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十八总商业街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的规划也逐渐提上了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观念和政策上都按照资源短缺的硬性要求来约束。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将持续性发展作为基础原则,以城市的生态建设以及安全建设为主,实行循环经济以及清洁生产,切实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红利,控制增量。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规划;若干问题
引言
2020年10月19日,《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而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表明我国将更加重视城市规划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对于我国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正在不断增多,城市资源呈现短缺问题,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承载力面临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当代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展开一些新路径的探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地实施,实现城市健康长远的发展。
1城市规划的生态设计原则
首先是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要注重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首先,在整个规划设计当中要保证整体和布局之间的协调性,要全面开展城市建设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调查以及分析工作,同时做好统筹规划,要尽力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其次,应保证城市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性。对此,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城市实现健康、稳定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是应遵循问题导向与因地制宜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注重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寻找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城市的自然社会条件、历史人文和建设现状,将城市原有的生态作为基础,并且充分发挥其优势。从目标定位出发,制定规划方案、提出重点工程,做到有的放矢。
2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
首先是缺乏创造力。城市规划中,国内的规划设计者常常借鉴一些国内外的高效城市设计规划,未能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缺乏特色和创新性。由于城市所处区域环境差异大,历史文化不同,城市文化有各自特色,若是一味对其他城市的规划进行照搬会失去城市发展的活力,降低了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实质性的价值并不大。其次是缺乏长远考虑。目前,城市规划中并未对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这方面进行考量。一个城市在实际的发展中,若是要保持持续性进步,必须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以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舒适度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由于目前的城市规划大多数只考虑短期利益,并未考虑到生态平衡对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致使生态平衡恢复的耗费量增多。我国的文化历史发展悠久,但基本在城市规划中并未对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有效规划,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层次的破坏,国内的文化印记建筑很少有被保护完善。
3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措施
3.1遵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居民开始不断地向着城市集中,这使得广大民众渐渐与原生态的山水自然环境产生了远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铁与水泥组成的城市,丰富多样的自然元素正从广大民众的视线中渐渐淡去。
在以往较为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纯粹的自然过程正悄无声息的在广大民众的眼前消失,而视野中所能够看到的则是各种满足生活所需的建构筑物,虽然这些建构筑物能够为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性,但是也使得广大民众渐渐忽略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也忽略了对环境现状的考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在当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树立广大民众良好的尊重自然意识以及保护自然意识,积极推动广大民众主动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以此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向着更为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3.2城市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我国很多城市市政道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面临较大暴雨天气时,降排水能力不足,会产生城市内涝问题。我国一般采用道路两旁设绿化带来应对道路积水的问题,但是很多道路设计时并没有规划足够宽的绿化带,因此很难解决城市道路积水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规划满足交通的基本功能以外,应结合城市排水防洪系统、自来水管网系统、城市绿地等专项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合理选择路网结构模式,最终确定道路的功能和规划。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道路设计需要区域整体规划,要把当前城市发展和未来阶段的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进行区域整体性设计,保证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道路规划要融合绿色生态的概念,提高城市道路的排水及蓄水能力。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可结合城市道路两旁绿地对于蓄水、排水、渗水的具体要求,考虑排水设施及相关指标的基础上,选择功能性绿色植物进行种植搭配。可以合理规划一些下沉式绿地设计,有效预估绿地的蓄水量,以期能保障当地最大降雨量条件下水量的蓄存和下渗的需求。此外,在交通负荷较低的地方可考虑将道路设计为“可渗透路面”,可渗透路面可有效降低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下渗能力,同时对雨水径流水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3.3城市总体规划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为了确保设计理念的合理性,需要对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一定的干预,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促进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和谐统一。只有不断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化与城市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才可以确保城市的总体规划符合法律规划和空间规划的要求效果。例如,在对城市土地资源设计与规划时,需要全面了解城市的土地所有权的规章制度,在对城市土地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具体的城市项目发展是否合理。
3.4优化城市治理
全力推进城市服务精细化、治理法治化、管理智能化,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一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四个承诺”,高质量推进“平安夹江”建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城乡基层社会乱象治理专项行动,全力维护城市安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二是发挥政民联动机制。构建“全民参与、共治共管”模式,通过部门街道联动、商家店铺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全面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增强群众维护市容秩序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三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打造与省市相衔接,集服务群众、城市管理、应急调度、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于一体的“智慧夹江”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实现与乐山市政府心连心“1+3+N”互联互通平台无缝对接,让数字化服务于居民生活各个环节。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新时期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对应的举措进行处理,避免纠纷直接转变成官司,这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全面化。与此同时,还应当了解新时期的城市建设规划,使其符合国家方针战略以及行业标准,定期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实现管控优化。
参考文献:
[1]宣晓伟.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J].区域经济评论,2019(02):15-31.
[2]谢映,段宁,江叶帆,郑华.机构改革背景下长沙市级空间规划体系探索[J].规划师,2018,34(10):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