有了各个时期迥异的建筑精髓,这也是历史的伟大。
3我国地域性建筑空间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目前的建筑状况,融入区域文化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建筑特色的流离失所。因此,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有必要侧重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两个不同方面。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在建筑空间的地理设计方面,没有足够的宏观概念来建立空间设计的框架;另一方面,与如何将地理文化符号充分融入建筑空间这一更广泛的问题有关,严重忽视了文化符号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无法充分保障技术条件;另一方面,在设计融入地理文化时,该集团的关注主要是忽视了将地理文化融入主流住宅建筑,包括少数房屋和具有地理特征的建筑。传统的区域居住建筑是人类智力、地方文明发展的标志、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表现和文化多样性的动态的产物,是人们对家园最直观的感觉,缺乏地方文化最终导致失去家庭纽带,破坏了人们之间的文化纽带。此外,大多数工业生产建筑严重影响了当地文化建筑的建设,因为它们在更新地理文化较强的住宅建筑时遭到破坏或损坏。与此同时,当今大多数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过于注重建筑的外部特征和整体形状,忽视了建筑的文化特征,从而使建筑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太人性化和文化取向。
4筑地域性给当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4.1时刻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进行当代建筑的设计之时,建筑师须着手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思考地域建筑文化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纯粹为了外形、私心等进行不切实际的设计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设计,不能为了追求思想的超前,而忽略建筑本质的目的。在当代进行地域文化建筑设计时,必须注意地域性与当代建筑的在地性结合,利用专业的设计想法和技术理念来完成设计,从而满足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例如,在当前的北方住宅设计中,要结合一些传统的庭院建筑模式,将建筑北侧墙体加强人性化设计,应考虑北方地区冬季多是北风为主,北侧墙体应该尽量考虑防冻透。虽然,目前北方的建筑已经考虑冬季采暖的需要,增加了保温效果,但是实际作用不大。居住在北方地区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北卧与南卧在保温性能上还是相差很大的。故在进行北侧墙体设计时,尽量采用加厚墙体设计或者加厚北侧保温设计,目的就是在冬季能够减少南北两个卧室的温度之差,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舒适程度。这就是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启示的例子。
4.2提高地域性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能
近些年在建筑领域,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工作,众多设计师越来越关注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因为当今社会与时代在不断发展中,气候条件往往很难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明显改变。所以在气候条件方面要能够充分提升建筑空间对其的适应性能,例如从控温通风角度开展设计,合理的墙体设计可以达到隔热的目的,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而布局空间的设计质量更能对建筑空间的通风效果带来显著影响,因此在控温通风设计中,应当充分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站在功能布局角度寻找最佳设计方案。又如,在建筑空间的防潮避雨方面的设计中,要能够充分借助膜材料的应用,构建屋面排水系统,比如大东艺术中心的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外遮挡物利用膜材质漏斗形状为建筑提供了重要的防水功能。
结束语
传统的地域性价值具有最原始本真的绿色基因,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环境影响下呈现的不同的地域性风貌,体现出当地人应对、处理建筑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智慧,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重约束条件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而非主动适应气候的“理想”选择,因此对于地域性建筑建造方法的学习、建造原因的探析、建筑地域性理论的运用,能够使绿色建筑的设计具有最原始本质的绿色基因。在学习和借鉴地域性建筑的时候需要历史性地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视角展开,辨析和把握地域性建筑适应地理气候的内在机理和本质。
参考文献:
[1]朱江.基于地域性文娱建筑的室外空间景观设计初探[J].居业,2019(02):63.
[2]任芳.试析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19,45(05):4-5.
[3]李玲.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性文化体现[J].居舍,2018(35):96.
[4]李舒茜.基于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09):48.
[5]高倩.浅谈地域性建筑的场地设计[J].四川建材,2018,44(10):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