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有档案”在文物管理保护工作中运用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3期   作者:邬向建
[导读] 【摘 要】 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实现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的有利保障。文物保护单位储存大量珍贵的科学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伴随着时代发展,文物保护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笔者立足于实践,深入探讨文物单位“四有”的主要意义。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和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文物管理 四有档案 数字化 统一化

        邬向建 (广西鹿寨县文物管理所   广西 柳州   545600)  
      【摘 要】 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实现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的有利保障。文物保护单位储存大量珍贵的科学文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伴随着时代发展,文物保护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笔者立足于实践,深入探讨文物单位“四有”的主要意义。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和高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文物管理   四有档案   数字化  统一化  透明化  继承
        中图分类号:   K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1)03-052-02
        文物保护单位是依据国家法规对历史文物遗迹实施存储何为保护的单位。主要涉及科学、艺术等等有价值的建筑、古墓、石窟等等不可移动的文物,这些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为了最大限度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国相继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并有意识有步骤的建立“四有”档案管理体制。
        纵观以往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四有”档案在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中的主要意义。笔者特从实际管理工作入手,以期进一步提高“四有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
        一、助推“四有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运用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便于国家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核,便于对申报材料实施管理。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建设不尽人意,建立数字化四有档案的文物保护单位屈指可数,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良问题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此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改善管理模式,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文物保护单位工作有效性,促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数字化运用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促使文物保护工作紧跟社会变化形式,实现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利用数字化,改善以往管理模式,助推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借助于数字化,改变落后的工作形式,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性,
        二、助推“四有档案”管理工作统一化
        我国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分级管理的制度,这在无形之中加大管理难度,限制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和高效开展。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单位投入力度较小。文物保护工作体制存在不足之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者统一化管理。目前国家在投入资金有限、统一化管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低层次运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难度较高。
        有鉴于此,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建设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常规化积累,力求信息的精准性。文物保护档案建设应纳入日常化工作中,不能浅尝辄止。实施档案管理统一化,能显著提高管理效率。
        三、助推“四有档案”透明化
        伴随着我国“四有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透明化已经是其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档案管理透明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入了解我国文物,拓展人们视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透明化,促使人们以战略性眼光看待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信息流通速度。
        文物保护档案中,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等形式向大众普及文物知识,促使文物资源成为全体公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笔者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复杂,涉及各个部门,需要一种透明化工作形式。
        助推文物档案透明化,需要对档案实施常态化管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建立一套信息采集、处理、借阅、运用体制,为大众阅读提供便捷服务,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四、助推“四有档案”继承
        文物古迹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一个基本工作对象,其并非不可移动,而是传承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有意识有步骤建立档案,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科学化,以期更好的继承历史文物资源。在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中,档案材料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种媒介。一套完善的“四有档案”是历史文献的概括,是应当继承的,成为后人的一项宝贵更精神财富。在“四有档案”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有助于继承文物蕴含的文化价值。
        文物是古人创造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以反映当时思想状态,反映一个时期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深入了解历史的途径。古人创造的历史文物,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后人,每一名中国人都有权利鉴赏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此,推动文物档案管理有效性,促使大众精准了解历史,依托文物打造一个后世和古人物质、精神交流的平台,力求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文物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意义尤为重要,其体现着一个时代独有的精神、思想、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理应得到继承,为此,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哦乖乖,助推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在积累丰富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广泛实践和积极反思,探索一条高效的发展路径。
        五、小结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打造一套完善的“四有档案”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优势,提高管理效率,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提高档案管理透明化,促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本报记者 杜恒琪;2010年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档案”综述[N];中国档案报;2010年
        2 晏瑾;中外档案工作技术标准的比较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伟国;中国档案职业发展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彭远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杨芳红;;围绕“三大体系”建设,开创新时期档案工作途径[A];档案安全与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简茂明;;实践“三个代表”以科技为先导推动档案工作发展[A];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7 ;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促进档案工作持续发展──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山西档案;1994年03期
        8 吴明;;三个“舍得” 带来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2年03期
        9 王祖武;;深入实施《档案法》切实加强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1989年03期
        10 ;适应体制变化 加强乡(镇)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1983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