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16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建筑的施工管理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为了防止部分人员从工程中中饱私囊、偷工减料,最后造成建筑出现不达标、不安全和劣质工程的结果,加强施工管理成为建筑工程中尤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基于此,文章分析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为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引言
建筑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助力,建筑项目是建筑行业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是与民众、社会休戚相关的一类工程,所以近年来受到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项目的构造向着更加繁杂的方向转变,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品质隐患的出现概率,加大作业质量的管控力度已成为不容忽略的一项工作。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包括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这在质量上显得特别重要。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从市场和社会发展角度看,加强建筑项目质量的管理,首先对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实现有利,对投资者来说,其参与建筑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经济利益,而只有建筑质量,才能保证市场交易顺利完成,进而实现投资目的;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建筑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需要;最后,有利于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核心在于质量与技术,而做好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提高经济和国民的生活质量都有重大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缺乏专业人才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常常被领导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所忽视,企业缺乏兼具管理协调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的专职人才,该项工作的实施过于片面化,基本上流于形式。尤其是在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中,企业将生产经营以及质量安全放置在重要地位,生产过程中设备损坏率不断提升,专职设备维修人才地位较低,薪资待遇差,故很难吸引到具有专业水准的人员。企业比较注重于业绩开拓人才,市场部人才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部门,部门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管理者并未认识到该种情况下的劣势性,仅仅将其作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常规化现象,故其他部门的专业性人才往往缺失。
2.2部门沟通缺乏即时性
在确保未来施工方和施工管理人员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剩下的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部的一些问题。在很多建筑工程中,不同的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和意见交流是比较不及时的。但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意见的交换对工程的实施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协调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工程项目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期间很容易出现部门责任不明确、责任互相推诿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造成了建筑施工的工程效率的低下,导致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最后使施工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成效。
2.3制度缺陷大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国内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施工质量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并未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其中,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资金支撑,仅仅一味追求施工政绩以及项目利润,通过多项方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导致工程施工潜在较多安全隐患。故在旧的管理体制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势在必行。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建筑设计与建筑的协调管理
一方面,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改进设计样式,创新施工方式,例如采用空间外网格+钢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实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建筑的施工管理部门应该与各个施工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以及对于施工中比较关键的部分,通过双方严谨的沟通规则保障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归属,促进双方的协作。
在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承担方不能把其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者分解后的工程转包给其他人。这便保证了设计与施工者双方的责任归属,减少相互扯皮的现象。对于必须分包的项目,需考察分包人的资格能力应与其分包工作的标准和规模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承担者具有专业的水平和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能在设计与施工的双方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并且为建筑的设计上带来更多富有新意的设计效果,总体上对于房屋建筑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使得施工管理部门能够有效监督各个施工部门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归属,有效解决施工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期进行。
3.2加大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增强施工团队的总体实力
作为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如果想要优化施工管理实践中质量控制问题,就应落实考评机制,对全员执行三级教育,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唯有通过考核和培训的人员才能准许其加入施工团队之中,如此一来就可以从本质上增强施工团队的总体实力。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阶段,选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施工团队做出相应的管理,对施工人员不知道、不能做、不熟练等情况及时教导,帮助其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强化施工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施工人员对企业的依赖性,使其可以约束工作行为,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落实施工内容,继而防止或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工程项目的建筑品质。
3.3构建科学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不断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内心筑起警戒线,应制定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和处罚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水平;完善建筑工程建筑诚信体系,严厉打击施工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施工企业和工作人员出现多次违规行为,应将其列入黑名单;需要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将建筑工程建筑规模和性质进行结合,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工程质量保证金扣留比例,以有效控制和管理质量责任主体。例如,借助施工管理体系可以管理控制施工材料,并确保采购人员严格根据施工材料的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伴随国内经济建筑工作的大力开展,促使建筑企业迎来很多盈利机会,在城市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建筑体量都有了显著提升。但即便如此,在实际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仍旧会受限于多方因素影响,难以确保管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容易诱发质量安全问题,致使施工进度被拖慢而增加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甚至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缩减建筑企业的成本投入,企业就应选用实效性强的措施进行管控,以此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践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以及优化办法展开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田景芳.论述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大科技,2018,000(021):33-34.
[2]练芳林.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2):2073.
[3]彭莉.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解决对策[J].环球市场,2018,000(019):305,344.
[4]陈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