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梁衍彩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环保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广西信达友邦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环保生态意识日益增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工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经济方面的控制,这决定了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使用资源的浪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的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型绿色理念已影响建筑行业,并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更注重节能环保,以缓解当下我国能源紧张的突出矛盾,广获社会认可与呼应。从本质来看,新型绿色建筑和绿色节能之间的关系密切,无论从绿色建筑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还是造价预结算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原材料的使用有效性,围绕绿色节能和可再生的主题开展活动。只有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的控制,才能确保参与商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也更能满足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节能方面的要求。
        1.新型绿色建筑及其造价控制原则简述
        1.1新型绿色建筑的含义
        当前人们所使用的绿色建筑,具备节能、节水和隔热保温的功能及作用,不但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还能尽可能节约资源能源,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具有绿色环保性质的建筑均可称为绿色建筑。在近些年的绿色建筑应用中,人们可发现,新型绿色建筑已经能够保障人们良好的生活品质,满足节能社会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1]。就我国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不管是在城市或是农村地区,新型绿色建筑的覆盖面积只会越来越广。新型绿色建筑的具体内容包括室内环境绿色环保、内部绿色环保与外部绿色环保的和谐统一、绿化环境、风景园林等等,绿色建筑并非是指建筑外观的绿色程度,而是提倡这些建筑尽可能应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将原有的非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1.2新型绿色建筑造价控制原则分析
        在推动我国新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的控制,也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绿色化的途径。要合理控制预算成本,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参与企业组织和管理者个人必须应用贯穿全寿命使用周期的管理方法,要从建筑工程整体设计阶段、投入使用阶段对回收的经济成本进行考虑,从完整生命周期下估计预算情况,以确保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又确保环境效益目标得以达成。(2)最大程度利用资源。进行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前,工作人员就要与开放商或业主进行沟通,确定上层的设计,这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进行考量,采用不同的环保型材料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大程度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3)注重融入与市场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手段,摒弃传统高耗能的管理方法,在绿色工程建设初期就要重视对技术成本的应用和控制,以减少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累加,使得绿色建筑工程具备与生俱来的优势。投入到市场运营后,才能降低市场损耗,实现最优化的经济目标[2]。
        2.当前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新型建筑工程预算工作的执行过程还缺乏统一完善的机制加以约束,缺失全面的管理流程,当下不少建筑企业还应用传统的预算机制,缺乏细化的预算编制保障。此外,新型建筑通常都有企业财务部门开展预算,但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缺少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了解,导致预算工作过程存在很多盲点,难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严重影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效率。
        2.2缺乏全面的预算管理
        当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主要围绕施工阶段进行,但很多工作人员完全忽略工程投标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预算控制情况,这会导致整个预算管理工作不全面。实际上,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也是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非常重要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环节,一旦在施工前未对这些关键环节加以重视,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和结算。
        3.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要点
        3.1准确把握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前提
        要控制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首要工作是做好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准,确保该行业部门相关人员均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完善入职培训工作。必须明确,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与传统建筑工程存在的不同点,在进行估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建筑市场的调研评估情况、自然资源的应用情况、不同材料的价格的变化以及建筑寿命周期等等,为计算工作复杂性做好充分的准备[3]。相关从业人员需具备全面专业的理论知识多多方面的综合技能,提高对工程造价进行规划的水平。所以建筑企业在选入职工时应为其完善职业培训的相关工作,确保员工掌握应具备的技能,以严格的考核机制进行优中选优,为后续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其次要确保造价管理与实际的工程需求相符。

进行造价预算以前,工作人员要全面把握项目的具体情况,如设计图纸内容、环境勘测结果、当地市场收费标准、施工方案等等,由此拟定不同的造价预算,再进行一一比对,选择更贴近绿色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方案。再者,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由此建立监督跟踪机制,结合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构建动态的预算评估情况,确保整个结构实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最后是坚持造价预算贯穿全寿命使用周期的工作原则,按部就班地完善前期设计分析、建成后设备维护、资源集约化处理、建筑物运营、建筑使用后拆迁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融入造价预算管控当中[4]。
        3.2全面把控绿色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要点
        首先,工作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工期的情况,构建完善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将工期、施工质量、临时工棚、水电安全等项目纳入到实时监控的范畴中,确保各个环节的实施进度都能得到动态化的管理,避免发生出现问题而导致全局受到影响的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未知因素,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和流程完成。其次,要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材料价格的控制上,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对材料的筛选要以科学原理为准,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确保运用材料质量合格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省能源和资源。再者,工作人员要以工程的实际特征为准,注重管理方法的差异化,尤其注重对不同工种的协调与调动,通过提高施工效率的方式节约成本。最后是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鉴于长期以来不少建筑企业在管理冗杂事务中导致效率低下的现实,在绿色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需要摒弃垂直化的管理模式,应用更精准的扁平化管理方法,提高上下之间传达数据的准确性,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与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关系,利用成本控制责任的约束为提高成本管控效率作保障[5]。
        4.我国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4.1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首先要明确对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把握程度,确定预算编制,工作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了解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内容,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方案的实施情况,在整合所有信息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计算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还要精准计算套用而定单价和工程量,在作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将重心放在对设计图纸的解读上,做好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把握设计要点。另外,还要分析好各种价格因素,由于新兴绿色建筑工程应用的材料种类较多,价格各异,且其材料费用占据工程整个费用60~70%,所以在作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必须调查应用材料、设备的市面价格情况,及时进行差价的调整和动态的管理,提高时效性。
        4.2加强工程成本控制
        首先,企业单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成本管理体制,鉴于当前我国不少建筑企业采用的管理方法为垂直化方式,不符合繁琐层次的现实要求,容易导致传递成本控制信息过程中较大的偏差,因此要及时更换为扁平化管理机制,确保成本控制信息能够快速进行传递。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层次,明确各层次考核指标,避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成本控制难以达到预设目标。为此,企业管理者要将责任书发放至各个部门,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职责,使其贯穿采购、技术、组织、施工各个环节,将责任落实到人,以提高成本管控效果。其次,要抓好工程质量和工期成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绿色建筑的质量控制要从多个方面的质量管控着手,任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整体质量,所以需注重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建筑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应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考虑工程延期可能产生的成本增加问题,最大程度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工作人员还要强化对合同的管理,提升索赔意识。在签订发包合同过程中,要以招标文件为准,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与提取,分析合同内容条款后才能决定是否签订发包合同。此外提升工作人员的合同索赔意识,注重整理和保存施工合同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合同法关于索赔的规定,掌握必备的程序与内容要点,在进行施工的同时预先收集和整理相关索赔资料,以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文件,避免遭遇重大损失,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满足广大民众对建筑工程使用的需求,也能适应我国所提倡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因此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发展势在必行。鉴于此,相关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就要充分重视绿色建筑工程在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将其纳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工作任务中,通过强化全过程管理、有效规避风险、积极培训专业人员等手段,简化成本管理流程,提高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哲.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的分析[J].经济•管理•综述,2020,11(4):154-155.
        [2]张雪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及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6):515.
        [3]吴军.深入分析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1(12):32-33.
        [4]姜涛,高明,左振明.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与措施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76.
        [5]张铁成.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6(1):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