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倪德田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倪德田
[导读] 摘要:传统的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工作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工程质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传统的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工作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工程质量,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面对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园林行业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施工前要确认图纸,依据图纸内容明确施工的主题和方向,调研施工现场环境,参考施工现场的水源位置,编制适合的施工方案。园林施工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铺设水管的过程中要确保水的供应,合理规划水管的分布,在确保工程如期交付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成本。技术准备就是对涉及到的技术设施、技术人员予以确认。多方核定相关手续的办理结果,沟通全部工作人员并要求其出示健康证,加强对人员的前期管理。园林工程师复核地面标高,不能仅根据原始数据盲目施工。根据施工位置的地面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测量土壤酸碱性、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对于施工使用的材料,要严把质量关,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减少质量和安全问题。
        1.2施工测量技术
        对于园林设计与施工而言,最为关键的保障要属精准化的测量技术。之前,施工人员都会选择运用人力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工作效率水平低下,测量精度不严格,在设计施工的时候,通常由于测量数据和实际相悖,而导致设计出来的修改施工方案出现更改。目前,基本上都选择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像是红外测距仪等等,针对施工场地实施精准化测量,以此来为园林设计施工来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以此来提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施工团队可以依照场地数据来将良好的施工方案设计处理,从根本之上来进一步确保施工水平与质量。目前主要运用到GPS放样法、全站仪测量来实施测量,保障测量出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与精准性。
        1.3园路铺装技术
        在园林工程中,园路是其中的道路工程,它包括布局、设计以及铺装等工作,主要是引导游览及提供散步休息的作用。在现代城市公园中,道路一般都被设计得非常有特色,常形成蜿蜒起伏的曲线,并且赋予其不同的寓意,以提高观赏性。在园路铺装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材料的选择,尽量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通过比例以及尺度等方面的协调,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此外,还应根据园林工程的场地特点选择相应的铺装色彩,如活动区尤其是儿童游乐场,可选用色彩鲜艳的铺装;在休息区,可采用色彩柔和的铺装;在纪念馆等严肃场地,宜选用沉稳大气的色调,但选用的色彩都应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另外,还应该做好质量验收工作,注意不同材质要选择不同的切割技术。
        1.4植物移栽技术
        植物移栽是园林绿化中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合理地进行移栽,才能保证植物的存活率,通过科学的移栽手段,使苗木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首先,在移栽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勘测,检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设定科学的施肥计划和消毒方案,确保植物能够正常健康生长。在土地整改完毕后,平整土地,制定合理的排水沟渠,随后根据植物大小挖定植坑,保证每个定制坑都必须保证能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其次,由于苗木都是从较远地区运送过来的,因此,在苗木运输时应注意做好防震和保湿,减少苗木因为运输原因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加大对苗木的保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干枯死亡。最后,应对移栽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不同种类植物有专门的移栽方式,应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遵循不同植物的特点来对移栽苗木进行修剪、栽种,提高其成活率。
        2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
        2.1除草、松土
        在园林的建设中植物的养护工作实施需要注重松土与除草,植物幼苗属于成长的最初阶段。

园林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经常浇水,然后在遇到阴雨天的时候植物周围的泥土更加的稳固,导致根须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这个时候园林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植物周围土质的松动,在松土的时候还可以将周围的杂草进行清除。这些杂草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植物对于阳光与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到生长的速度。在进行除草的时候需要注重不能直接触碰到植物的树干与根须,不然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另外松土的时候也要注重深浅的控制,不能太深了影响到植物的根部健康。
        2.2完善植物灌溉作业
        灌溉是园林植物养护的主要方式,科学的灌溉浇水可以促进园林植物更好的生长,保证园林植物获得充足的水分。园林植物灌溉的重点应当集中在夏季,这一时期的气温高,水分蒸发速度快,应当适当的增加浇水量。夏季植物灌溉必须做到全覆盖,达到降低园林温度,促进树木健康生长的效果。冬季气温较低,不能经常性的灌溉,冬季可以采用节水灌溉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植物种植的前3年需要经常性的关注植物生长情况,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灌溉,植物生长3年后可以运用周期性灌溉的方法,间隔半月或1个月灌溉一次。灌溉水源可以来自湖水、河水或地下水。可以根据植物类型适当的使用喷灌、滴灌或畦灌等方法,实现节约水资源与有效灌溉的效果。单堰灌也是常见的灌溉方式,单堰灌一般在树景的下方,防止开堰过深,以免伤及根须,还要做好封堰工作,进一步阻止出现气孔的情况。园林植物养护时应当把重点放在乔木灌溉方面,作业人员还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确定灌溉作业计划,在雨季时应当合理的减少灌溉作业,其它季节应当适当增加灌溉频率,确保乔木的良好生长状态。
        2.3施肥
        种植植物之中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施肥之上,为了确保植物有着充裕的营养,以人工施肥的方法来弥补土壤中所欠缺的营养成分,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植物生长的健康化。施肥主要有追肥与底肥。在进行追肥的过程之中,严格控制肥料量,播撒均匀化。底肥通常就是在最初发芽和落叶后的时候运用,和土壤均匀搅拌,肥料量则主要依据的是肥料的性质与植物的大小来进行决定的。值得注意的就是,植物施肥之后要预防植物发生缺水的情况,因此要实施适当浇水。
        2.4整形修剪
        对于园林工程植物的整形修剪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美观性,更加有助于增加植物的成活率,所以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和实际用途,养护工作则需要采取相对应的修剪方式,帮助树木更快的发展出新的枝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形修剪当中还应当对植物的生长周期具有充分了解,避免不合理修剪所带来的问题,比如对于玉兰所进行的修剪,由于玉兰是先花后叶的植物,花芽是夏秋分化型,应当避免在其休眠季节进行短截,而是应当在花后修剪。
        2.5病虫害防护
        首先,建立完善的防护机制。从园林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植物制定不同的防护机制,特别关注重点养护植物,以发挥工作人员的防护作用,从根本上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其次,已发生病虫害的植物进行隔离和处理,结合植物病虫害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避免虫害蔓延。要求工作人员以预防为主,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和安排,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采取人工、化学或药物方式,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升植物的防护能力,达到预期养护管理效果;最后,对园林绿地进行科学规划,重点防护病虫害防御能力弱的植物群体,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定期进行施肥、修剪等,确保被病虫害侵袭的枝叶及时被处理,最大限度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3结束语
        由于园林工程设计有各种风格,其中植物种类繁复,因此需要加大对园林施工和植物养护技术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合理规划苗木种植方案,以苗木提供科学的养护手段,加强对园林绿化的管理。提高城市绿化度,增强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优化园林工程技术和园林绿化手段,推动我国园林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管理过程探析[J].风景名胜,2019(02):4.
        [2]朱慧.浅谈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处理对策[J].花卉,2018(10):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