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胡文胜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胡文胜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
        湖北天达建筑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混凝土的建筑物梁板结构以及柱体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坚固程度,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加固的重要施工环节。因此,在加固混凝土的重要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混凝土加固的施工效果,确保工程体现最佳的工程安全质量效益,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安全风险。文章介绍了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要点,可为类似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考虑到混凝土本身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耐盐性以及耐弱酸腐蚀性,可以适用于作为建筑工程的材料。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能,还需要通过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予以实现。因此,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在我国,针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普遍停留于理论阶段,缺乏结合实例分析的专业研究。考虑到混凝土加固施工作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及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
        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加强对混凝土中各项成分配合比例的控制,如果混凝土混合比出现了问题,会给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损害,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一定需要有合理的配置。在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有一定的计算,进行搅拌的时候,要按照标准和要求依次的投入材料。其次便是防止混凝土运输时出现质变,一旦混凝土变质之后,其工作效能将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进行混凝土运输的时候,需要有着高效的运输效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房屋质量。最后便是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保养工作,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环节之一。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有良好的保养工作,一般的保养工作都是通过胶水或者是覆盖薄膜来完成的,而且需要在两周之内完成一周期的保养,并不间断的视察混凝土的情况。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是建造房屋的重要材料之一,因为具有成本低,粘结性好,加工简单等多种优势,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房屋之中。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房屋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的加入,能够提升房屋的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房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房屋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提升混凝土技术的水平,能保证施工完成的房屋建筑使用得更加安全。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只有对混凝土技术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充分的利用,才能保证房屋的质量良好,从而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更进一步。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2.1钢梁制作
        在下料之前要确定钢板及型材材料的高度、厚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矫平,含型钢平面度与直线度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偏差。设计成功之后的钢材表面要保持平滑完整的形态,不能存在凹痕和破损,尤其是在下料时要进行规范化操作,避免造成钢材表面的损坏。要在钢梁变截面处进行分段,在生产制造程序对其进行预拼,最后经过检验符合规范之后,再把材料运往指定的存放地。在钢梁分段的施工过程中,顶板、底板同腹板拼接焊缝错开的距离要符合施工标准。确保构件尺寸均为基准温度为15℃时的规范长度,不仅如此,制造长度要考虑温度、收缩余量、加工余量等要素。
        2.2搭建脚手架支撑体系
        在搭建加固工程的施工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务必保证脚手架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杜绝人为的错误施工操作造成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同时,施工人员也要充分重视自身的施工安全,佩戴必要的施工防护设施,杜绝施工现场安全事故。

例如,对于满堂脚手架在进行全面搭建的施工处理过程中,应保证符合工程设计的立柱间隔距离,且不能小于设计的立柱间隔距离,必要时工程施工单位应调整局部区域的脚手架间隔距离,但是需要避免频繁调整原有的工程脚手架设计间隔距离。必须保证满堂脚手架各个立柱部位的坚固性与安全性。在多数情况下,脚手架施工至少需要保证1m左右的立杆搭接长度,旋转扣件数量至少保证达到3个以上。施工人员在支设脚手架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自身的施工安全性,避免由于人为疏忽而产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2.3控制好混凝土技术的施工环节
        在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有密切的交流。首先对于模板的强度、尺寸等进行精确测量,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其次便是对预埋件钢筋的数据进行核实,保证正式施工前足够的准备工作。再就是对模板的内部进行清洁工作,确保原材料有合适的配比。最后就是要遵循材料的浇筑工序,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对混凝土施工后期的工作要有充分的重视,注意做好保养工作,运用浇水和覆盖薄膜等措施来保证房屋的质量。
        2.4完成混凝土加固施工
        采用CFRP加固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加固后的混凝土开始施工,在建筑工程受压裂缝处,可以通过混凝土灌入黏结剂加固处理受压裂缝部分。混凝土加固施工的具体流程为:采用在受压裂缝处灌入黏结剂补修的方式,针对裂缝处宽度大小不超过2.5mm的裂缝称为细小裂缝。在使用黏结剂补修时,将盛放包装物的容器打开,迅速分散介质,待反应完成后,采用直接灌入或钻孔灌入的方式,填充到细小的裂缝当中,通过在裂缝中产生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的分子聚合物,从而完成对细小裂缝的加固处理。根据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加固施工需求,涂刷底层树脂前,需先配置混凝土浇筑溜筒胶粘剂,配置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进行准确计量、分份配置、搅拌均匀。配好的胶要在固化前用完(2h以内)。混凝土加固施工时,用专用灌胶设备将配置好的灌注胶黏剂从下向上灌注,当相邻的排气孔出胶后,将正灌注的灌胶嘴密封,把出胶的排气孔作为灌胶嘴继续注胶,一次进行直至灌完。灌胶结束后要及时检查灌胶效果,若发现有漏灌的情况,及时打孔补灌。混凝土加固施工完成之后,根据结构胶说明书养护30min,固化期内不得在粘贴好的构件上走动、堆放重物或其他作业,严禁扰动粘钢构件,低于常温时,固化时间随温度降低而延长。
        2.5搅拌与振捣
        施工人员需要正确使用搅拌技术,对部分混凝土进行现场搅拌,满足工程的规定标准,在开始搅拌工作前,需要对机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搅拌工序顺利进行,还需要加强现场人员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当混凝土出现分层和离析的情况时,需要进行二次搅拌。此外,振捣器分为斜向与垂直振捣,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选择适合的振捣器。当厚度超过 30cm 时,可以使用表面振捣器,而当浇筑范围较小时,则可以使用插入式振捣器,使之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钢混梁施工技术作为国内常见的桥梁施工关键技术形式,对于维持我国公路建设进程有积极的调控作用。钢混梁结构是在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模式,这种组合结构充分展现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优势,以达到发挥出充足的材料性质的目标,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参考文献:
        [1]顾晓晴,倪青.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混凝土,2020,367(05):161-164.
        [2]赖琴.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OL].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1(016):35-36.
        [3]余晚香.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航班,2019,001(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