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对策分析 方晓雪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方晓雪
[导读] 摘要:高速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养护维修不及时导致高速公路在运行时存在问题,所以要加强高速公路管理与养力度。
        宣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242000
        摘要:高速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养护维修不及时导致高速公路在运行时存在问题,所以要加强高速公路管理与养力度。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完善体系,采用先进技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行质量,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养护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指利用管理和评测,通过专业化机械施工设备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单位的设置,利用科学且先进的养护手段对公路设施与路面开展维护保养,并且能够降低养护成本,使公路全面养护的施工技术,通过最低养护成本对公路路面和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使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对高速公路开展完善科学的养护公路能够保证公路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定期评估高速公路使用情况和服务能力,根据公路实际情况开展维护和保养,保证道路通畅,为人们提供行驶舒适的路面环境。
        严格开展公路路面损害防治工作,对路面损害进行完善,保证公路路面和设施使用年限,通过强化管理使高速公路路面和设施维护保养期限得到延缓。利用严格管理使公路路面因为保护不力导致用户使用时所出现的几率得到降低,还要定期开展公路调研,如果发现道路在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补救,从而创建完善且高效的高速公路监督检查服务体系。
        2高速公路的管理与养护的现状
        2.1缺乏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的修护管理思想没有跟上,在一定程度上和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当前情况来看,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制度模板还未出台,所做的养护管理也只是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临时解决,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且并不能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这就大大限制了我高速公路的全面发展。
        2.2养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国内高速公路普及范围广,修建路程远,需要大量人员去开展养护工作。但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并没有像掌握修路技术那样具备很好的养护管理技术,这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都不高,即使有了明确的养护管理制度,但由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行,制度起不到真正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因此,提高养护人员的养护管理技术和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2.3养护管理监管力度不强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养护管理工作效果,在开展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过程中,应通过一定的监管工作和结果反馈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作进行评价改进,不断优化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效果。由于高速公路病害问题引发因素较多,养护维修内容繁杂,涉及的养护维修专业知识较强。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作的质量,在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过程中,会利用多种先进的辅助设备帮助养护维修工作进行,并对相关养护维修人员进行养护维修工作分工。如果不做好监管工作,一旦高速公路路段的养护维修工作出现问题,会对高速公路其他路段的养护维修工作带来影响,延长整个养护维修进度,不利于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作的开展。通过实际情况反馈,大多数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作监管力度过低,工作人员的养护维修行为无法得到监管,其养护维修质量和结果不便于相关管理部门掌握,间接影响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效果。
        3高速公路的管理及养护对策
        3.1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养护标准
        对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养护管理体制,这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根本保障。要加强各项病害的观测、路面调查以及信息的收集等,构建科学的养护管理系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护管理,不断的推进养护管理方式,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技术。同时还要积极的推动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统筹规划,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严格落实管理职能和管理理念,切实做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同时在养护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无规范可循、无标准可依,这将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规范养护标准,根据目前存在的不足,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规范体系。根据标准规范体系构建国家、省级两个管理体制,对于当地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让规范标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养护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人员专业性
        对现有的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养护维修专业性和能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人员对其自身工作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督促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人员开展专业化的养护维修工作。定期培训主要以常见的高速公路病害问题、突发的高速公路病害应急处理手段、规范的高速公路病害处理方法、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作职责和内容以及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技术手段为主,针对性提升养护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人员。在遇到高速公路病害问题时,可以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养护维修工作效果。
        3.3建立标准化养护工区及作业流程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养护工区标准化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的建设作用较大。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养护工区管养水平,养护工区的标准化建设不容小觑,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构建的过程中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地,为养护工作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物资基础方面的支持及技术人员、维修人员方面的支持等,并对养护工区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做好功能的分区处理,针对不同区域的养护工区明确的规定好相应的职能和功能。其次是作业流程的标准化措施,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建设中作业流程属于较为重要的实施内容和措施。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建设过程中应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规章制度等为基础对年度养护计划进行编写制定、对操作程序与养护工作进行分解处理,将目标分解至各个专业和各个时间段去,有效的改善和优化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过程,并通过定期的检查、巡查和记录等行为制定一个较为严格的工序作业程序,完善一种标准化的作业程序管理,方便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和分工落在个人头上,促使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及时的通知和发送信息、签发维修的通知等等,有效的促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有效性和质量的提高。
        3.4创新养护理念和养护技术
        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应该不断的创新养护理念和养护技术,养护管理的决策要更加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养护的技术要更加先进,更加切合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最终的养护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新技术微表处、新型冷补以及热再生等,虽然这些技术对于处理车辙病害以及路面的抗滑性等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实践中不能一味的套用,还应该不断加强创新,寻找适合国内特点的新技术,采用探地雷达进行路面裂缝的检测。诸如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常温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低噪音路面技术等,尽量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各种废旧公路材料的有效循环使用率。诸如对于一些大修高速公路工程中,对于损坏的基层基层科员采用沥青大碎石的架构,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遏制早起破坏的路面。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实施加强管理措施尤为重要,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养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相关人员应通过对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管理与养护水平,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使高速公路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小琴.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中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1,7(02):95-96.
        [2]张增文.公路桥梁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管理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109-110.
        [3]郭斐,张弛.浅谈高速公路养护中质量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211-212.
        [4]王骁鑫.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219+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