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中我国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对于施工质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加强管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整体质量的提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就建筑业的技术水平来看,混凝土结构是土建工程的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对项目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1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难点分析
1.1水热化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中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无法有效排除内部水化热,整个混凝土构件可能会出现裂缝问题。此外,一些工程需要使用精细的混凝土构件,需要一次浇筑完成,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特别是配料、外加剂、水灰比、骨料选择水平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1.2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不但在各种施工、检验技术上取得极大突破,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现代土木工程行业标准检验体系,而如果运用我国现代行业标准检验体系对目前我国一些传统的现代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行业标准进行严格检验,还是会发现不少不完全符合我国现代行业标准的细小地方。比如,对于建筑混凝土来说,经常需要采用的各种手工质量测绘方法技术就会显得落后,比如建筑采购测绘人员如果运用这种测绘方法同时进行各种混凝土建筑原材料的手工测绘,就难免就会出现不完全达标的特殊情况,从而也难以有效保证建筑混凝土的测绘质量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对钢筋混凝土所需的材料严加筛选,加强对相关供应商家的资质严格审核,确保其技术质量符合我国现代建筑土木建设工程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
1.3内外约束条件对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影响
因为水泥的水化作用需要放出热量,这会让混凝土结构的中心位置温度变高,出现热膨胀的情况,所以在混凝土结构的中心位置接受压力作用时,混凝土的表面也能够接受拉应力的作用。混凝土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抗拉强度,并且钢筋对于混凝土变形也有很大的约束作用,在混凝土表层的拉应力超出这部分约束条件时,就可能出现裂缝。和地基连接的大体积混凝土,因为被地基因素所制约,在温度出现变化时,需要承受很大的约束力。在开始升温时,混凝土会出现很小的弹性模量,进而导致很大的抗拉应力松弛度与徐变。而在降温过程中,混凝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比以上的约束条件要大时,就会出现垂直形状的裂缝。混凝土结构的受力能力也会被徐变所影响。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材料的混合拌制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并常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制作,因此,原材料的质量、搅拌与混合等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合比例发生问题使其变得不符合工程具体的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与工程质量需求产生严重的不相符,进而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并极有可能产生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
因此,要使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与工程实际要求相符,必须严抓原材料质量,并可以在大量制作混凝土之前,开展一些小批量的试配工作,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验证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否科学合理,还能够为后期开展的大量混凝土拌和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进而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效率及质量。
2.2分层浇筑施工
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手段,在分层浇筑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其质量,每一层浇筑的厚度大概在50cm。只有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才会常用到这种混凝土浇筑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分层浇筑的优势和特点,减少大幅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分层浇筑施工中,分为三种施工方式,一是分段分层,需要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浇筑,只有确保下层的质量过关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二是全面分层,只有等初步的混凝土凝固了才能够进行后面的浇筑;三是斜面分层,是确保下面的一层浇筑好,才逐步的进行上层的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振捣工作程序性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分层浇筑施工成为最常用的施工方式,此外,与此相关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加快散热速度,还能够方便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大大的提高的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3混凝土实际的运输
运用移动泵或是拖泵来向浇筑区域输送事先配比好的混凝土,在正式输送前,相关技术工作者应该对混凝土泵这个技术有整体上的了解,在这个条件下,对于容易损坏的部分做好防范,采取合理方式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在进行泵管的安装时,对于遗留的混凝土做好观察,以防出现漏浆的情况。在停止泵的阶段里,应该科学把泵运用起来,这样泵的性能才能够达到要求。此外,混凝土灌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如果运输机械与搅拌机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施工中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留出部分机械作为备用。同时掌握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定时对搅拌的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同时做及时的调节。两车相遇,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所以混凝土运输道路需要保通畅且平整。应该用搭建坡道或是工作平台的方式来开展混凝土施工,但坡道坡度的搭建需要把控好,不要太过陡峭。需要时还要尽快地做好防滑措施,能够运用打防滑钉或是防滑方木等方式,完成相应的防滑工作。同时,工作平台的空间,也需要满足混凝土在灌注期间的需求以及运输设备实际的调头需要,坡道与工作平台的搭建需要足够结实牢固,四周要搭建安全护栏,尽力减少混凝土运输期间花费的时间,加快混凝土实际的灌注进度,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4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养护早期施工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养护企业必须一定要对建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施工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性的控制,尤其在建筑混凝土的早期施工养护中,要及时安排专门的养护人员队伍来对其进行后期负责。确保混凝土一直处在一个湿润防水状态下,整体硬化养护的持续时间要保证强度能够符合混凝土整体硬化和防水强度不断增长的实际使用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强度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对于那些需要对其进行保温防水处理的,还必须对其他的混凝土墙体进行保温防水处理,以此有效减小建筑混凝土墙体表面的热扩散,有效地控制建筑混凝土内外的湿度温差。
结束语
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好坏直接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无论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后期的养护阶段,都要对每一个环节认真负责,贯彻落实施工中的每一个技术要点,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宗元.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砖瓦,2020(05):186-187.
[2]吴志梅.试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7(11):66-67.
[3]唐欣伟.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业,2017(03):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