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杨思思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杨思思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园林工程管理的优势日益显现。
        杭州美丽洲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园林工程管理的优势日益显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园林绿化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园林工程管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为实现目标和追求更高质量而对工程进行的投资、施工、组织、协调和控制。在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内容,实现景观工程管理的动态控制。目前,该单位自行组织施工,工程指挥、管理、设计、招投标均在园林工程管理范围内。因此,探索现阶段园林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探讨
        1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1.1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园林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确认,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规范和标准也需要在图纸中详细标明。物资采购员要严格按照要求采购,虽然这些物资可以在物资市场上采购,采购渠道也很多,但是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产品销售资质、信誉等方面的情况,然后选择那些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对采购的物资,还要求有关质检部门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物资不存在质量问题。同时,每批采购物资入库前,都要记录采购时间、采购渠道、供应商明细,以确定各方责任,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及时与质检部门沟通。
        1.2项目全面质量管理
        园林工程总体面积大,施工点分散,每个施工项目涉及的专业较多,也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区域都能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施工,保证工程的凝聚力,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在确定施工进度计划的前提下,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围栏。而且,在车流较多的交叉口,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或交警协助疏导,避免交通堵塞。同时,夜间作业时,还应设置施工指示灯,并放置在显著位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各种垃圾和废弃物。此外,还需要相关人员正确掌握植被的种植时间,了解植被的生长特性,解决景观设计和土壤调节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1.3植被成活率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除了修建基础建筑物和围墙外,还需要种植各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环境下,植物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因此,在某些施工中,有效地管理土壤水分和降低死亡率是可能的。特别是对于植被移植,许多植被在移植过程中死亡,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或手段来提高植被移植的成活率。比如,可以增加植被根部土球的大小,避免对植被根部造成损害;在移栽完成后,可以及时在植被表面喷洒一些蒸发移栽剂,以尽可能保证植被的水分,改善植被的生长状况其成活概率大;在移栽过程中,可尽可能增加人力,提高移栽速度,避免一些喜荫植物等待移栽的植被,应做好遮荫处理;对于一些老树或名贵树,可减少枝叶数量,以避免其发生营养缺乏。
        1.4相关人员管理
        园林工程施工人员较为复杂。整个施工队伍包括设计人员、种植人员、管理人员、绿化养护工程师、整地工程师、施工人员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位。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体质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流程管理,高度重视选人用人的能力和素质,时刻注意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其管理过程中,要建立监督机制,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增强责任感,减少园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景观工程养护技术
        2.1病虫害防治技术
        植物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植被养护技术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在植被生长过程中,喷施农药是减少病虫害的必要措施,也是植被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同时,还能保持园林绿化的升值价值。

农药按一定比例调配,正确控制农药用量和浓度,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对园内进行全面评价,调查病虫害高发地区和树种,有针对性地施用农药,掌握病虫害的生长特点,从源头上解决病虫害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园林还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在昆虫繁殖期,园林管理者应提前做好防虫、除虫工作,避免幼虫生长对植被的不利影响。学者们对化肥的使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苗木生长所用化肥的数量和用量需要严格筛选。过多容易降低苗木成活率,过少又不能起到化肥的正常作用。因此,有必要根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分析应使用的肥料量。
        2.2灌溉技术
        管理者应充分调查花园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植被的生长需水量不同。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各阶段植物的需水量也不同。在降水较少的季节,需要人工灌溉。应提前统计各类植被的需水量,以免浪费水资源,定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比较上季度的生长情况,保存各类植物的生长数据,为今后园林绿化过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灌溉时间也需要详细分析。一些植被的生长习性比较特殊,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昼夜温差进行灌溉。不同时期植被需水量不同。中午,气温较高,地表水蒸发较快,所以中午,园内一般会进行大规模的灌溉[6]。
        2.3排水系统
        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的生长年限,在强降雨中的防洪能力也不同,制定防洪政策应根据植被的实际情况,包括园林给排水系统也是防洪体系的一部分。为应对暴雨天气,可减弱多余水分的水土流失效应,短时间内迅速减少水流,避免植被长时间浸泡在雨水中,特别是低洼地区。建立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雨季,养护人员在管理植被时应加强防护。单纯利用地表径流的排水方式较为缓慢。在长期实践中,建立了明沟排水和地下沟排水,分散排水压力,多余的水也可以储存起来,在水资源短缺时利用,实现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
        2.4园林树木修剪技术
        植物生长期间,需要及时修剪。这样,一些枯枝落叶会被及时清理干净,不会影响景观的整体美感。不同植被的不同修剪方式,如针叶植物,修剪时应修剪掉的枝条,并根据植被的大小和树叶的大小及时修剪,且不影响行人和交通的畅通,并切掉一些病枝,为新长出的枝条留出足够的空间还有叶子。还可以聘请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对园内的植被进行层次化设计,使园内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城市的名片,吸引外地游客游览城市,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创造不同的景观园林景观的形状,修剪一些影响正常生长的枝叶,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修剪技术也是城市景观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起着积极的作用。修剪一些老的、弱的枝叶,可以降低养护的成本和费用。定期对植被进行修剪,可以根据修剪的形状保证植被的生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丰富性,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而景观工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养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要保证设计质量,加强人员管理,重视苗木的选择和移植,完善管理制度。另外,在技术方面,要做好灌水施肥、修剪除草等管理工作,加强病虫害防治,打造优质园林绿化工程。
        参考文献
        [1]任安静.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24):149-150.
        [2]董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09):187-188.
        [3]高海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4(36):68.
        [4]陈洁.园林施工管理及绿化养护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4):66-67.
        [5]余昌盛.浅议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J].江西建材,2017(09):225+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