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刘熙宇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刘熙宇
[导读] 摘要: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机遇,并且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人们更加重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以及运用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一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施工管理技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注重的问题。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现如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不仅获得了更大发展同时也获得了更多机遇,并且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人们更加重视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以及运用成本,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一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施工管理技术,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都注重的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满足如现如今社会对于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需求,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大化经济收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渐发展和进步的当下,装配式建筑因自身独特的优势,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其严格技术标准、验收标准,强化了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是结合建筑工程需求,在施工现场外实施部分建筑构件预制,将预制好的建筑部件运到施工现场,借助专业的构建连接技术手段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备清洁、节能、高质量、低污染等诸多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运用范围日渐广泛。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目前很多的建筑都已经在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会利用混凝土工艺,通过这种工艺来让工厂对建筑的相关构件进行制作,工厂对这样的建筑构件生产加工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人员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人力资源。装配式建筑中的建筑构件一般都是由工厂制作完成后直接运到建筑施工现场,再由少量的施工人员对构件进行组装,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工程建筑施工变得更加简单化,高效化。并且按这样的施工方式没有过多的安全问题,在没有安全问题并且会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该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1剪力墙的预制施工技术
        对于整个建筑而言,剪力墙是非常关键的结构,需要承受整个建筑的重力,对力学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剪力墙之间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连接,对尺寸形状要求也相对较高,如若不然在后期装配时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终影响施工精度。为了确保装配与拼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在剪力墙对应位置预留孔洞与插筋,装配时对其进行浇筑。由于孔洞和插筋位置的合理性对后续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位置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
        2.2预制构件吊装技术
        预制件施工吊装操作流程中主要是分为干式、湿式两类系统。其中,干式相对简单,湿式复杂性相对较高。施工中设定预制构件安装小样,之后基于规定安装顺序做好预制小梁、大梁、预制柱、楼板、阳台、楼梯、外墙安装,之后应用混凝土浇筑方式集中加固,再进行各类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以及项目整体灌浆施工。湿式系统作业复杂性问题较高,主要是表现在要为建筑墙体保留相应的锚筋,促使锚筋能深入到叠合层中,再开展楼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为了能全面强化建筑项目整体抗震作用性能,要注重对楼板、上层建筑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固,对其他位置选取适量铁件连接。
        2.3预制构件的堆放
        为了避免预制构件在堆放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应该确保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具备坚实、平整这两个特点,还要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避免出现积水造成预制构件损失。在预制构件堆放过程中,处于最下层的预制构件应给予垫实处理,并将所有的预制构件都面朝上布置,以方便后期进行起吊工作。施工企业为了避免处于最下层的预制构件受到损坏,其本身的强度以及垫块强度要符合施工要求,必须将垫块、构建、吊装的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施工企业还应该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布置方法,如复杂墙体可采取竖向布置法,物架可采取绑扎整体堆放法。



        2.4成品零件的制造
        对于装配式零件而言,主要是按照技术计划与时间表提前制造的,为此它的生产进度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第一,装配件的实际装配进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同预计的组装进度相对应,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库存零件的实际性能一定要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装配式零件制造主要涵盖了墙、柱、梁的构造等,对于零件柱而言,其制造应按照零件的定制要求设计进而合理设计其形状,若应用的现在的模具,则为充分确保模具可以正常应用,应对模具进行清洁,当完成使用后要对模具进行再次清洁,然后按照适当的构件流程对模具进行放置与操作。此外,后续工作也需要严格开展,如维修保留管道。其中,零件载体的制造一定对应于清洁和定位模具的柱形部件的制造。接着要依次对加固部件实施分组和抬高,再将嵌入式部件进行安装,关闭模具,然后把它固定在侧面,后浇筑并打磨混凝土。组件墙板与饰面砖制造中,需要先对砖模的规格加以确定,并在砖模中放入饰面,再嵌入分隔杆,将辊压平,接着把纸放在护罩上从而形成成品,为充分确保成品质量,则要严格遵守标准的生产过程来生产成品。
        2.5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各类预制构件在运输中要拟订完善的运输方案,对各个施工环境集中分析,拟订完善的运输设计方案。对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线路有效规划,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非常规尺寸、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有效运输,拟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应用车辆选取中,要对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进行分析合理选取。做好运输中上车、下车安全保护,提高运输车辆稳定性,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作用影响出现不均匀移动与歪斜影响。
        3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手段分析
        3.1工厂预制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整体上可以划分成为两个阶段,即预制和装配。第一阶段是在预制厂中对建筑结构件进行预制施工,其施工质量是不言而喻的。在对建筑结构件进行正式预制施工前,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工作,确保所有参与设计、生产的技术人员水平都能够达到相关要求。同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必须确保达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预制建筑结构件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施工原材料满足要求,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控制。
        3.2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块化设计管理
        模块化设计便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为此必须要严格把控模块化设计环节各项内容。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借助BIM技术手段构建三维建筑工程模块,对各项装配式构建规格进行合理设计,并开展严格装配式构建检验。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工程量,结合建筑工程当地地质条件、水温条件,制定出完善的施工建设方式。通过模块化、信息化设计手段,结合建筑施工需求对各项结构构件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为装配式构件预制打下良好质量基础。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构件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还能提升建筑构建的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在今后的施工中要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严格把控各个施工环节,使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作得到顺利完成,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着工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石淋.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6):118-119.
        [2]郭军.装配式建筑特点与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67.
        [3]文强.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9(36): 30.
        [4]杨恩泽.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 123.
        [5]牛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10 -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