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促使了社会意识形态、人民认知、交流、管理模式的革新和发展。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优化和提升社区住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也是广大民众和管理部门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当前社会形势下,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问题进行探究思索,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安防水平
引言: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整体意识形态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较之于以往,都产生极大的变化。当前阶段下,社会安全保障和治理方式也在不同程度发生着变化,传统社区管理功能中以“服务、保障、监督”等要素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已经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下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则是新兴的智慧安防社区,这类社区体系可以在以往传统社区的基础上,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智慧化、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并让社区整体的安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得到了民众和相关部门的认可。
一、智慧安防社区的概念
目前来看,智慧安防社区还未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概念,但是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可以大致确定智慧安防社区的概念可以包括到借助互联网、视频监控、智能手机移动端等技术来配合人工智能、RFID射频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等功能来对社区安全进行高效、便捷的管理。也可以通过与网络的配合监管来实现对社区或者特定区域内开放场所的监控和管理,做到对社区人、车、物等敏感要素的多方面感应,通过追踪和识别技术来做到对不法事件的预防性监管和控制,从而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从源头来看,智慧安防社区概念的诞生最早是来源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这类概念的形成都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而伴生的概念,也是社会和历史在不断革新演化中必然会诞生的产物,从过去贫困时代解决人民住房问题,再到后来住房大小问题,直到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开始追求社区美化、安全、以及智能化的要求[1],所以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有其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思考
(一)营造社会氛围,强化顶层设计
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是联系到科技、信息、管理、民生等多方面问题的建设方案,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总体来看在其建设过程中,施工建设量较大,建设难度也较高,如果单靠市场和企业则在建设过程中难以覆盖全面,所以必须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建设方案中,智慧社区的完善建设必须要以政府部门牵头、街道办事处为主导、公安部门为抓手、相关企业部门协同合作、社会广泛支持参与,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智慧社区安防设施的建设推广[2]。比如,由省级部门联合统一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标准,统一相关的联网技术和管理规范,而市县级部门则成立相关的领导检查班子,结合财政、公安、城管等部门来推动智慧安防社区成为工程项目进行实施。在政府和国家的推动带领下,来不断带动各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支持态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共建共治社会氛围。
(二)加强技术手段,完善系统建设
根据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包含的功能特性,可以将社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从而来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程度和技术的管理,在结合每个社区的具体安全防范手段,来配置相应的技术设备。在针对社区围栏等边界区域,可以将其划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不同的管控地区,封闭式管理区域的建设可以加强相关系统的建设,比如可以利用红外感应装置、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装置等,在社区围墙、栅栏等位置布置联网的报警设备,配合监控装置可以很好地形成一种安全监控网。同时在社区内部的道路、停车库、超市等公共场合,也要建立车辆监控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感应装置,保证车辆、人员在进出社区时更加的便捷,同时也能防止不法分子和外来人员混入其中。同时楼层的出入也要保证门禁系统和防控装置的安全有效,社区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治安状况来设置进入房屋楼层的方式,可以选择密码、二维码、刷卡等多种方式,方便楼层住户的出行。
(三)提升智能化管理,关爱人员
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加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城市中许多独自居住的老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不便,而智慧安防的建设意义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老年人、小孩、残疾人士等。这类人员由于身体原因,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需要社会和更多的居民给予其关心和照顾,比如在智慧安防社区中对于独居老人的关照,由设计的系统作为保障和监控,关注一些独居老人等生活起居是否正常,观察老人的出行有无问题,如果发现有独居老人多天没有出入记录,应该要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查看,防止老人在独处时发生意外,但又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发生悲剧[3]。
(四)社区防控管理系统的建设
社区防控系统是建立在不断数据进行更新利用的基础之上的,结合居民已经登记备案的信息,可以设计开发出一系列的安全分析系统,以此来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比如在社区内部安装人脸识别和抓拍设备,自动对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实时与人员登记办卡时所留存的相片信息进行比对,并由此来判断是否为本社区的居民,如果不是本社区居民,则系统可以给社区安保人员进行及时预警,让安保人员前去询问排查,进一步保证社区内部的财产和人员安全。当然,这一系统也可以用于到门禁系统当中,当人员进入楼层时可以进行及时的扫描判定和预警。
结语
智慧安防社区的推广和建设有其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智慧社区的建立是社会文明进步下诞生的概念和产物,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同时也是更好的保证地区安防措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良好防控体系。而分析社会现有的技术条件,智慧社区的建设显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和社会基础,而且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有社区开始了先行测试,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和实验成果。利用这些已有的数据和经验,再加上政府、国家、社会、民众的相互配合协调,必然可以将智慧安防社区的建设推行一个崭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智慧安防社区建设的思考与研究[J]. 中国安全防范认证, 2019, 000(003):7-12.
[2] 刘帅. 关于智能社区信息化安防系统建设的探究[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4):186.
[3] 朱述明. 物联网+安防在智慧平安社区建设中的发展和深度应用[J]. 中国安防, 2019, 161(05):66-69.
姓名:郑飘飘(1995.03--);性别:女,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省金华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工程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