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林巍
[导读]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建筑领域也逐步创新了各项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领域,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在混凝土施工中也陆续应用了各种全新技术和工艺,实现了施工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对各种施工问题予以有效避免,施工质量、安全性得以充分保证。

        广州市建筑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  5107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建筑领域也逐步创新了各项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领域,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在混凝土施工中也陆续应用了各种全新技术和工艺,实现了施工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对各种施工问题予以有效避免,施工质量、安全性得以充分保证。而在实际开展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施工单位详细分析施工期间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予以掌握,并提出科学的施工建设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显著推动,并且逐步开始实施高层建筑项目,并大范围应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所谓大体积混凝土,就是具有较大的自身体积,针对其水化热现象所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予以防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而言,主要会由于温度应力这一影响因素导致其发生开裂问题,一旦产生混凝土构件开裂问题,整体建筑使用功能、施工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因此,在实际施工建设期间,最为重要的就是妥善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充分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当前阶段在建筑领域发展中,所主要探究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混凝土质量和强度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和强度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工作人员主要可通过以下方法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第一,合理利用骨料。泥灰、水等进行合理配比,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质量的抗压性能,通过科学水灰比,依靠泥灰比例的提升,可以对混凝土强度予以有效提升,在这其中需要对粗骨料的运用予以充分考虑,避免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需要对其使用过程中予以充分关注,在使用的粗骨料中,在性质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在水灰搅拌期间,所产生的强度也不一样。在实际搅拌混凝土材料期间,需要对碎石和卵石进行合理控制,相比于卵石,碎石的体积更小,在硬度方面也更为理想,在搅拌过程中可以达到搅碎的目的。因此,在实际选择粗骨料的过程中,需要对长度、体积等方面因素予以充分考虑。第二,混凝土质量还会受到砂石材料的影响,在对砂石材料进行购买过程中,需要对其质量予以充分考虑,淘汰其中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石子,针对夏季施工,由于外界天气温度较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需要面临的暴晒现象予以考虑,在浇筑施工期间充分补给水分,对混凝土干裂、脱水等问题予以有效避免。在冬季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防冻措施予以有效落实。因此,也需要同样实施相应养护措施,保证搅拌充分进行,针对产生的蜂窝等缺陷需要第一时间实施修补,从而顺利完成浇筑施工,借助前期妥善开展修补工作保证后续建筑顺利投入使用。
        2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2.1合理使用水泥
        针对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建设中需要对水泥材料进行科学应用,从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予以充分保证。在实际选择水泥材料过程,需要应用车库承台设施来合理分配水泥的使用量,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对水化热现象予以有效缓解,并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值,对水泥应用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在搅拌混凝土材料期间,需要对复合液进行合理添加,以此实现缓凝、防水等作用。在妥善落实上述各项措施以后,基本可以使混凝土高层建筑施工需求得到保证。
        2.2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
        针对混凝土构件,在实施分层浇筑作业期间,需要对上下分层原则予以遵循,针对主楼承台,开展浇筑作业。在实际浇筑下层混凝土期间,需要对表面设定高度存在的差异予以高度关注,保证其形成棋盘状态。借助对混凝土上下链接方式的使用,可以使混凝土抗缩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后续混凝土水平施工奠定一定基础,保证混混凝土上下层之间浇筑工作有效连接,对水泥工缝处理效果予以保证。



        2.3采用分层的施工方法
        针对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建设,对分层施工方式应用是主要技术要点,一般情况下,针对分层施工方式的应用通常采用斜面分层,针对每一层的厚度控制在0.4米左右。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期间,遵循层层推进、有序落实的原则,从而对混凝土施工的高效性、统一性予以保证。在开展分层作业期间,需要对散热面积予以提高,对混凝土冷缝现象予以有效避免。在开展泵送作业前,需要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从而有效应对管道堵塞问题。
        3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
        3.1基础浇筑
        在房屋建筑中,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点,在混凝土基础浇筑施工中,主要的形式分为条形、大体积、阶梯状等等。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前,施工条形基础,首先在模板两侧进行正确的标记、标注,浇筑作业期间,分层分阶段实施作业,从而充分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质量。另外,针对可能产生的收缩、膨胀等问题,需要予以综合考虑。同时,针对浇筑杯口状柱基础,需要对杯口标高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针对杯口底部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振捣密实,之后开展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同时,针对杯口模板位置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两边对齐,避免一侧混凝土使用量较高这种不良施工问题。
        3.2剪力墙浇筑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施工,现阶段主要使用以下两种浇筑方式。主要包括长条形、流水线形。在浇筑施工中,采用分层形式,实现更为稳定的剪力墙结构,并对剪力墙高度予以逐步提升。其次,还需要分析各项施工要点,比如在整个浇筑施工中,需要一次性完成施工,严格控制浇筑质量,需要对相关质量要求予以严格把关。在选择建设材料过程中,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尽可能选择使用商用混凝土,对施工建设对混凝土提出的规格、要求予以满足。在剪力墙结构建设期间,钢筋的分布较为密集,出于对这一特点的考虑,可以借助高频振捣器设备实施振捣,从而科学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麻面问题,对质量目标予以达成。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在混凝土材料中,需要用到水泥、水、砂石等材料,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施工地气候条件等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最佳配比,从而显著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对于混凝土材料而言,如果没有科学控制含水量,会引起速度较快的干化现象,如果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含水量,就会导致粘连不充分,从而引发各种施工质量问题。
        3.3钢筋位置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对钢筋位置予以确定,针对存在的钢筋位置移动问题,需要在发现以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对整体结构稳定性予以保证,并科学开展矫正工作。在浇筑作业期间,钢筋绑扎工作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同时需要对实际施工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降低施工难度,因此,在具体开展校准、振捣等工作中,需要进行科学选择,可以配合使用水泥和细石头,采取人工振捣作业,对混凝土实施振捣施工,对钢筋的正确位置予以保证。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和需求逐渐提高,目前逐渐开始实施各项高层建筑施工建设项目,并在施工中应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以此促进高层建筑质量的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天仁.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的措施[J].江西建材,2017(01):101+107.
        [2]程帅,周永红.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40-41.
        [3]陈志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2):108-109.
        [4]黄静.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 (12):110+112.
        [5]冯建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0(06):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