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城乡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城市化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结构也得到优化与调整。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初衷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建设水平,以更好地提升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近年来,城乡规划管理通过积极推动社会公示、公众参与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目前农村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大都市、特大都市的人口流入速度还在加快,城乡发展无论是在人文建设方面还是经济发展层面都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也就给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从当下看,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道阻且长,仍然需要不断地投入和完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时代;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
引言
现阶段,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供给侧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国家与地方政府逐渐将工作重点放在城乡的统筹建设上来,而想要城乡规划与建设有序开展,需要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与积极管理,进而合理利用资源,并有效提高土地开发与发展水平与速度,更好地进行城乡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又有着一些矛盾与管理冲突,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管理,维系好二者的关系。
1新时代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原则
1)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早于 1980 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其主要内容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要实现二者密不可分地一体化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在利用地球资源的同时,要保证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对环境实施管控,确保子孙后代能持续稳定地繁衍与发展。其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等。2)科学系统规划的原则城乡规划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是对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城乡过渡协调、地域资源划分、构建方案实施等的综合部署。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对当地气候、人文特点、民众生活习惯、地域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收集民众意见,集思广益。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将建筑学、工程技术学、自然学等多学科专业人才融合在一起。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的交叉复杂性,在施工前应做好相应预算,合理调配各类专业人才,达到科学化建设的目的。
2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分析
2.1小城镇应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时期大环境下,小城镇在建设规划管理各项工作中,必须要全面夯实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创建一个先进化的交互式行政服务信息化大平台。小城镇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小城镇、大服务”的总体创新化工作方向,并且让各项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全面提高。此外,还应当在日常管理与监督过程中,能够完美地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和转型,结合小城镇当前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与手段,创建以“执法”和“服务”为主体内容的交互式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并且在日常服务过程中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达到多主体全面参与,还应结合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化各项技术,让政府工作信息平台能够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优秀的中介服务、信息传递服务以及管理监督各项服务等,为各主体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时“保驾护航”。
2.2注重宜居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最终目的是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满意度的提升。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积极地发挥出控规的职能,健全监督管控流程,不管是在项目编制环节,还是在最终的项目执行环节,都需要发挥出控规的作用,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该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需要对控规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整合,构建系统化的运行维护监管模式,并按照相关标准,对问题开展针对性、具体化分析,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要求,搭建城市生态监管渠道,发挥出城市控规的时代价值,推动城市的良好发展。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功能性修补功能,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完善其管理模式,推动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功能的提升,为城市监管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要构建全方位的控规监督体系,维护管理模式综合价值,实现项目规划、监控的一体化,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控规工作价值,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及项目具体内容,打造城市发展呼应体系,从宏观的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建设完整的绿化示范区域,推动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
2.3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不管是城乡规划工作还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都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与治理理念。因地制宜有利于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之间的联系,能够在二者的具体工作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在土地征用环节中,涉及土地所有者的利益问题、土地管理所的资金问题等,因此必须制订出一系列合乎规定的、合理的征用管理制度,并根据市场价格调整实际因素,对必须被占用耕地的农民做好正确的转行引导工作以及基础的生活补贴。另外,要从土地的性质、大小以及品质等方面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与市场价格,提出合理的补偿或收购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不伤害农民的利益,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土地利用率,不让城乡规划的工作受阻。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也必须时刻提高监控意识,即使在农村的建设用地上也必须树立保护耕地的信念,将真正的城乡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4土地资源一体化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部分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存在局限性,使部分地区的城乡土地规划存在资源利用不足的现象。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划分模糊,导致土地资源一体化的规划与管理成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对比城乡发展速度,城市发展更快速,城市周边土地被严重侵占,不仅影响城市周边环境,甚至导致耕地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例如,我国大米和小麦的年进口量依然巨大,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不利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设计管理首先要统一土地规划管理政策,坚决抵制滥用土地的行为,根据地域特点制定和完善审批管理制度,为城乡一体化的设计管理延伸实施空间。
结语
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的土地利用率已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农村人口正在下降,越来越多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城乡规划,平衡好我国的城市与农村的两地建设。而城乡规划与发展建设必须与我国战略决策、当地居民需求以及土地整改经验相融合,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之间的协调统一。可以通过解决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目标与脚步不一致、管理方法方式不统一的矛盾,将二者关系进行相关性以及一致性调整,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加强二者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实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戴熠.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44-45.
[2]周冬梅,孟晶晶.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管理中的矛盾及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76.
[3]梁耀 .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探析 [J]. 建材发展导向,2018(1):112.
[4]刘远志 . 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 [J]. 科学与财富,2018(14):199.
[5]曲爱伟 . 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思考 [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7):1.
[6]罗艳丹 . 新时代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 [J]. 当代旅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