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物是民众工作、生活的关键场所。一旦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中由于技术运用存在偏差或者工地现场管控水平不高,继而诱发品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功用性,降低其使用性能,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致使人员伤亡。为此,确保施工作业技术的运用成效,保证工地现场施工管控水平,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准则
1.1合理化准则
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之前,务必要编制合理化的施工规范标准,用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助力工程场地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1.2经济化准则
所谓经济化准则,指的是投入最少的资源成本,得到最多的资金收益。因而,唯有建筑企业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资金收益方面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力度,才可以减少各类施工问题产生的次数,从而缩减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1.3规范化准则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进场施工阶段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以此规范施工行为,杜绝或降低各类施工问题的产生,用以维系施工场地的秩序,保障场地人员安全,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工,提升施工品质、施工效率,促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效果达到预期。
2建筑工程项目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且重要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混凝土混合材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关键性建材,其混合质量、组分性能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混凝土混合材料是由水泥、沙砾与骨料胶凝等基础材料,在既定条件下混合搅拌而形成的复合型材料。目前,建筑施工普遍选用凝胶材料和砂石骨料成分的混凝土原料,在混凝土混合材料配比搅拌工艺环节,工作人员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天气情况、地质性质等选择适宜的添加剂,然后将混凝土原料、水、添加剂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混合搅拌,形成性能稳定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材料。
2.2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及项目需求进行选择。我国地质多样,建筑工程的施工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因此,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符合当地的土壤性质,才能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此外,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应用到水泥搅拌桩与钢板桩,水泥搅拌桩可起到显著的阻水效果,钢板桩或是钻孔灌注桩可起到显著的挡土效果。其中,水泥搅拌桩技术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软土、砂石等建筑原材料的基层进行搅拌,可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2.3土石方施工技术
通常,建筑企业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会通过使用土石方施工技术增强施工效果。土石方施工技术是建筑项目经常使用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实际运用此项技术时,土石方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继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延长建筑物的总体可用时间。为此,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建筑企业应委派专人到工程场地做好实地调研工作,以此搜集土石方施工相关的资料,预测出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继而编写出应急处理方案,用以提升土石方施工品质。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严加管控施工建材
建筑企业要想提升工程场地的施工管理水平,应在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建材实行严加管控。施工建材的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施工建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在采购管理方面,建筑企业选购施工建材时,应在确保建材品质的前提下选购性价比高的施工建材,并且建材运送进场之前应委派专人抽检建材品质,以防止供应商为了谋取私利使用次品建材取代正品建材。一旦发现所抽检的建材质量不达标,则整个批次的建材都不允许进入工程场地,同时应追究建材供应商的法律责任。在库存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在抽检施工建材以后,如果施工建材的品质达到了合同签署的标准范围,那么企业应委派专人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工程场地的指定位置。在此期间,企业应核实好建材的规格、尺寸,以及数量是否与采购协议相吻合。而且需要对全部的施工建材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建材遭受污染而失去效用。在使用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应严加遵从工程合同上所签署的建材领用标准,并且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健全施工建材的领用机制,委派专人做好建材支取的记录,以此防止建材产生丢失或者无用耗损的情况。
3.2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建筑企业应首先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提供参考根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做到随时察觉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及时要求其规范行为,进而杜绝或降低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确保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助力于施工品质的提升。此外,建筑企业应定期为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以此强化其责任意识,提升施工管理效果。
3.3强化现场施工计划管理
建筑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进度计划及工艺流程的管理,保证现场施工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规划。建筑企业要重视施工管理的细化和阶段化,根据建筑工程的工期、施工环境、技术强度等对施工任务进行阶段性的细化,即明确每天、每星期、每月需要达到的施工量,同时要设置一定的弹性时间及应急预案,确保现场施工可以在有序高效的环境下开展。这也对建筑企业监督能力及技术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部门要严格依照施工流程及相关研究对现场施工工序进行把控,避免施工工序出现混乱状况;技术支持人员也要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技术符合施工要求,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技术支持人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为该环节的技术施工提供科学可行的施工指导,进而推进建筑施工的有序、高效开展。
3.4注重技术与管理人员岗位素质的提升
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要积极制订培训提升方案或者专业人才引进方案,保证在岗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保障项目施工的有序、高效开展。企业要构建完善、透明的岗位奖惩制度,表彰奖励表现积极、工作质量达标的员工,问责处罚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差的员工,借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自主性,还能有效避免员工的惰性情绪,进而为企业技术指导与施工现场管理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结论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建筑企业不仅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借助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施工工艺水平,这样才能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要优化工程现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管理,并加强对施工现场进度计划及工艺流程的管理,同时还要制订人员素质提升方案或者专业人才引进方案,确保其在岗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进而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规划。
参考文献:
[1]刘耀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45-46.
[2]陈春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措施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6):95-96.
[3]陈嘉敏.房建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20(22):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