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绘发展现状的工程测绘技术应用分析 孙玉凤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孙玉凤
[导读] 摘要:工程测绘精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建设质量。
        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工程测绘精准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建设质量。传统的工程测绘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测绘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开始在工程测绘中发挥作用,其具有全天候、精度高、操作便捷、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文章重点就工程测绘技术应用分析展开分析。
        关键词:工程测绘;GPS;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趋于成熟,也开始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GPS技术凭借其高效率、高精度和简单易于操作等优势广受好评。特别是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工程测绘的精准度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借助GPS测绘技术的高精度,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测量技术方法出现的人为误差,确保了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1在工程测量中使用GPS测绘技术的优势
        1.1提升数据信息的精准度
        在工程测绘中,精度要求历来较高。精度越精确,后续的工程建设方案越准确,避免返工等现象。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技术时,一般需要地面监测站、空间卫星和用户设备等3个要素。测绘人员将空间卫星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通过多角度的接触,排除掉大气折射、卫星轨道变化等外在不利因素,确保收集到的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测绘误差。可以说,将GPS测绘技术运用到工程测绘中,其体现出来的高精度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1.2GPS测量技术操作简单
        GPS测绘技术应用广泛,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操作十分简单,对于测量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高。实际运用中,测绘人员仅需要携带小型设备和仪器,便可以开展测绘工作。在地面监测站放置好观测设备后,就可以在几秒钟实现对动态对象的测量,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GPS技术可以全天候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在开展工程测量时,有时需要对水下地形予以测量,测绘水下的地形然后制作出水下地形图,为水下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数据支撑。在开展水下测绘时,应设置深点和断层等才能精准的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此时借助GPS测绘技术,可以快速对需要测绘的地形位置进行定位。并将水下的剖面经纬度等准确地表示出来。测绘人员仅需要在地面接收设备处,也就是电脑旁边的GPS处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即可,就能够对水下地形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2测绘发展现状的工程测绘技术应用
        2.1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在开展采集工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采集主体,而不同的采集主体则需要利用到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根据当前无人机的应用现状来看,手动采集和自动加密是运用的两个主要的数据采集方式。手动采集主要指的是在结合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基站点完成数据的采机工作。同时,还需要充分的发挥无人机远程拍摄的功能。在远距离的拍摄中,完成整个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自动加密则指的是利用无人机内部中拥有的一种自我保护系统,所有的数据在进行到系统之后,会进行自动的机密处理。工作人员如果想获得相关的数据信息,必须在获得了访问权限之后,才能够进入到系统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数据丢失现象的出现。
        2.2工程变形监测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地质因素、施工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出现建筑发生变形变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危害性较大,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会威胁到作业区域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GPS测绘技术在该工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精准度高、速度快的优势,及时提供监测点位位置变化信息以供参考决策。工作方法为在作业区域内布设一定数量的变形监测点,采集初始数据信息,按照工程进度跟踪监测,通过每次观测的形变量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数据信息的变化趋势。如果形变量超出了合理范围,则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如支护结构、锚固技术等,起到及时纠正工程形变、提升作业环境安全性的作用。
        2.3工程定位测量
        对于测绘工程而言,工程定位测量为工作起点。GPS测绘技术在该环节中主要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法和动态定位法。静态相对定位是针对某一个时间节点的静态数据进行采集,在该操作期间,其需要的观测时间较长,操作过程比较简单,一般需要在点位上设置接收机设备便可以自动完成点位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动态定位测量的烦琐度相对较高,需要借助多个参考点位来求取转换参数确定未知控制点的坐标信息。根据GPS测绘技术自动化强的应用特点,动态测量过程中,设备系统自身能够对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准度。
        2.4野外施测中选点方面的应用
        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变化的日新月异。为此,在开展测绘工作之前,需要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技术和设备,完善前期的地质勘测,保障相关工作的安全实施。首先,在进行野外选点的时候,因野外的不可控因素增加,如果采用传统的测绘方式,很难进行精确点的选取。为此,利用GPS技术,减少因外界环境对测绘数据产生影响现象的发生,确定科学的位置。其次,利用GPS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技术的优势。降低了因电磁波的出现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现象的发生,推动野外测绘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次,如果在传统的测绘工作中发现实际的测绘区域和比例尺的地形图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则可能会导致相关的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然而,在GPS技术的支持下,技术人员根据测绘区域和测绘点的位置设置完善的控制网,实现对整个区域的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网的设置需要采取分级布设的方式,方便后期工作的开展,减少边缘数据的误差。
        2.5测绘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也同样的需要利用到GPS技术。首先,该技术中涵盖了一个丰富的数据库系统,测绘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数据都能够保存于其中,降低了数据丢失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如果在后期的工作中,需要利用到某项参数或者相关的数据,也方便了数据的读取和获取。另外,自动化技术的引用和结合,在数据的读取和录入的过程中,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处理。在利用GPS技术开展测绘的工作时,需要分为PS基线向量解算之和基线向量网平差计算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一般的状况下,多是先进行数据的收集,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的数据库中,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再操作。之后,将这些有效的数据传输到基线解算所利用的空间系统中。在进行数据的传输工作时,需要利用技术制定的传输电缆。同时,将接收机和计算机进行连接的方式,结合数据处理软件的优势,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集中化的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关,复杂的工程项目也开始建设,诸如大型桥梁隧道工程建设等。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时,工程测绘当仁不让。通过工程测绘提供的详实的数据信息,才能够为工程后续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GPS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测绘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工作中的运用路径分析[J].居舍,2020(20):77-78.
        [2]李正威,李昆.GPS高程测量在水利测绘工程中的运用[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72-75.
        [3]李会芳.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8):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