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 王宇放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王宇放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迅速,道路交通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良好的道路建设将直接决定城市内部的资源流通。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目前,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迅速,道路交通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良好的道路建设将直接决定城市内部的资源流通。另外,城市道路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以更为直接地展现城市的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在城市生活的幸福度,并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出行方式。目前,城市道路施工以混凝土沥青道路为主,其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后续通车的使用寿命。因此,文章简析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并且挖掘当下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交通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
        引言
        在我国的市政交通网络体系中,道路是当下交通运行的主要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现下的交通道路工程必须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和便利性。如何完善考虑道路施工的方法和质量管理,是当下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道路工程中施工和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当下交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1重要性
        从我国来说,市政工程主要是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它包括地铁、地下管线、道路交通以及公共建筑等方面,它是构建城市的前提。其中,城市道路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现代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它是连接城市有机活动的主体,不同的城市对于道路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时代的发展下,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施工方式以及工程特点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降低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升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能动性,加强道路施工管理是当前有关部门的主要研究方向,需要管理人员立足于当前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找到针对性的优化方法。
        2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2.1路基挖填施工技术
        市政工作道路工程施工初期,路基挖填施工是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注重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排水系统,在开展施工之前,应当派遣专门的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考察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环境选择相应的防水措施;其次,在开挖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分层开挖的方式来保障开挖质量,可以有效避免开挖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意外或者事故;最后,在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坍塌或者滑坡等情况,也要及时上报给设计部门,通过设计部门分析找出塌方的原因,开展相应的补救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确保所有施工环节都能按照施工要求标准展开施工,以此保障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在施工前期的材料采购环节,一定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工作,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后续的施工需求。在混凝土拌和方面,也要做好配比的计算。不同的路段对混凝土的配比要求不同,拌和方式也不同。在拌和的过程中,要时刻监控拌和温度,避免拌和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在拌和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道路防水性的要求适当地在拌和料中加入外加剂,提升混凝土的防渗性。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就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混凝土道路养护工作,定期为混凝土道路进行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道路湿润。浇水的周期以及次数要根据道路的湿润程度以及道路所在地区的天气环境决定。一般情况下,浇水养护要维护1周左右,若是采用了抗渗性能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则需要2周以上。
        2.3控制市政道路裂缝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想要避免道路出现裂缝等问题,就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相应的施工方式,只有规范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延长整个道路的后续通车寿命。

在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道路进行试验通车,考察混凝土道路的裂缝可能,并且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可能发生的裂缝事故。另外,对于部分昼夜温差大的城市,施工单位也要使用温度耐性高的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水平是决定工程能否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要通过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制定工程的最佳质量目标,可从以下几点管理措施着手。
        3.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选择、材料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等管理制度。市政建设工作应当以全方位的角度规范施工的进行,由此来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安全、人力、技术、成本等管理的共同协作,确保道路施工技术能够顺应工程发展的潮流,让施工的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合适的发挥。施工工程中要多使用优秀、技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人性化管理,同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评定,实行施工责任制。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即刻进行责任精准定位,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3.2加强质量监管,提高道路施工水平
        工程施工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需专门安排人来监察施工,禁止施工工人在施工成品上随意摆放东西,要按其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增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完好,工程施工前的计算测量必须精准无误。施工构造要实行具体的结构分类标准,由此保证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同时,施工时要按照相关标准指标进行施工,监管部门应该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监控和查验,才可以提升施工水平。
        3.3建立现场施工责任制度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施工人员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工,同时监管人员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考察评定,对责任是否真正落实进行监察。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时、有质量、高效地完成分内的工作,提升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签署工作责任书,收入与效率成正比。对于高效完成工作的成员们给予奖励,对导致出现事故的员工给予惩罚,长此以往,能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3.4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优秀人才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会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行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对实际工作内容与重点工作人员的培训等,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当工程施工人员的能力显著提升后,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危机应变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相关的施工人员充足,但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飞快发展,对优秀的施工人才必然有很大的需求。因此,还需要适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理论发展中,起步相比较发达国家的时间较晚。因此,在当下的各个道路施工方案中仍然要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它的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工作,从而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它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小明.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缺陷防治管理措施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9(7):141.
        [2]王明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协调性管理探讨[J].河南建材,2019(3):178-179.
        [3]张德东.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析[J].居舍,2019(12):126.
        [4]侯恒兴.试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关键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