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构建过程中景观设计要点探讨 程秋芳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程秋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身份证号码:3213211984071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需要进行景观分析,以提高海绵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正常运行,并为地方政府节省更多成本。但是,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些城市的水资源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并受到水系统的破坏。面对城市建设和生态系统中的这种矛盾,人们逐渐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兴趣,由此诞生了海绵城市的概念。设计原则并提出具体的设计动作,以供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海绵城市;构建;景观设计;意义;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1.1绿化性
        海绵城市使用诸如“排水,利用,净化,储存,拥堵和渗透”之类的方法来全面控制雨水径流,以确保自然水循环过程正常进行。海绵城市系统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美化城市,而且还可以发挥海绵城市系统的作用,例如净化雨水,逐步建设花园城市。该系统控制雨水和径流的最大流量,以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1]。
        1.2包容性
        海绵城市建设利用了海绵的机械和湿气特性。近年来,一些城市缺乏储存雨水的能力。随着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加和防泄漏路面面积的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少了。如果湿地和雨水储存空间等低洼的绿地被压缩,就会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城市水灾的问题非常严重,以至于无法前往城市地区。海绵城市可以起到二次雨水循环利用,雨水储存,雨水渗透和雨水径流污染减少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雨水问题。
        1.3协同作用
        为了完成控制雨水峰值流量和径流的系统的工作,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透水路面和绿化屋顶与城市绿地相结合,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控制。同时,统计表明,在海绵城市系统中,城市绿化系统的雨水径流控制率为35%-45%,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二、海绵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般而言,城市景观设计应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城市水体应处于理想状态,并进一步利用植被,堤防,湿地和水体的生态效益为城市提供良性的缓冲空间。为了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设计原则描述如下:
        2.1完整性
        完整性原则,也称为城市水环境完整性原则,是指将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纳入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平衡体系中,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城市水体的破坏,尤其是禁令。城市生物破坏多样性的多样性确保了城市的水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2安全性
        安全原则也被称为城市水环境安全原则。由于水资源质量直接决定城市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城市建设工作流程,确保城市水质环境安全。
        三、海绵城市建设景观设计要点
        海绵城市的建设挑战是“保护环境,改变环境”,而景观设计则是海绵城市的建设挑战。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海平面城市的建设水平还很广泛,应加强对景观设计的重视。

施工方法比较落后,施工方法单一,施工效率高,不仅不能正常吸收或释放雨水,还加剧了城市洪灾,埋藏了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设计要点:
        3.1建设自然保护林带以防止水土流失
        城市化的加速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产生了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增加和防泄漏人行道面积的增加减少了城市的绿地面积以及存储和泄漏面积。诸如湿地和低地绿地之类的雨水空间凝结,导致城市泛滥,甚至降低了土壤对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这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摒弃传统园林设计的残留物,例如“园艺”仪式,用观察植物强行取代本地植物,并用人工美学代替自然景观。
        3.2改善现有的城市绿化基础设施
        在市中心,有各种各样的绿化基础设施,涵盖了五个主要方面:生态护坡,水资源二次利用,滨水空间建设,低影响系统开发,绿道建设。该基础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娱乐危机,生物危机,空气污染和城市水污染的问题。例如,城市景观设计的使用结合了市民和公园的文化体验和娱乐特征,是一系列景观设计的重点。
        其中,浅植被沟反映了海面城市建设的概念,自然保护林带的建设使雨水流入浅植被沟,部分雨水流向地面,部分雨水流向地面。雨水充实了植被表面,过滤了降雨,并确保了浅沟渠和植被的充足供水。环境污染,减少了城市绿化用水量。
        最后,逐步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滨水商业区,滨水长廊区和滨水运动区,例如利用植被过滤和人工浮岛来改善滨水基础设施,激发建筑活力和净化滨水。第二次在水体中应适当使用。因此,在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减少滨水线的设计,以减少对天然护岸的影响,并选择一种新型的生态友好型护坡材料来促进护岸的稳定性和防止渗漏。铺设改善道路的材料会促进降水,因此无法深入地表并形成地表水。斜面人行道的过滤工作尽早完成,从而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的地下水并提高了城市的蓄水能力。确保周围的植物正常生长。
        3.3加强湿地保护
        在加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农业用地面积直线下降,减少了城市雨水的调节和储存。同时,对城市荒地的更多利用导致对生活栖息地的客观破坏,造成物种失衡和更多的生态问题。因此,在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湿地保护,重视湿地净化,改善因耕地减少引起的生态问题。同时,结合湿地功能,开展湿地旅游,休闲和教育活动,以尽可能地保护原始湿地并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四、结语
        综观这篇文章,我们发现为了在建造海绵城市时提高景观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有必要遵守一些设计原则并确定建造海绵城市的关键设计要点正常运行条件。目前,我们国家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夏季下雨时,这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规范城市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等.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1:79-97.
        [2]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3]毕海松.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如何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协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461.
        [4]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2015,1
        [5]戴滢滢.海绵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雨洪管理[M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