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量“舶来”的景观,带给人们新鲜感和视觉上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城市争相效仿,试图通过这些“洋景观”来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味,打造所谓的“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然而在短暂的新鲜感和欣喜之余,人们也逐渐开始困惑,那些看似现代和时髦的景观,正在悄悄地吞噬着城市的特色,那些曾经代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乡土元素和乡土符号正在逐渐消失,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失去自我,大量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 在这种情形之下,乡土景观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充分了解乡土文化,挖掘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乡土元素,在尊重乡土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景观表达手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乡土元素;运用;意义
一、乡土元素的含义
乡土元素通常指的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元素,其起源于乡村本土,与当地的特色存在直接性关系。从一方面来看,乡土元素可以代表该地区的乡村风光、自然景物,同时也可以代表地区的文化精髓,如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是当地人们对长久流传下来的对自然的适应方式。通过在风景园林景观中融入乡土元素,能够使得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形象化、本土化,推动风景园林有更高的特色化内容。比如,北方的雪景、南方的茶园以及不同地区特有的果树等都是乡土元素的一部分。
二、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乡土元素的意义
第一,能够使得景观营造的成本得到有效缩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往往较高。而通过在其设计中引入乡土元素,则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地区的特色进行景观的设计,这就能够为设计节省较多的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将地区特色呈现出来,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盛宴。
第二,能够提升风景园林的识别性。当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土元素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潮流,对于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会带来尤为重要的意义。合理进行乡土元素的融入,能够增强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使得其具有更高的识别性和标志性意义,所以应当对乡土元素的识别性进行科学化体现。比如,在打造农家乐风景园林区的时候可以用农用工具如犁、耙、耱、耕、耙等或者农村生活用品如石磨、水车等来体现其特色,增强识别性。
第三,能够凸显风景园林景观的自然性特征。当前,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盲目,虽然生活条件在不断提升,然而人们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却并不多,而在风景园林景观中有效融入乡土元素,则能够将乡土中的自然气息带入到风景园林中,这就能够为风景园林增添较多的自然韵味,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需求的,带给人们一种良好的体验。
三、乡土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对乡土元素研究和开发不足
乡土植物苗木的繁育还没有被有关机构部门列入园林规划,因而得不到高效的重视与开发。现阶段,园林景观绿化的育种改良,还是大部分用外来树种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在乡土植物方面投入的精力非常少,所以本土木苗种类越来越少。
3.2园林规划设计者忽视乡土元素,重视外来物种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因设计者们自身缺乏对乡土元素及其综合功能的认知,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乡土元素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而且,多数设计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崇洋媚外”思想,对木苗的选择大多重视外来的元素而忽略本土元素,认为外来物种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却脱离了“适地种植”、“因地制宜”的园林规划原则。这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3.3乡土元素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减少
因为人们缺乏对乡土元素的认识,所以对其保护意识也就比较弱。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一些乡土元素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再有作用,反而是那些新生的事物和材料作用越来越大。
然而引进过多的外来元素,会占用大量原属于乡土元素的空间,而且会破坏许多的乡土元素。
四、风景园林景观中应用乡土元素的策略
4.1合理对乡土元素进行挖掘
为了推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良好运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乡土元素进行深刻挖掘。乡土元素通常具有较多的种类,并且资源十分丰富,将形态作为依据,能够将乡土元素划分为三个类型:首先,实体元素类型。实体元素指的是实实在在的乡土元素,能够看得到、摸得到的乡土元素,如工艺、建筑、色彩、植被、材料等。乡土元素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乡土气息也会更加浓厚。并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用具其实就是乡土元素的载体,如陶瓷、茶具、水井等。其次,文化元素类型。该种类型的乡土元素主要有民间工艺、民族节日、地方习俗、民族风气等,其往往与人们的生活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和渲染色彩。合理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文化类型的乡土元素,能够更好地体现风景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强为文化特色。比如,在风景园林景观中展示公益雕刻物品、编织物件等,可以体现民族工艺,为景观增添文化气息。最后,意境元素类型。这种类型的乡土元素通常包括地方精神、乡土意境以及地方情结等能够感知的文化意境。而且这些意境往往将日常工具以及动植物作为载体,涵盖了较为深厚的民俗文化,推动乡土元素具有较高的民俗气息。
4.2推动乡土元素与设施景观全面融合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融入乡土元素,促进乡土元素与设施景观的有效融合,能够对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良好呈现。植物虽然是风景园林乡土元素彰显的重要要素,然而小品、山石、建筑等也属于较为重要的乡土文化载体,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化搭配与运用,能够促进景观设计更加科学,增强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其中的留听阁就是典型的乡土元素与设施景观全面融合的体现,残荷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坚贞的精神,而其周围的建筑则能够与残荷遥相呼应,其中的“岁寒三友”图案十分有生机,象征着坚贞的精神。由此我们能够发现,乡土元素是美学,同时也是文化的体现和代表。如推动乡土植被与雕塑有效融合,能够带给人们更强烈的视觉感,突出雕塑的韵味。而在楼阁或者亭台周围种植一些乡土植被,则能够将楼阁或者亭台的灵性呈现出来。
4.3乡土人文元素,本底文化的发掘与呈现
乡土人文元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其中物质要素包括乡土建筑、生产工具、生产器皿等;非物质要素包括民俗活动、风水观念、崇拜信仰、民间传说等。人文元素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内涵。
对乡土景观的人文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其空间感受,这种感受更多指的是群众参与,也就是生命力。当下乡土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乡土景观的观赏性,提高原有乡土风貌的感官体验,同时要注重对乡土文化的体验,将设计不仅停留在观赏层面,而是把当地的人文活动、民俗活动注入到场所中,让乡土元素的表现形式更生动具体。
4.4乡土意境——景观空间的创作
乡土意境表现为地方情节和场所精神。独特的乡土风貌和经年累月的生活场景伴随着人们的记忆,使得环境场所给人带来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乡土景观空间的设计表现上,着重于乡土“意”的表达,需要充分理解当地居民活动与空间场所的关系,从而把握空间的特性。对乡土场景的展现,要分析场地的要素,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再现”的方式,实现对乡土元素的展现,一口旧井、一棵古槐树、一段残墙、一片菜畦都有可能勾起一片场地的记忆。
五、结语
总之,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原汁原味的乡土元素。景观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现代园林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未来景观研究发展的方向。将乡土元素更好地运用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破解,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2):3-13.
[2]胡立辉,李树华,刘剑,等.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中的应用[J].北京园林,200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