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12119860330XXXX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虽然深基坑支护具有临时使用的特性,但是其在实际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与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其技术性有较高要求。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所影响的不仅是基坑范围,临近的桥梁、建筑物甚至是道路都会受到危害。主文重点对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要点,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关键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内部结构越来越完善,在此形势下施工技术管理成了行业关注的重点。但是从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企业均与技术管理密切相关,既能确保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也可以不断更新模式,使得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而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因该技术具备较大的危险性,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深基坑支护技术需要不断提高。
1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边坡修理工作质量不佳
为了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提前做好边坡修理工作,以此保证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正常应用,现如今在深基坑支护施工项目中的边坡修理工作进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施工的质量施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缺少足够的责任意识等,存在的以上问题都会影响变更修理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降低深基坑支护施工工作的质量。
1.2设计与实际施工差距较大
①在计划施工的方案中深基坑支护使用深层搅拌桩技术,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泥渗透量不足的问题,最终影响了水泥的实际支护强度,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而且表面出现了裂缝问题。②施工现场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为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设计人员在对深基坑支护进行设计时,极尽详细地考虑了该工程的细节问题,并且在施工之前与现场工作人员做好了交底工作。然而,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加上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发现有的施工人员为缩减成本而做出偷工减料的行为,使实际施工工序没有按照原定流程完成,质量没有达到预计效果。③没有充分考虑深基坑施工的空间结构问题。在传统设计中,一般将深基坑支护结构依照平面问题的方式处理,但是实际上深基坑施工属于空间问题工程,虽然本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调整了方法,以空间要求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尽可能满足了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需求。但是仍然会与期望的效果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提高对该应用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1.3土方开挖项目的质量比较低下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当中,土方开挖工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忽略了土方开挖项目的重要性,因此影响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效果。同时在土方开挖工作当中,由于不同的班组之间缺少足够的沟通以及交流,影响了工作的效率,最后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尽早地结束土方开挖工作,忽略了土方开挖工作的质量,过于追求施工的速度,因此难以保证土方开挖项目的质量。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2.1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形式上为承拉杆件。锚的一端与挡土墙和桩柱相连,一端锚固入土层中,既能维持结构和支挡,又能使支护土层保持稳定,有效防止土层的位移、沉降。锚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占用场地少,可作为建筑物的永久性基础。其拆卸方便,使用灵活,所以也常被用于深基坑的临时支护。运用这一技术,必须掌握好锚杆的位置、用途,确保喷锚点的准确性。工程中,应注意检查现场锚杆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施工,确保锚固质量。灌浆时,要保证浆水不混杂,并使之搅拌均匀,配比合理,灌浆量也要符合规定。
2.2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主要通过机械旋转将水泥等固化剂与深基坑中的软土或不良土质相结合,通过充分地搅动硬化后形成桩体结构,从而达到地基基础的稳定效果。从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以格栅结构为主要形式,较多地应用于基层深度在7m以内的基坑作业。与此同时,深层搅拌桩支护体系能够具有很好的防水防渗效果,可以承受较大的承载力,保证支护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2.3旋喷桩支护技术
旋喷桩支护技术因为其方式独特,施工时机械占地面积较小,施工的效率较高,因此备受欢迎,在基坑建设中经常使用。旋喷桩在搅拌水泥土围墙的方式上有着较大的作用,形成的水泥墙有着极高的挡土功能和防水功能。除此之外,旋喷技术造价成本较低,在施工过程中噪音、污染较小,能在市区等区域进行不间断施工,就能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此种方式在基坑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
2.4逆作拱墙支护施工技术
应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会使用围护墙,而且会有多种多样的拱形围护墙出现,如圆形、椭圆形等,因此,为保证逆作拱墙的稳定性与工程质量,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由上到下、分层分段的原则。为了尽可能避免一边或是多边不能顺利拱起的现象,本工程选择运用钢筋混凝土,构建型钢内撑混合支护结构,实现水平传力。并且,施工人员很好地控制了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使构造形式更加协调。最后,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水位线始终不超过基坑底面,并且保持在“低于”基坑底面的状态,安排了专人监护水位线的情况,一旦发现有超过基坑的迹象,应及时展开降低水位、控制水位上升的处理措施。
3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完善设计方案
施工前,应安排有丰富设计经验和较高水平的设计人员进行方案设计工作,使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手段,方案应全面、准确、完整,符合有关规定。应加强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培训,确保施工规范,使方案设计能够有效实施,并得到落实。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难以兼顾的情况,施工人员在此期间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向上级请示,优化设计方案或采取其他解决办法,不可自行操作。
3.2加大监测力度
在运用了新的技术和完善管理制度之后还要极强相应的检测力度,才能在施工的进程中形成一个闭环,加大监测力度可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误差,比如,实际的状况与图纸之间的误差,作用支护结构与实际尺寸之间的误差,这种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的下降,因此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做好误差检测,第一,严格按照支护结构尺寸与规格进行图纸设计,将误差降到最低,为后续的具体施工做好基础;第二,定期检测地下水的深度,确保其水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避免出现渗漏状况,影响施工;第三,对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保证质量和运行的状况,尤其是对材料要进行抽样检测,无误后方可投入实施,保证整个施工的最终效果。
结语
深基坑支护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该项工程中出现了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不相符、深基坑边坡施工修理不满足标准以及施工过程与施工设计存在差异等问题,然而均及时在后期做出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但是,仍然需要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水平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素养,并且按照具体管理要求与施工计划完善工程,最终才能提升工程整体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参考文献:
[1]彭跃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5):195-196.
[2]周建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131-132.
[3]刘学安.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1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