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种植工程技术分析 宋江华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宋江华
[导读] 摘要:大多数施工人员对绿化植物的施工了解不全面,认为简单的或者是移栽栽培植物,没有更深入的详细了解建设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从而影响了植被的成活率,而且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秧苗发生病虫害,导致成活率较低。
        身份证:32072219790323XXXX
        摘要:大多数施工人员对绿化植物的施工了解不全面,认为简单的或者是移栽栽培植物,没有更深入的详细了解建设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满足植物生长的条件,从而影响了植被的成活率,而且由于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秧苗发生病虫害,导致成活率较低。在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当前社会追求“亲近自然,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环境”为目标,提高绿化水平在景观工程中,并使其施工技术的重要突破。
        关键词: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技术
        1园林绿化种植的要求
        1.1水质需求
        水质要求是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管理的重要因素。土壤为秧苗快速生长提供了水分,所以种植后需要浇水和灌溉。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充足的供水,以进一步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要根据幼苗的生长特点、生活习惯、生长周期进一步适量浇水。一般园林绿化工程栽植幼苗只需要保证适量的pH值,水质不受污染,对水质的要求不那么高,尽量避免污水灌溉即可。
        1.2土壤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在对土壤质量这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园林植物通常对土壤质量没有太多的要求,尽量保证土壤中的酸、碱、盐与育苗种植需求相一致。通常盐碱地、荒地、污染地都不利于育苗。土壤质量是园林绿化育苗的基本条件。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保证了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成功生长,需要提供多种要素和条件。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每一种植物的土壤特性,面对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的土壤改良,从而提高园林绿化中植被的成活率。在实际园林绿化建设种植项目中,根据建设条件来处理植被的生长条件,促进植物的生长能够茁壮成长,进一步降低园林绿化中植物的死亡率。
        2园林绿化施工种植工程技术分析
        2.1施工前需要提前处理的问题
        根据规划的景观工程设计方案,根据相关项目应达到的设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同时在项目资金允许的投资金额和可提供的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各个建设环节进行考虑改进。按照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进度控制,并制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等规定。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涉及范围广、范围大,需要加强对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在植物运输、假种植、种植养护管理等环节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植物的生长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绿化种植施工中,无论是前期方案设计中植物类型的选择,还是施工中种植技术的选择,都有必要对土壤性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的植物品种时,可以根据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对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改良。园林种植工程属于市政建设、房地产、建筑和其他项目后期的建筑工程,它是影响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早期建筑,包含很多遗留的建筑垃圾,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花园植物的土壤,如果直接种植,会导致植物成活率低,达到绿化植物景观建设的目的。因此,在进行绿化种植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并根据植物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地形进行布置,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满足植物的需要,有利于幼苗的生存。最后,有必要对当地园林绿化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绿化植物的特点。
        2.2植物种类的选择
        在景观工程中种植植物时,植物种类的选择应事先考虑其生长条件、树形、叶形、高度、冠幅等特征是否满足种植场地,以表达某种意境或情感需求,然后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遵循科学配置植物的原则。同时,应尽量选择根系较发达、易存活、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此外,在移栽小型植物时,根系的直径应尽可能大,并应提供足够的保护。树冠宽度和株高较大的幼苗应尽量符合设计要求,株高不应超过规范的标准。铺设草坪时,应选择密度分布较为均匀的类型,尽量在同一场地的不同位置铺设相同或相似类型的草坪。同时要保证草坪的土壤厚度,以1cm为宜,除草率不超过5%。


        2.3提高植物根际土壤的透气性
        植物的生长主要依赖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养分和其他有机物。植物根际土壤的特性决定了植物自身的生长状态和成活率。因此,应注意提高种植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孔隙度的方法有两种:①在土壤中加入一些干叶,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通风。②埋设通风管道增加土壤渗透性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同时,不同的植物种类需要不同的土层厚度。例如,对于花,最小层厚为30-35cm,对于小灌木,应该是45-50cm,对于大灌木,应该是60-65cm。
        2.4确定种植坑的位置和大小
        种植植物时,植物所需植坑的大小应根据根部土圈的大小来估算。同时,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有必要确定种植坑的位置根据某些植物配置原则,然后准确地定位和标记它们,并确定植物的树的大小,更有利于确定植物的种植坑。另外,负责园林种植的人员要准确掌握各种植物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生长特征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后期植物的养护栽培工作,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对株距进行测量定位,以保证科学准确的种植工作。点播的目的是确保幼苗在地面上生长得更好。适当的孔径可以保证植株根系尽可能伸长,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
        2.5养护管理
        2.5.1水分管理
        要想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灌溉可以说是关键内容,保活水、生长水和冬水属于灌溉进程的3个关键阶段,这3个步骤如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可极大地提升植物的成活率。保活水指的是在春季新的植物即将进入迅速生长时期时,要确保根部可以获取到充足的水分促进植物生长,从而确保植物成活并且具备更好的生长品质,此时要有充足数量的水进行灌溉;生长水指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植物本身的蒸腾作用也变得非常频繁,此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因此对水分有更大的需求,此时需要足量的水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灌溉冬水的原因是第2年春季往往气候干旱,此时如果土壤当中含水量减少,水分无法充足地供应,会造成植物根系无法进行正常呼吸,因此,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灌溉方面,还需要对及时排水引起足够的关注,确保土壤具备良好的透气性。
        2.5.2施肥管理
        在园林的保养和维护过程中,浇水和施肥既普通又关键。可以说,任何植物离开了水和肥料都无法生存。工作人员在浇水和施肥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浇水和施肥要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要依照植物本身具备的不同特点,选择与之对应的浇水和施肥方法。其次,需要根据各种具体状况,如降水量等,掌控好灌水量和施肥量。
        (1)根外追肥:依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理条件,进行合理、适量的施肥。
        (2)叶面施肥:为了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可采用叶面施肥。叶面施肥要严格注意施肥的浓度。
        2.5.3病虫害防治
        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和有害病原体的侵染,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观赏特性下降,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加强种植后病虫害的防治。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要。园林绿化不仅可以解决现代城市工业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是在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种植还可以优化生态园林系统,加快自然循环的速度,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做好园林绿化工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曦.住宅小区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3):103-103.
        [2]李辉梁彩霞.浅析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8(4):202-202.
        [3]杨茵.园林景观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工业建筑,2019,49;562(11):206-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