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豪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扬尘、雾霾等气象条件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园林建设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提高园林建设的实效,就必须深入剖析园林建设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对策
前言
园林产业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必须加强园林绿化的管理。文章就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1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的意义
园林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政府对公共绿地的管理,完成城市绿化建设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观赏的环境。园林化建设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工业废气排放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汽车尾气排放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园林绿化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起到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噪声污染也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园林绿化能对噪声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
2.1园林绿化意识淡薄
不够重视园林绿化。第一,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都特别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园林绿化建设,造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足,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此外,园林绿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也会导致建设管理的随意性较强,给个别单位以权谋私带来方便,不利于城市的全面发展。二是市民园林绿化意识不强;目前,随意破坏绿化带、践踏草坪等现象十分普遍,造成园林绿化效果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2.2园林绿化管理措施不完善
园林化管理措施不完善;在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化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是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长期影响。当前,许多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时,忽视了园林对城市发展的长期影响,直接模仿中外名园来建造造园,而忽视了造园场地地形、地势、气候环境等因素。其结果是,在植物配置中,出现了树种选择不合理,植物布局不合理,景观布置不合理等现象,使园林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无法得到体现。
2.3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完善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尽管我们国家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但近几年来,与城市相适应的园林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于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造成各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无法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此外,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园林工程的验收、评估不能顺利进行,园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2.4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全面
我国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不完善。由于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的行业标准尚不完善,造成了一些园林企业在进行施工审核时,标准不一,而管理部门却因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在管理上多停留在表面上,无法解决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此外,也正是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各园林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意竞争,过度关注园林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园林工程质量,导致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不能协调统一发展,甚至阻碍城市的发展步伐。
2.5管理养护不到位
因为我国目前过于重视城市建设中的设施建设,所以即使有园林绿化设计,也会在后期由于管理和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花木生长不完全,不健康,干燥的天气不能及时浇水,病虫害不能及时清除,化肥不能及时释放。
除人为管理因素外,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然污染因素,如城市内部空气污染、居民生活污水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污染等,这些都会使植株长时间处于较为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城市园林绿化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另外,也不乏因投资资金不足、植物养护费用较低而导致的管理养护疏忽。所以加强对环境的控制,重视对环境的管理,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3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对策
3.1提高园林绿化意识
强化园林绿化管理,首先要提高人们的园林绿化意识。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地形、自然环境、道路系统、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分布,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明确发展园林绿化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为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对城市居民而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可通过设置宣传牌、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加深人们对绿化的认识。
3.2合理分配绿化用地
合理配置绿化用地和硬件设施,是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开展园林规划设计时,首先要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进行整体布局。接着根据需要对园林建筑场地的园林用途进行小范围的设计。并根据场地的土壤环境和自然条件合理配置植物。确保园林景观能做到“春赏花,夏赏绿,秋赏果,冬赏枝”四季如春。此外,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以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在植物配置上,应突出多样化、多层次的配置,使园林景观生态效益最大化。总之,合理分配绿化用地,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建立,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发展。
3.3强化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强化园林绿化管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健全管理体制。一是在园林绿化管理队伍中建立责任机制,把任务分配给个人,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能够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二是细化园林绿化管理规范,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能有统一的标准,并严格规范各环节管理;此外,在制定管理规范时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确保园林绿化管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完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使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通过相互配合,确保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4落实园林绿化管理法制化
从根本上说,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实现园林绿化管理法制化。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园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现象,此外,法律约束的缺失也会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造成行业内的混乱。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导致其不能对整顿行业内部的混乱局面进行整顿。所以,园林绿化管理法制化是当务之急。持续改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有利于严格控制园林绿化用地,防止乱占林地。此外,还能约束园林公司进行园林工程的标准化施工,同时还能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3.5加强养护管理
同建筑设施一样,园林花草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也关系到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加强养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树需定期修剪,草丛需定期修整,草地养护原则需四季常绿,均匀统一。花和树的生长还需要定期施肥,以保证植物的生长速度。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园林绿化养护的投入,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的管理,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之,园林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在不断发展。但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想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必然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也可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沛博.解读园林绿化管理对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8(18):37-38.
[2]罗翠.试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64+70.
[3]周佳凤.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