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利局 福建省南平市 353003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期间,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保障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项目,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存储的安全措施。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强化管理活动、增加资金投入,落实管理制度,进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服务。另外,农田水利工程还能通过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进作物的生长,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广大农户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管理控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难度并不大,过程也不复杂,影响质控效果的基本是管理因素。为最大限度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一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加强施工细节的质量管理,整体优化工程建设质量。
1 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影响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十分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灌排渠系、排水沟、水窖、小山塘、塘坝、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在防汛抗旱、灌溉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集蓄、引、提、排相配套并举,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为核心,若干小型水利工程组成的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农田质量,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治旱、涝、盐、碱等灾害现象。新时期下,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与维修管理,以增强基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快中小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1工程建设带有一定盲目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科学,建设、施工单位未能派遣人员前往基层一线开始专业调研工作,以致工程施工过程中暴露出较大盲目性、随意性,在这样的工况下,项目施工过程中统筹各种资源存在较大难度,资源利用欠缺合理性,利用率偏低,难以促进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三者间的协调发展。
2.2施工过程管理不严格
由于主管部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种小规模的灌溉水利工程重视不够,将会直接导致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严格。不仅直接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虽然近些年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上还存在许多缺点,如施工质量不高,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过硬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另外,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缺乏,违规施工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如有些施工方在材料选择上图便宜,降低建设成本,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
2.3工程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新时期,我国越来越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但是现阶段,仍然有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民自己根据灌溉用水需求而建设的,这些工程的建设规模都相对较小,且工程成本较低。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农民只根据自身需求来考虑问题,再加上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并不熟悉,这些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建设质量不达标等。同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农民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相对比较落后,甚至存在性能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工程质量。此外,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监督也是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较低差的重要原因,会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质量问题。
3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其次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还应从明确产权人手,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分配来确定工程管理主体,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将使用权面向市场租赁,例如有些地方的专业合作社将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按股本或合同约定界定,每个人都平等持股,合法经营,实体劳动者与产权所有者相结合,采取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这种管理体制明确所有者的权、责、利。使产权分明,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对小农水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又有较强的内在经营活力。最后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水利工程实行自己建设、享有、管理、使用的体制,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其产权归个人所有。这类工程属于农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3.2落实工程薄弱环节的建设工作
部分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存在标准规范性不足、施工质量偏低等问题。应将政府机关在资金扶持、政策导向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现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管工作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针对现有水利项目拟定小修、中修及大修计划,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提升农田水利的服务功能。在新工程建设阶段,应加大先进水利技术手段的利用,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合理调配本地区水资源,提升水利用率,将水文、水利科技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解决有些地方性工程防洪抗旱能力较弱的问题。
3.3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模不大,但是施工的工序是复杂的,要做好系统化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科学管理,精心制定管控措施,不得疏漏。整个施工建设过程要彻底实施“三项检查制度”。各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合作,实施联动机制,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实现无缝管理。工程负责人、工程管理人员、监管员也要各负其责。要事先制定严格的管控机制,做到职责清、管理明。实行责任追究制,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3.4增强人员管理意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区域性水利的科学调配。而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这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在工程使用期间,不仅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水利工程专业能力培训,而且需要对其进行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技术培训,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同时,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要全面加强自身管理意识,避免人为造成工程风险。此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对周边区域的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共同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做好对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
3.5加强工程的维修养护
为了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要对已经竣工的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维修养护。①做好宣传工作。既要防止自然老化的影响,又要防止自然灾害的影响,还要注意防止人为损害。②加强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设施设备进行专门的管理,不仅要建立日常管理制度,还要对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水利工程的设备性能良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背景下,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国家提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策,通过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可以节省水资源,避免浪费,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在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管理活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必须联系实际情况,完善现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涛.浅谈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2):90-91.
[2]王俊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06):33-36.
[3]杨炎文.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