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31001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上了好几层台阶。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建设与园林环保绿化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向来探析具体的环境建设与植保的全面发展,为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长足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植保;发展方向
引言:
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都是整个城市基本建设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城市发展坚实的后盾。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在城市的发展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想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就要保证园林植保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建设的也高速发展,但是高速发展下必然产生不少的隐藏问题存在于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方面面中,除了加强最基本的措施以外,还要深入思考,通过怎么样的方法才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一、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向
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相结合起来的生态园林是生态与环境相互平衡的良好循环,不仅能够给人们打造一个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还可以从生态效益方面得到长足的收获与发展。现如今,园林植保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由于综合国力的稳步上升,国家的经济水平始终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经济的制约下,园林植保的发展就显得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有一定的落后了。虽然这一段制约的时间造成园林植保事业没有迅速的和国外接上轨,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内生态城市的深入发展,园林植保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逐渐稳步发展了起来。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愈发关注,对于园林植保方面的要求也就愈来愈高,怎么样才能够在不污染环境、空气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整治措施深入开展园林植保工作,也是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植保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改变对于有害生物的认知
有害生物和无害生物一样,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两者相互约束、相对立而存在着。在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历经漫长的演变进化,与生物之间搭建了较为稳定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形成了稳定的生态运行系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发展平衡都是不容易被打破的,除非遇到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害物质突然减少时,这种平衡才有可能被打破。所以说,园林植保工作不能盲目的只顾着消灭有害生物,这样不仅没有达到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还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二)完善病虫毒害的预防工作
引进外来稀有的物种也是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重要方向,但是由于外来物种的敌人在刚引进的时候是还没有形成的,绝大多数的动植物是对这些物种没有抵抗力的,若是遇到了稳定优质的生长环境,就很很快的成长起来,破坏生态环境的均衡。所以在引进这些外来物种时,要严格按周步骤进行检疫,加大检疫质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有害的病虫,保证生态系统与园林植保的良好发展。
除了预防外来害虫的大量入侵,在园林日常的养护工作中也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问题,发现有虫,要及时治理。但是,不能单纯的依靠喷洒农药来消灭害虫。过多的使用农药,杀死的不仅仅是害虫还有益虫,甚至会培养了害虫的抗药性,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在防治病虫害这一方面要使用新的方式,达到生态环境平衡下的综合防治。利用生态系统的联系和互相作用,通过园林中生物的相互作用,减少害虫和杀虫剂的破坏。比如:“虫吃虫”和“草吃虫”,通过培育益虫和益草,防治害虫。
二、园林植保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调节城市温度湿度
研究发现,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所检测到的温度显而易见要比没有植被的地方低,相对于这些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而言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温度就越湿润。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温度湿度的变化明显是要低的,降温保湿的作用相反就会更高。就算是在寒冷的冬天,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温度湿度也不会突然的降下来,反之因为植被覆盖的多而导致温度湿度在寒冷的天气也刚刚好。园林植被在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被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将泥土中的水分充分的吸收,散发到空气中去,降低城市的湿度,减少人们体内的额湿气。所以说,增加园林植被的覆盖率,是调节城市温度湿度最有利的措施[1]。
(二)减少城市噪音传播
大家都知道,声音通常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经过一个物体的反折射,也会因此消耗一些能量,降低一些分贝。同样的原理也能够说明,在植被覆盖率高、覆盖的全面的地方,因为枝条与树木还有花草的反折射,也能够达到降低噪音传播的作用。据有关的植被研究表明,城市里的巨大噪音在经过植被覆盖地区的时候,分贝至少会降低5-7度[2]。
三、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发展措施
(一)增加城市园林绿化量
城市园林绿化含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花、木、丛、灌、草等等这几方面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绿化带。城市在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应当首先预留出一部分专门以供建立绿化带、植被覆盖带的土地区域,并且要能够结合当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种植适合在这个区域生长的植物。增加了绿化率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对植被的管理,要注意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增加了植被数量,也要相应的增加对其的管理和维护,在新植物栽培方面,也要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增加植被存活率和自身抗灾、抗虫害能力。
(二)重视道路旁绿化建设
加大植被覆盖率也是保持原始土地固有水分的合理有效策略,街道两旁绿化量的充足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能够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绿化量,所以在有限的道路两旁,要尽可能多的将土地资源利用起来,种植一些花、草、木、灌等等植被,用来加强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
(三)展开全民绿化的活动
能够通过一些积极有力的多渠道宣传绿化的重要性,比如说在各大报刊上登陆保护环境,重视绿化重要性的文章,组织志愿者全民投入进去等等措施,加强全民对于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重视,加强群众的环保和绿化意识,积极带动全民都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和对园林养护当中来,为园林养护吸引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争取为全面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
四、结束语
园林植保是我国发展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园林绿化在大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同时也为广大老百姓创建了一个舒服稳定的生活环境。科技也得到了发展的现代社会,相信未来在园林植保和生态环境联系上,大家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园林养护将成为新的热点,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会更加充分完备的得到优质的发展空间。相信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园林植保的发展一定会相互约束,相互支撑,相互包容,走向一条成熟并且长久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呼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2).
[2]郭东喜.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向[J].天津园林管理,2011(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