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既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建立一些探索性的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安排适当的任务,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以及必要的科学指导,以允许学生在小学语文中进行探究式学习。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探索式学习;
小学语言学科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探究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收获,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为。在开展基于探究的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始,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找到答案。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着他们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发挥教学领导者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思考更多解决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的时间穿插探究式学习,使探究式学习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振兴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小学高效语文课堂建设中校本教研的弊端
(1)教师参与学校教学和研究的意识很差。在校本教学研究工作中,初步的教学研究工作基本是由教师完成的。教师是校本教学与研究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的教师才能真正展现校本教学的研究价值和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校本教学研究中,存在着教师参与校本教学研究意识差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教师的长期短缺,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很艰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老师经常需要兼顾多个班级的教学,有的甚至还在担任班主任,由此可以想象语文老师的教学压力。要知道,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教师并不愿意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校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绩效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基于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并不包括在绩效和激励范围之内,而这势必影响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往往没有完成。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并使它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们应该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这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指导,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更多细节,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根据实际经验进行写作,使小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和充满活力。
(2)校本教学研究形式已经过时。时代在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工作也应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作出相应调整,以更好地体现校本教研的作用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然而,实际上,许多学校的校本教学和研究形式仍然只是传统的“听讲评估”。尽管这种校本教学活动可以加强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但是,这种形式的教学研究经常会过分注重语言教学,而不是从整体角度出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小学高效汉语文课堂的建设。鉴于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需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低。尽管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且基本的文化知识也还不够深入,但小学生仍具有不同的发散性思维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作为起点,合理地组织适合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调动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及其文化素养。
(3)校本教学研究缺乏专家指导,围绕学校和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校本教学和研究。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对校本教学和研究的看法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必须统一他们对语文校本教学和研究的看法。这就需要专家为语文教师的校本教学和研究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纠正校本教学和研究中的缺点。长期以来,小学阶段的语文校本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缺乏专家的指导,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与专家直接交流的机会也非常有限。因此,校本教研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虽显得生机盎然,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并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语文乐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养成勤于读书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应分析小学学生的心理特征。以低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很好奇,喜欢听各种故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更多的寓言或故事,并将其介绍给学生,以增强其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投入情感,从头到尾都保持一致的语调能够使学生进入故事情节当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当地提出问题,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此外,教师必须利用好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并能够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语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和阅读的魅力。
(4)以教师为基础,增强教师的校本教学和研究能力。如上所述,教师是校本教学与研究的领导者。校本教学活动应包括哪些内容,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分析和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和研究计划是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实施的。因此,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语文课堂建设应首先注重教师。首先,学校应明确校本教研的绩效和激励机制,明确教师参加校本教研的任务的动力,增强教师参与相关工作的意识。校本教学与研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以传统的“听课讲课”教学活动为例,参加活动的老师必须对讲座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讲课的老师。他们可能必须事先制定教学计划并准备课程,以确保讲座的效果。参加讲课的教师还需要对讲师的教学内容和讲师的教学习惯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确保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而言,尽管教学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同样必须认识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态度,进而建立校本教学与研究的绩效和激励机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得到认可,从而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教学热情。此外,参与校本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人数也可以为小学高效语文课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证。第二,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一定不能盲目。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学校应及时与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联系,邀请他们到学校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教师发现他们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发展。当然,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培训活动,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学校的校本教研重点,校本教研的多种形式以及最新的校本教学和研究信息。通常,只要他们有参加学校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并掌握一定的学校教学和研究的能力,才能成功地开展学校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建立一个高效的语文教室。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仅依靠教材内容很难使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因此,通过探究式学习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和探索的渴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54-55.
[2]符秋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181.
[3]吴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