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黄昆明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黄昆明
[导读] 摘要: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山东天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给予高度重视。在此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树立新型工程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将一切非安全因素扼杀于襁褓之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实现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其目标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完成,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安全管理意识,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发挥安全人员的管理作用,增加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安全管理不到位,会给质量、进度和成本带来很大影响。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一定要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对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整改,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进而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1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建筑工程施工时,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施工进度得到保障,不会因安全事故导致项目停工,花费过多的资金用于安全补偿和安全修复,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2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安全事故一般发生于施工现场,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场安全问题,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有效防止发生此类问题,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1.3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和资质,降低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纵观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控制和管理施工质量时受管理制度与体系影响,导致无法顺利推进大部分管理项目,再加上现有管理制度缺乏理论依据,执行者执行力度偏低,以至于未有效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因缺乏科学合理管理体系,二者未能有效发挥协同作用,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频出问题,未有效利用资源,不仅造成部分资源浪费,也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其二建筑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监理、设计、建设、承建等多个环节内容,整个施工过程相对复杂,如果每个部门相互脱离,必然会影响施工整体情况。但现实中大部分建筑工程多个部门从表面看互为整体,实则独立存在,因为工作内容和性质存有较大差异,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其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较为分散,换言之单单管理施工人员无法满足施工安全需求,还需从技术层面加大管理力度。然而从实际情况得知,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未严格把控技术质量,导致工程施工效率和整体质量偏低。因而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只有明确工程安全管理现状,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得知,人员素养的缺失,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在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为了实现安全的建筑生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建筑企业要注重人员素养的提升,把人员因素对建筑生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方面在招收工作人员的时候,要适当提升用人标准,不能一刀切,根据人员的意向岗位,对人员的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简单的考察审核,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坚决不能进入工作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差的人员拒之门外,初步的减少人员因素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影响。在人员确定以后,要对其进行上岗之前的培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建筑企业一定要细致地对人员进行培训,在上岗之前,强化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建设工程的施工中。另外,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企业要定期给工作人员打“预防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精神上的松懈,产生施工漏洞,在一些危险施工段开展之前,管理人员要把工作人员组织到一起,对工作人员讲解这部分施工内容的注意事项,进一步的强化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项目施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加强设备管理
        在建筑生产环节,各种机械设备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代表了建筑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建筑生产力的提升。为了减少设备因素引发的施工风险,企业要重点的加强设备管理,组织专门的设备维修队伍,在施工之前对设备进行统一的检修,排除设备故障,把一些老旧的零件进行更换,保证这些设备都可以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随着施工的深入,设备管理强度不能有丝毫降低,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定责的方式,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在每天的上下班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的发现设备运行隐患,尤其是一些大型设备,比如塔吊,需要每天对钢丝绳进行检查,发现毛边问题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断裂事故。对于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要进行更换,设备故障不仅会引发的质量问题,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而且很容易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所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设备管理要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采用各种方式,把设备因素对安全管理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制度同样重要,制度的完善性与管理效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制度出现漏洞,安全管理工作必然会受到直接影响。基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企业方面需要大力的制定管理制度,保证其完善性,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要利用制度对整个建筑生产过程进行强力的约束,尽可能规避建筑生产风险,保证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首先,企业需要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预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发生风险的时候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制度在制定完成以后,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制度的执行情况会关系到了建筑生产的效果,如果制度制定完成而不能有效执行,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采用责任制的方式对人员进行管控,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包括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等,发现渎职人员或者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引发事故的情况,要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作用,消除人员侥幸心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
        结束语
        建筑安全问题是当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消除建设工程施工乱象,提升企业形象,保证稳定的建筑生产,建筑企业要大力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从人员、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入手,排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建设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绍军.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展望, 2016(019):188.
        [2]范瑞磊, 王蕾, 孟祥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02):122.
        [3]黄敏, 熊璠.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9(0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