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施工中地下水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金江鹏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都在逐渐增大,再加上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强、耗时长及耗资大等特点,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都在逐渐增大,再加上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复杂性强、耗时长及耗资大等特点,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而水文地质问题是整个水利工程勘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水利工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害到下流流域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水文地质问题上,更好地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的问题
        引言
        水文地质是指自然生态圈中地下水不同种类的变化与运动。而水文地质工程勘测则是在进行工程施工前,对地下水的流向与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地下水的存在会对岩石产生一定的作用,降低岩石的强度,进而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塌陷事故。因此,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施工前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勘察,以此降低水文地质带来的施工风险。
        一、水文地质勘探的内容
        就现目前而言,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已经不仅是局限在“高峡出平湖”的巨作中,更多的是因地制宜,能够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完成相关规划与建设[1]。所以,实际施工的时候,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不再只是农村与山区,在一些平原甚至人口众多的城市区域内,也要合理调研水文地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水含量进行合理调查,并评价地下水会给建筑基坑、附近岩土及建筑主体结构等所带来的影响,有效评估可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及时制订出相关的预防措施。(2)对当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的调研,并依据水利工程所设计的建筑物地基及主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3)以地下水调研结果为依据,合理分析和预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为活动对地下水位变化状况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后续针对岩土结构与建筑物引发的连锁反应。
        二、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常见问题分析
        2.1地下水位下降问题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包括人为过度开采、区域降雨量减少等,如果地下水水位下降过大,会导致以下应用问题:(1)地下水位的下降,使水位和含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失去了地下水的分压作用,土壤的密实度会在上部结构自重影响下注浆增加,地面上的建筑物会出现连接裂缝、凹陷、沉降等问题。(2)建筑物内使用的一些木质结构、混凝土结构,会在拉伸作用下出现形变或破损,加快了结构的老化速度,缩减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影响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3)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下降,承载力会受到相应影响,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和应用安全性。
        2.2潜水水位上升的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潜水水位上升是较为常见的危害情况。一般来说,潜水水位上升对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表现为:(1)由于潜水水位的不断上升,原本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的岩石的物理特性及结构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当岩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土层的稳定性下降,而此时建筑的地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使建筑的稳定性大幅度下降;(2)潜水水位的上升还会影响岩石层与土壤层的强度,使岩石和土壤不断松动而被地下水冲走移动,导致地面塌陷。
        三、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3.1规范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众所周知,在对水文地质危害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明确分析水文地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灾害预防工作。


因为水文地质中会涉及很多的内容,有着很强的复杂性,所以在勘察水文地质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明确勘察的内容、流程、任务及目标等,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中出现混淆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对工作的内容与环节有一个充分认识,并将其中的重点注意事项标注出来;第二,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人员的素质不过关而引发一些问题,如部分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开展水文勘察工作,这样当遇到问题时,就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让问题不断扩大,造成更多的危害。所以,需要针对地质勘察工作,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明确与规定,不仅能够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还能更好地应对水文地质问题。
        3.2优化和革新勘察技术
        如今,人们越来越向往美好的生活,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愈高,这对岩土工程建设质量、水文地质勘察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我国勘察部门要积极优化和革新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勘查方法,提高勘察数据的精确性,全面化,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查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借助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详细地进行数据分析,以便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要规范勘察流程的操作,做好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准备,合理地分配勘察任务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在进行勘察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记录。此外,在面临水文地质较为复杂的勘测任务时,可综合采用多种勘测技术和方法,并尝试采用更先进的勘测设备和技术,提高对勘察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明确勘测任务目标,进而提高勘测任务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完善地下水勘察制度
        通过完善地下水勘察制度,可以提升勘察工作开展过程的有序性,减少返工的情况。目前很多勘察单位为了提高作业过程的标准化,均会拟定相应的勘察制度,由于更新速度相对较慢,会导致制度出现较强的滞后性。针对此类情况,勘察单位需要做好原有勘察制度的研究工作,将原有制度中的缺失部分、滞后部分进行补充,提高勘察制度内容的完整度。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应做好反馈信息的采集工作,提取有效信息,选择性补充勘察制度中,提高制度内容的人性化。在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应确保制度持续更新的状态,使其可以满足建筑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提高内容的适用性。
        3.3提升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勘察人员的引进与招聘过程中,工程企业需要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确保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符合施工要求。勘察人员入职后,工程企业还要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以提高勘察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另外,企业还可以构建一支具备较强能力的勘察队伍,并给予其较为完备的勘察工具、培训系统以及给予物质奖励。而其他勘察人员可以在每年的定期考核中有望进入勘察小队,反之,勘察小队中倘若有人无法满足水文地质勘察要求也会淘汰,以此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提高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工程建筑也发展得很快。在岩土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岩土勘察,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地质状况,充分了解施工现场。而在岩土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建设安全都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关注岩土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避免由于水文地质的安全问题而产生的安全影响,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葛金玲.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5):44-45.
        [2]江海.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 2019,4(24):245-246.
        [3]王昕,任升,刘仪,王沙沙.水文地质勘查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2):278+280.
        [4]李新元.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居业,2019(07): 5+8.
        [5]左腾.水文地质勘查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