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11219890202XXXX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现阶段,从暖通空调的实际应用成效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运行效益,其中制冷系统的能耗消耗较大,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能源紧缺的问题。因此,优化控制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采取科学的优化及控制措施,从而改善其能耗大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而且可以提升其运行效益,使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暖通空调; 制冷系统; 优化控制; 措施
1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热量交换达到制冷效果,制冷剂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四个设备中循环,使制冷剂的自身状态发生变化,同时完成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而蒸发器主要负责吸收热量,在进行大量的热量收集过程中,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其中的部分气体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转变为高温气体,随后进入冷凝器中,将自身热量传递给水及空气,并且转换成液体,通过这样的热量交换过程达到降温的目的。
2 优化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控制措施
2.1 优化室内外循环风量
在进行暖通空调产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制冷系统的运行噪声,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噪声值,因此,要精准计算室内外风机的转速。通常变频器是控制风循环系统的重要部件,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节流风阀和风机,运用静压或室温等控制方法实现风量的自动调度、无限制调速。尤其是进行模拟制定噪声指标时,将室内和室外机器的组合噪声调度到适宜的范围内是最佳方案,如果室外风机转速处于最高分贝的条件下,需要判断循环风量是否被限制,只有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才能降低其分贝值,具体操作如下:(1)按照由表到里的顺序操作风循环系统,从而改善循环系统的工作模式。(2)明确风循环系统的运行工况,由于传统的风循环系统难以精准控制风速,只能进行由表及里的统一控制,使表里的风力完全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风循环的合理运用,对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内循环风值小于外循环风值,并且在额定的制冷运行状态下,使室内循环风量设定为极限循环风量,然后完成对表里风力的合理操控。这一方法的运用,主要借助空调内部的风力和风量达到良好的制冷状态。
2.2 蒸发器的优化
对蒸发器的优化措施则是提高暖通空调制冷系统内蒸发器的蒸腾功率,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从其工作原理入手,保证技术参数调整的合理性,使蒸发器内部的工作部件得到优化,减少客观因素的干预和阻碍。在进行蒸发器技术参数优化时,将制冷剂的温度、气态制冷剂的出口处温度及液态制冷剂入口处温度都设定为10℃。结合制冷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对蒸腾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空调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先启动蒸腾器的风机电机,给制冷系统提供液化水蒸气,通过在蒸发器的表面刷涂亲水膜,不会在翅片上出现大量水分,从而保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因而,在进行翅片挑选时,应优先选择波纹片或顶级高的桥片,因为桥片的交流热功用比波纹片更优越,再加上内螺纹管优于光管,蒸发器的铜管则以螺纹管为主,所以,蒸发器如果采用内螺纹管及桥片构成,其机组功能性也会显著增强。
2.3 冷管道敷设
在进行暖通空调制冷管敷设时,要保证相同支架上布置吸气管和排气管,将排气管放于吸气管的上面,如果同时布设多根管道,必须准确预留管道间距,保证所有平行管线之间的距离更加合理,从而避免管道之间出现摩擦或交叉现象,保证其使用性能不受影响。另外,为了避免在吸气管道和支架之间出现冷桥现象,可在管道和支架之间放入木块,保证木块已经经过油浸处理。
同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检查管道是否完整,避免存在空隙,还要对制冷管道的接口进行有效处理,将其从三通接口变为顺流三通。选择主管规格时,应加大一号,确保管道之间衔接的严密性,特别关注制冷管道的弯道部分处理细节,以避免污染物进入,保证管道的使用性能。一般管道地下敷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1)通行地沟敷设。将地沟净高控制在1.8m内,如果同时敷设多条管道,确保低温管道敷设在其他管道的下方,合理控制管道之间的距离。(2)半通行地沟敷设。将地沟净高控制在1.2 m左右,不适合一次敷设多条冷暖管道,以降低交叉问题影响其后续使用性能。(3)不通行地沟敷设,需要使用地沟盖板,低温管道敷设时单独作业,才能获得良好的敷设效果。
2.4 制冷机优化
CDF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技术中被广泛运用,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完成暖通空调中有关数据的建模及复杂计算等,对提升暖通空调的研究效率很有帮助,大大节省了研究时间和成本投入。CDF技术优势充分体现在精确有序地计算暖通空调的各项数据,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优化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优化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关键则在于完成大量可视化数据的评估后,经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和运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CDF技术前,需要再次确认压缩机的使用情况,掌握压缩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转动频率,将室内吸收冷气时的压力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研究人员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构建相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输入量与制冷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制冷温度密切相关,通过控制压缩机出入口的负荷值,更好地把握压缩机的工作情况,换言之,制冷机系统的吸气压力就是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值。
2.5 热回收装置
传统的暖通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存在很大的利用空间,如果能够将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和利用,通过热交换装置可实现对湿热或总热的传递,将冷热能耗最小化,在满足建筑环境的湿热变化需求的同时,节省大量的能耗。为了更好地保证环境质量,暖通空调需要及时排除一些气体,这也是增加其能耗的原因之一,系统进行新风处理时会再次消耗能源,然而利用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排风能量进行收集,然后对新风进行有效处理,这样会大大减少系统的能耗,降低机组的运行负荷,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目前,热回收装置的类型非常多,如蓄冷蓄热系统、热回收环、换热器等,其原理都是将热水系统与制冷机联合使用,将冷凝热收回后再重新利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使用环境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多,多数建筑中都会配置暖通空调,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降低能源消耗,需要不断优化其内部构造。制冷系统作为暖通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耗较大的系统部分,对其进行优化和控制是降低暖通空调能耗的重要路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以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根本出发点,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理念及方法,进一步优化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能耗,从而提升暖通空调的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董跃平.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J]. 汽车世界, 2019, 000(004):P.73-73.
[2]曹珏末.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技术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 No.400(02):71-72.
[3]凌广涛.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措施[J]. 房地产导刊, 2019, 000(021):168.
[4]黄秀山. 暖通空调空气处理系统的优化技术[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05):71.
[5]董跃平. 浅析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环保节能技术[J]. 汽车世界, 2019, 000(005):P.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