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府采购招标工作质量的措施探微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郭洁姝
[导读] 摘要:我国政府招标项目发展起步比较晚,发展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以致于与之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政府采购招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阻碍。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我国政府招标项目发展起步比较晚,发展过程需要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以致于与之相应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政府采购招标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阻碍。本文对当前政府采购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在提高政府采购招标工作质量上提出几点有效措施,以此促进政府采购招标体系向着健康、长远的发展方向迈进。
        关键词:招标;政府采购;工作质量;措施
        前言:
        采购工作作为政府内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复杂性的特点对政府采购招标工作的展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以招标方式为主,要求招标者通过良性竞争获得为政府采购提供物资的资格,在此过程中,通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政策导向,对招标者的采购行为加以规范,以此确保其采购的物资均能够满足不同标准的采购要求。
        1 存在的问题
        1.1 投标人虚假投标
        虚假投标是当前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开展过程中屡见不鲜的现象,该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政府采购招标秩序。为了确保招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需要对该不良现象进行深度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寻找引发问题的真正原因。目前,政府采购招标工作中的虚假现象包括:(1)参与政府采购招标项目的投标人缺乏诚信意识,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真实性和准确性不高,最为典型的虚假行为有资质证明不明确、产品质量信息不明确等;(2)在满足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各项要求的情况下,一些投标人为了扩大利润空间,在后期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履行应尽的职责;(3)部分投标人的一些不良行为,给其他投标人带来了严重影响,对其投标竞争造成阻碍。由于投标过程比较漫长,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招标工作的进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投标人的虚假行为直接损害到了其他投标人的利益,从而给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1]。
        1.2 采购人主体责任不明晰
        在当前的政府采购活动中,大部分采购人主体责任定位不准确、不明晰,不知道自身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主体责任,从而导致采购人“越位"和“缺位"问题比较突出。越位”是指采购人在实际的采购活动中,超范围行使权力,例如不注重节省财政资金,只想买“贵”的;还有的采购人设置排他性、倾向性的条款或评审要素,抬高采购门槛,使采购不能实现充分有效的竞争。“缺位”主要体现在采购人将采购项目委托之后,就不管不问,听之任之,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避而远之。采购需求不完整、不明确,导致采购物品的品质难以达到使用要求。采购人主体责任不明晰,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高效的开展。
        1.3 评标专家业务水平不过关
        评标委员会作为第三方主体,其主要职责是接受委托负责招投标评标工作,为了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评标专家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以及良好的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然而根据当前评标工作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部分评标专家的综合素质确实差强人意。在评标的过程中,评标专家既要审查符合性要求又要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分,并对自己的评标结论负责,这就需要评标人员不仅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而且还要掌握招投标专业领域的知识。然而在实际评标中,评标专家要么不熟悉评标流程,要么是不熟悉招标文件,严重影响了投标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有部分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滥用评审权力,出现影响评标结果的现象,主要体现为:(1)在未对招投标文件详细阅读的情况下随意打分;(2)根据采购人的意向和要求打分;(3)以此为职业,为获得酬劳打分。这些情形严重违反了评标工作公平公正原则[2]。


        2 完善政府采购招标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不断完善招标的法律法规机制
        科学完善的招标机制是保障政府采购招标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充分结合具体的招标工作机制,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该项工作的实施与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地方政府在开展采购招标工作的过程中,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政策导向,确保招标工作中的操作程序和流程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要求,以此规避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从而促进招标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首先,上级管理部门应注重相关政策的完善,为了确保制定出的政策符合当前采购招标工作的发展需求,应当充分结合招标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增强招标机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充分发挥其执行行为的引导作用;其次,为了确保招标工作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具体的采购执行标准,不断深入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宏观调控下,对具体招标工作做进一步规范与统筹,从而促进政府采购招标工作体系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3]。
        2.2 严格评标专家考核机制
        在实际招标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评标专家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评分等违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标专家考核制度存在着诸多纰漏,需要进一步完善。严格评标专家考核制度,提高评审质量,可以对每一次评审活动中评标专家的行为进行考核,由采购人、代理机构对各评标专家评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定期汇总,各级监管部门对考核优秀专家予以优先考虑续聘,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警告、约谈、通报批评、暂停评标资格、取消评标资格等处理,绝不姑息,以便达到净化风气的效果。这就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对采购工作进行实时监督,确保评标专家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应加强对评标专家的专业培训,促使其充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以此提高其业务能力,从而实现招标规范化。定期举办一些与招标评标相关的经验交流会,加强评标专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此丰富实践经验[4]。
        2.3 加速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
        完善的工作体系可以避免在招标工作中出现程序或流程混乱的现象,是保障采购招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首先,结合内部工作标准,对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完善与改良,明确及规范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切实将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环节当中,以此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在开展招标工作的过程中,以工作管理机制为导向,确保相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各项程序的操作;其次,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政府在建设采购招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与更新,以此实现采购招标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具体的招标投标方案进行数据综合统计以及智能化分析,以此增强采购方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引领采购招标体系的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在开展采购招标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内部招标程序和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招标工作的进展,以此提高招标信息的透明度,避免招标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针对与投标工作中存在问题,地方政府应结合内部具体工作需求,不断地完善与改良内部工作管理机制,然后以此为导向,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从而全面促进采购招标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飞.政府采购招标评标问题及完善对策的相关分析[J].中国市场,2019,(16):181+183.
        [2]王进.简析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3):255-256.
        [3]米永开.政府采购中招标代理机构的作用及强化管理的措施建议[J].中国民商,2019,No.77(5):63+124.
        [4]李歌维. 政府招标采购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探微[J]. 榆林学院学报, 2019, 029(005):116-121.
        [5]王进. 简析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 000(003):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