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问题分析 王亮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亮
[导读] 摘要:此文简单介绍了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详细分析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有关概述,并研究了水利工程岩土治理需要关注的问题与未来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发展的建议。
        淄博市黄河工程局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此文简单介绍了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详细分析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有关概述,并研究了水利工程岩土治理需要关注的问题与未来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分析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尤其是水文地质勘察,其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应深入分析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勘察设计,引进更多先进的勘察技术,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整体水平,获取更多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分析
        岩土工程中应勘察地下水,明确水位变化情况,防止由于地下水位升高对土质层性质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危害问题。在勘察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时,能得出具体的数据信息,可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情况,避免岩土工程影响地下水位。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时,须深入探究地质变化规律。当其处于自然状态时,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较小,此时开展岩土工程施工,可确保工程地质的安全与稳定性。岩土土质持续松软,会改变地下水位,加大岩土孔隙度,对地下水力学平衡性造成极大影响[1]。
        2水利工程地质勘察
        2.1地质勘察步骤
        对于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施工现场地质工程勘察、地质控制性勘测、地下水位勘察。对于施工现场地质工程勘察来说,在具体勘察时需要做好相关工作,如检测现场土样、地质调查测试以及原位测试等。通过上述工作能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勘探人员需采用钻探、坑探等方式,调查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勘察方法。在开展现场勘察之前,须采集施工现场土样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施工现场组织的固结变形参数和地质应力参数,合理选择勘察方式。在开展现场勘察时,还必须确保施工现场监督可承受建筑重量,避免由于建筑质量过大引发安全隐患。通过控制性勘探能明确稳定性和承载力,深入分析岩土变形情况,地质勘测结果和工程地质质量密切相关。在勘测期间可以随意选择钻孔操作地点,但是在进行控制性勘测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操作,控制钻孔比例。对于地下水位勘察而言,地下水位会对地基渗透性造成极大影响,进一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所以在进行地下水位勘测时,应采用现场勘测方法,以此明确地下水位的具体高度[2]。
        2.2岩土对工程地质勘探的影响
        岩土工程质量也会对水利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关注该类问题。引发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较多,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就会影响岩土工程质量。地下水会软化土壤,使土壤固结程度下降。当岩土结构发生改变时,会导致土壤出现沼泽化和盐渍化,降低岩土强度,还会使其出现细砂饱和液化及管涌现象。当地下水位对岩土侵蚀严重时,会出现崩塌和滑移问题,引发严重安全隐患。同时地下水位下降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安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水资源造成破坏。部分水利工程选址不合适,导致下游水流截流,再加上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就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当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时,会引发地面塌陷或下沉,影响建筑物安全。当区域内水资源匮乏时,也会影响区域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必须关注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地下水位高度动态变化也会影响岩土工程质量。当地下水位频繁变化时,会改变岩土性状和内部结构,使岩土工程质量下降,严重的可引发地裂问题,对建筑物安全造成极大影响[3]。
        3水利工程岩土治理需要关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勘察
        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时,可以明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避免由于地质问题导致安全隐患。在整个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勘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多数工程人员会忽略该问题。地下水会影响水利工程质量,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水位与水质进行测试,分析和处理采集的水文信息,并详细列出施工现场地下水对整个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降低供电影响,以此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与稳定。
        3.2施工现场岩土水理性勘察
        岩土的水理性主要是岩土和水结合产生的作用,在施工现场地质勘探中占据重要作用。地下水主要包括孔隙水和岩溶水等,不同组成对岩土工程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时,勘察人员必须检测水样,并了解地下水存在方式,以此明确水体的崩解性和软化性[4]。
        3.3岩土测试分析
        岩土测试主要包括对一般粘性土壤的室内测试、沉积土的原位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岩土的压缩性能、强度以及密实度。所应用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十字板剪切、标准贯入法以及圆锥动力法等,不管选择何种方法,均须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勘察结果。如标准贯入法可应用到砂土地质中。不同测试方法都具备优势与不足,圆锥动力试验所需土壤样本少,然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较低,所以需由施工人员按具体情况选择测试方法。
        3.4合理应用现代化勘察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应出现了新型勘察技术,如抽水试验、钻孔透视技术、电磁波瞬变技术以及流量测井技术等。不同技术可以应用的勘探场所不同,但均可提升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如应用电磁波瞬变技术结合感应磁场能量变化,有助于了解区域内含水率和损害情况,进一步明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5]。
        4未来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发展的建议
        4.1强化工程地质勘察意识,建立地质评估制度
        为确保勘察人员能关注到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必须合理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地质信息。所以,应建立和完善环境地质问题评估制度、全面落实“致灾治理”原则,强化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认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可全面降低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性。
        4.2开展专项调查,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工程,对地区发展的影响较大。由于工程建设单位的能力有限,在公益性问题上的研究力度不足。如上流水库对下流堤防的影响,移民选址、水库化学浸没问题等。上述问题均需要水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专项调查水利工程环境地质问题,为工程项目建设发展提供地质勘察技术依据,避免由于技术限制导致环境地质问题[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质量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还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注重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岩土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土质构成等勘察内容。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避免由于地质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全面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廖国玲.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档案收集与整理研究[J].档案时空,2018(12):43-44.
        [2]刘阜羊,马宏.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的评估[J].低碳世界,2018(12):98-99.
        [3]陈德贤.水利水电地质勘察技术现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低碳世界,2018(12):108-109.
        [4]陈锡山.水文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11):263+265.
        [5]纪海波.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8):117.
        [6]袁媛.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究[J].陕西水利,2018(S1):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