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张宏宇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张宏宇 张鸿翎
[导读] 摘要: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城市花园不仅是城市的地标,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城市花园不仅是城市的地标,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筛选和优化多种植物的搭配,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们常常会将文化艺术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到一起。设计者通常会依据园林环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种植,将当地的建筑、人文特性、园林景观中的天空、山石河流以及植物等科学合理的融为一体,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更趋于合理化和人性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遵循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地原则,以合理的植物配置来美化环境,最终设计出符合绿色发展的绿色生态园林景观,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且让园林景观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1园林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特点可以得知,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园林空间特点,以植物为核心景观,科学选择各类绿化植物种类,并准确计算出各类植物的种植数量,以及植物的具体种植位置,确保园林景观主要景色得到有效体现,真正实现主次分明,充分发挥出城市园林景观的独特风格。在配置各类绿化植物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可能避免绿化景观过于单调,合理搭配乔木与灌木,采用多层次搭配方法,将不同花色与花期、不同色叶的绿化植物分层配置,可以进一步凸显出园林绿化景观的观赏价值。此外,遵守对比与衬托性配置原则,通过全面利用各类绿化植物的形态特征,采取高低、错落、对比配置手法,展现出园林景观独特的艺术构思,不断完善景观植物体系,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想象空间。同时,采用动态与静态共同搭配的配置原则,能够充分显示出各类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将不同姿态植物合理搭配,实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有效协调,避免出现过于呆板的现象,从而促进景观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园林植物绿化景观的平衡性,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策略
        2.1层次分明,注意季节性
        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止生态园林景观规划以及植物配置的单调性,建议采用多种绿草以及地被和高大乔木等,不同的样式和颜色,更容易塑造出多层次的生态园林艺术效果,从而使层次性和色彩感更强。比如,高度在1m左右的黄杨球,高度约3m的红叶李树,与高度为5m左右的桧柏和10m高的枫树相互搭配,由低到高进行4层排列,可以形成红、黄、绿相间的多层树种,花期不同,分层配置,有利于观赏期的延长。各种类型的植物有序排列,保证层次分明,从而使植物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而且能够形成多种色彩的风景线。植物配置应当注意季节性,既要避免植物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又要注意四季景致差异。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自然风光,让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如此设计,春天能够感受繁花似锦,夏天能够感受绿树成荫,秋天能够看到叶色多变,冬天能够看到银装素裹之妖娆,让游客们能够感受到园林内的大自然之活力。同时,根据四季变化可选择不同的植物,入早春的迎春花、桃花以及连翘和丁香花等;晚春的玫瑰、棣棠以及蔷薇花等;还有初夏的紫薇以及木槿花等;更离不开秋天的红枫以及银杏等,令人心旷神怡。
        2.2植物层的搭配
        不同植物具有的生长周期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也正因为如此,植物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层次差异。不同植物层之间的植物搭配和设计一定要具有合理性,做到搭配有序,并且还应当对不同植物之间具有的作用及生态效应等综合考虑,例如互利共生或是相互竞争。

也就是说,除了要考虑植物具有观赏的美观性之外,还应当考虑不同植物之间对各自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说要避免有竞争关系的植物进行相互搭配,确保有效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植物层的搭配是否合理,园林具体设计时也应当重点关注,同时还应当注意不同植物对外界环境需求方面的差异,例如阳光、湿度、需水量等,确保合理搭配。
        2.3植物间距的配置
        在对园林绿地植被进行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园林具有的环境、功能、艺术成分、风格和经济合理性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树种,植物配置的间距会对园林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的间距会对树木的生存空间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植物之间的间距越大,其空间会越有利于树木的生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又会给人一种空旷孤独的视觉体验,会影响该景观的观赏性。如果空间过小,会产生一种封闭阴森的感觉。因此,在植物种植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合理应用生态学知识,同时结合美学设计,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设计,在确保植物健康正常生长的同时,不影响人们的视觉体验,给人们带来舒适温馨的感觉。
        2.4巧用草本花卉合理搭配
        在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基于木本花卉本身的不足与弊端,可选用草本花卉对其进行有效弥补。比如木绣球搭配美人蕉,樱花树与万寿菊以及堰柏等相互搭配;郁金香搭配黄金树,紫花三叶草与各类果树可以有效搭配起来,从而实现四季常青以及三季有花的效果。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在花型以及色彩和树冠形状与植物长势等方面进行协调配置,综合考虑裸露在外的草坪、地面以及水池等,考虑各种搭配组合下的植物种植比例等。同时,还应当注意高度搭配,种植区的面积如果相对较小,则以低矮植物为首选,花坛边缘选种低矮或者蔓生植物,以此来衬托花之艳丽。色彩搭配也非常的重要,实践中应当注意其协调性。植物搭配过程中应当注意色彩对比及其变化,尤其是季相变化。比如麦冬以及葱兰和沿阶草等植物为宜。常绿树下以耐阴、花色亮以及花期较长的玉瞽以及紫萼等为宜。同时,利用本土植物进行造景,可以构建特色园林绿地,运用乔木、藤本以及灌木和草本植物等,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有效发挥植物线条、形体以及质感和色彩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来创作具有更高艺术品质的植物景观。
        2.5植物种类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设计理念的完美性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突出设计亮点,以及能否和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呼应。不同种类的植物会具有不一样的特性,因此在对植物的选取过程中,应当依据植物的高低有序原则,确保整体设计形态的分布与规划能够协调一致。除此之外,植物的形态还可以对区域内动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决定着动物的种类和丰富度,而动物的分布又会反过来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也就是整个生态环境之间会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植物的整体作用及产生的影响充分考虑,确保植物之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协调一致。
        结语
        在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设计师需要提高其景观设计的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适宜的居住条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植物的多样性、功能性和树木适应性的原则,以提高植物搭配工作的质量。良好的地理研究工作是园林设计工作的基础,责任相关者需要通过花卉、植物和树木的合理搭配来进行区域设置和规划,提高园林设计工作的质量,为城市的飞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广存,李晓红.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6.
        [2]魏全民.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83-84.
        [3]刘凯军.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4):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