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永州市 425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隧道施工一直是公路施工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建设更加完善的交通公路网络体系,公路隧道施工的工程的数量尤其是长隧道的工程数量逐渐增级,为隧道施工增加了难度。公路隧道工程有效的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输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公路隧道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给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交通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确定流程,最后提出了交通公路隧道施工的控制要点,希望能够提高交通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隧道;存在问题;施工要点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求公路的运输效率更高,其中公路隧道施工有效的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输中的时间,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是各区域交通运输网完善的关键。因为施工技术较难,所以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步骤,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隧道施工更好的服务交通运输。
一、交通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勘察问题
交通公路隧道施工受到周围地形、地势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施工前要对周围地形以及地质的进行仔细的勘察。目前勘察技术中勘察人员没有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勘察,导致勘察不全面,影响了公路隧道后续的施工。在勘察中缺乏人工勘察,针对信息技术勘察时存在的模糊区域,需要深入勘察现场,进行细节勘察,但实际勘察中部分勘察缺少人工勘察环节。最后缺乏对施工现场的土质结构勘察,针对不同的土质结构特征在施工中做出不同的防护措施,减少因突发状况带来的危害。
(二)存在安全隐患
公路隧道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环节较多,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导致施工中可能存在各种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公路隧道的施工周期长,而且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属于地下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在施工中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且地下工程在质量检测时的难度较大,在施工中并未对施工进行动态性质量监督,造成工程竣工后存在较大的安全质量隐患,造成工程整体的返工,严重威胁了人们出行安全。
(三)不确定因素增加施工难度
公路隧道施工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较为随机,都会为公路隧道的施工增加难度。因为公路隧道施工大多为地形崎岖的山区地带,地形环境复杂,山体容易受到降水的影响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山区位置的气候环境复杂,天气多变,增加了隧道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难度。隧道施工的工作环境复杂,光线不充足,施工人员需要适应陌生的施工环境,施工土质、施工空间等,提高了隧道施工中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增加了施工难度。
二、公路隧道施工中出口段与进口段施工技术
(一)隧道进口段暗挖施工技术
隧道进口段大多使用暗挖施工技术,使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方法施工,核心土的长度在3m-5m之间,在掘进时要进行超前支护技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障掘进的质量,支护的初期要使用I22a工字钢筋、钢筋网、混凝土以及系统锚杆进行支护工作,提高隧道初期施工的硬度,防止坍塌等安全问题。超前支护技术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导管为双排小号导管,但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导管选择。钢架施工时要注意使用锁脚锚管进行固定每榀拱架的锚管数量在8个左右。注浆时注浆材料的选择为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提高施工的坚实程度,在施工后进行二次衬砌,厚度在1m左右。
(二)出口段护拱盖挖相结合的施工方案
公路隧道施工的出口段使用护拱盖挖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施工,首先开挖拱顶上的覆盖层,在覆盖层全部开挖完成后对拱顶范围进行挖掘,保留中间的核心土为钢护拱提供临时支撑。护拱要使用I22a的工字钢筋、环向加强筋与混凝土作为支撑,保障出口段的牢固程度。钢架拱脚需要安置锚管,锚管之间的距离在30cm,在施工后进行注浆,加强隧道出口段的质量。在公路相交阶段设置混凝土基层和钢筋混凝土面层,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性。
三、交通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术的要点
(一)超前支护技术
超前支护技术主要包括管棚安装施工与超前注浆导管。管棚安装施工首先要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岩体结构特征,再进行施工,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其中成孔施工与塌孔技术处理可以施工有线导向仪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精确性。施工速度适当放缓,应对卡钻、塌孔的情况,如果出现卡钻等问题可以更换导向管的直径,确保钻孔施工顺利进行。在施工如果遇到成孔困难时,循环液可以更换为泥浆。在安装与拼接时首先清理孔洞中的杂物,在刚关上钻孔注浆,注浆孔以梅花形状排列,直径最大为15mm。在施工中为了提高大管棚的强度,要进行试拼接的实验,将隧道纵向断面的接头数量控制在总接头数量的1/2。
超前注浆导管在进行侧壁导坑挖掘时要进行支护施工,导管的位置要布置在以核心土为临时支撑点的钢支架外侧,支架的直径要普遍在50mm左右,为了避免周围侧壁导坑的变形,可以使用超前锚杆在支护拱的上部支护。
(二)钻爆技术
钻爆技术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技术,在钻爆施工前要根据施工的土质与地形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钻爆技术主要是指使用钻孔、装药、爆破等手段开挖隧道内岩体的过程中,目前使用的炸药主要为硝铵炸药。在钻孔前需要在开挖面规划好轮廓线,炮眼位置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掏槽眼之间的距离与眼底间距的误差要小于5cm,保障钻爆的精确性格。周边外斜率要小于5m,眼底开挖要小于外轮廓线的10cm。炮眼的深度如果大于2.5m,内圈炮眼与周边眼的斜率要保持一致。掏槽眼要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心位置,避免开挖过程中破碎的岩石飞溅到四周。
在装药的过程中需要清理眼底内部的泥浆与杂物,已经装药的炮眼要使用炮泥进行密闭处理。周边眼堵塞的长度要小于20cm。在爆破时使用欲裂爆破时,堵塞时要在药卷的顶端,不能只对眼口进行密闭处理,保障钻爆技术的安全。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施工中混凝土喷射技术是关键环节,混凝土喷射技术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目前混凝土喷射施工主要有湿喷技术与潮喷技术两种施工形式,在隧道实际施工中要根据气候条形与施工环境决定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是喷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围岩的支护,潮喷技术的应用范围适用于环境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而且潮喷施工的混凝土中凝结剂的含量较少,降低了施工成本。在混凝土喷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的设备与混凝土的各项原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中的参数设计要与设计方案一致,保障施工的精确性。而且精确的参数设置和质量把控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喷射的连续性和均匀性。混凝土喷射施工中需要注意在施工前要清理开挖断面的灰尘与杂质,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平整。避免恶劣天气施工,一方面避免混凝土因为收缩与膨胀出现裂缝,另一方面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结:综上所述,公路隧道施工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公路隧道施工时因为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地形多样,进而出现安全与质量问题,所以在公路隧道施工中要设计科学的施工计划,进口段与出口段是隧道施工的重点,所以要严格控制各项施工数值,提高出口段与进口段的稳定性。在隧道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把控超前施工技术的质量、提高钻孔技术的精确性,保障公路隧道施工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兰成进.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5(No.225):49-50.
[2]张学亮.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05):43.
[3]王晓峰,陈鹏飞,陈文雅.浅析交通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7):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