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秦明娟
[导读] 摘要:地质灾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非常严重,地质灾害防治是预防地质灾害的根本措施,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31
        摘要:地质灾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非常严重,地质灾害防治是预防地质灾害的根本措施,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控制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合理运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十分有效,大大提高防治质量和效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本文将按广西几种常见地质灾害展开分析。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技术;地质灾害;防治应用
        引言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统称为水工环地质,借助于水工环地质技术,人们可以了解和获取地质资源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弘扬环境保护概念的同时,我国越来越重视水工环地质工作,需要对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1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发展概述技术应用
        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是指对当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等地质调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随着地质技术的发展,在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水工环地质技术主要用于地质勘查和调查,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全国范围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风险调查评价工作中,水工环技术方法在升级进步。详细调查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为现场调查、卫星遥感、测绘、物探、勘探、测试分析等。风险调查评价在详细调查技术手段基础上,重点开展空天地一体化调查,从隐患识别入手,加强数字化填图方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InSAR、LiDAR等新技术新方法综合应用。
        2重大地质灾害的类型
        目前地质灾害的分类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类型,有关技术人员应着眼于地质灾害类型发生的可能性频率和风险,并结合水工环地质应用技术。
        2.1崩塌
        陡峻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突然脱离母体,失稳坠落或倾倒的现象。
        2.2滑坡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界面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2.3泥石流
        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
        2.4岩溶塌陷
        覆盖型岩溶区,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因素影响下,岩面上的土体遭到流失迁移而形成土洞和洞内塌落堆积物,以致顶板土体失稳而产生塌落或沉陷变形的现象。
        3水工环地质与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的联系
        3.1水工环地质是自然灾害治理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地质构造的特征往往与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相关,在水工环地质调查过程中查明地质构造等基本条件,是自然灾害治理的基础。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它不仅经常破坏地质结构而且还影响当地的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有必要掌握调查过程中的分析技术和调查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地质灾害处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密切关联的基础上发展区域地质治理,清楚一系列地质灾害并提供信息和数据资料。
        3.2水工环地质是进行地质灾害分析的条件
        不同地区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水工环地质条件也有所不同。在发生地质灾害后可以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质结构,以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可以对灾害点进行地质勘查,查明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环境条件,根据灾害种类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而当地水工环地质环境的演变过程也可能是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多收集灾害发生的过程原因,更全面及时防治自然灾害。
        4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4.1滑坡、崩塌灾害防治的具体应用
        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有效防治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恶劣影响。在地质灾害的分类中崩塌和滑坡比较普遍,由于灾害的影响生命和生产的安全,在地震发生后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在应用崩塌和滑坡灾害预防时,技术人员必须首先做好防灾工作并建立良好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崩塌和滑坡灾害的可能性。
        在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聚居区,特别是人员密集区,如遇到威胁对象是学校、医院和居民小区等人口密集地方,做好地质灾害详细勘查工作尤为重要,需在勘查过程中查明隐患灾害发生的水工环地质环境情况,做好孕灾地质条件调查,运用好水工环地质技术是工作关键。查明该地的地层岩性、成因类型,范围和发育特征,对该地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综合治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以滑坡为例,查明滑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水文等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状况;根据前期勘查结果,查明滑体类型,地质勘查报告通过综合分析、室内外土工试验及反算分析后,确定的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是基本合理和可靠的。综合分析滑坡的形成条件、机制及变形特征,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评价滑坡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稳定性,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见表1。综上分析,再制定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做好治理工程施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环境效益。
        表1        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
       
        有关技术人员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先行基础上,应加强预警和监测,科学监测和部署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科学准确地结合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计算分析崩塌、滑坡灾害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科学评估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部署计划。如在开采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应事先做好规划设计,明确禁止乱采滥挖,以减少自然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的发生。
        4.2岩溶塌陷灾害防治的具体应用
        广西岩溶分布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 41%,为了提高对岩溶塌陷的预防水平,有关防治调查工作应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以减少岩溶塌陷灾害的可能性。广西是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发生岩溶塌陷情况较多,通常情况下多由于周边地区开展生产活动抽排地下水或其他措施引起地下水位变化从而引发岩溶塌陷,调查灾害点周边有无矿山开采,如有灰岩矿山地下采矿,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调查,查明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预估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威胁范围。另外还需调查附近有无机井或民井抽排水引发岩溶塌陷的历史,上覆土层厚度等等,相关的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以确保岩溶塌陷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能顺利进行。
        结语:现在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方针已调整为“群防群治与科技手段”并重,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水工环地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精准防治分析,特别是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大大提高了防治的科学性,使地质灾害防治更科学有序,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发生灾害,从而减少灾害破坏的带来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水工环地质技术的进步将改善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通过应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地质灾害。对于常见的地质灾害在分析其发生原因后,有必要采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运行原理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目的,并适当控制相关因素以更好地确保与人类的平衡,并促进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斌.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188-189.
        [2]熊伟.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7):228-229.
        [3]李彦杰.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8):153-154.
        [4]马晓红,吴琳伟.新时代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219,221.
        [5]梁政林、韦兴标、徐桂平,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实践[J].探矿工程.2008(03):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