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焕
师宗县交通行政执法大队 云南 师宗 6557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具有工程量大、建设范围广、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属于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通常情况下,公路改建是在野外进行的,施工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不仅容易对交通造成一定的阻碍,还可能发生公路病害,从而影响公路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的施工效益,可以融入强夯法来提升软弱地基承受力,从而确保公路建设施工质量。本文将简单阐述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强夯法的运用。
关键词: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强夯法;运用
前言
随着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人们对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不断满足交通需求,需要在进行公路改建施工中运用强夯法,强夯法可以在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有效避免路基沉陷。本文针对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分别从施工应用的重要性、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施工技术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存在局限
强夯法作为一种提高公路路基承载力的重要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范阴湿严寒地区公路路基的沉陷突发问题,还可以对公路填挖结合部进行加固处理。强夯法通常使用在饱和度较低的黏性土、黄土、砂土等基地建造而成的公路改建中。对于高饱和度的黏性土地基或者是块石地基,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强夯法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操作环节相对比较是少,并且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的效果显著,相比于以往的施工方法,可以节约大量材料的费用,并且施工的劳动力人数较少,有利于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
从强夯法的施工技术与适用范围来看,采用强夯法对公路路基进行加固,成本低廉、单机工作效率高,而且施工操作极其灵活。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施工应用现状看,施工人员施工造假、施工质量检验程序繁琐、施工造价高等弊端一直制约着我国道路改建工程技术的发展,施工过程中,打夯施工人员容易受利益驱使,只注重施工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忽视了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强夯法对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优势凸显
随着二级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施工技术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强夯法技术顺势而生。将其应用在二级公路改建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强夯法不仅关系到公路改建工程是否能如期完工,还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的不足,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的时间,提升工程的质量。
二、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一)强夯法施工工程案例概况
以某地二级公路项目改扩建施工为例,该二级公路为标准的双向四车道公路,因不能满足当地交通运输需求,因此路基改建工程主要是沿老路基挖台阶向两侧加宽施工,在路基拓宽施工时,由于新旧路基双向贴合不紧,容易导致缝隙透水和路基基面滑移,该施工路段为稻田地带,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引发路面沉降,为了降低路基沉降、滑移安全隐患,该工程需进行强夯施工技术处理来加固路基。
(二)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中的强夯参数
在公路改造施工过程当中,要想对其中的强夯参数进行准确的设定,需要在试夯过程当中将动态土压传感器和动静态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公路下方,然后再进行试验性夯击,通过这种试验方式可以准确的测定出单击夯击产生的能量、夯点实际距离以及夯击的周期大小,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检测出超静孔缝隙中的水体压力以及实际需要的夯击数。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主要选择是的30 t的夯击锤,这种型号的夯击锤准备工作的初始加速度可以达到将近36 m。在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两个方面的动态化水压力传感器,将其中一个设置在夯击点下方的3 m位置,同时另一个夯击点设置在距离夯点的2 m,实际深度为3 m的位置。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设置出的3个静态空隙水压力传感器,在实际设计位置方面,距离夯点的距离分别为0m、2m和4m的位置,同时传感器的设置的深度方面都保持在0.3m以内,同时在进行夯击的过程当中,需要预先进行铺设行路基基础,在水压力传感器完全消散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满夯工作处理,同时对夯点至少需要进行5次以上的夯击。正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当中对施工缝隙当中,产生的水体压力具有比较明显的分散效果,同时保证在0.5 h以内的能量耗散量比较平稳,在静置到了48h以上时间之后,其中的水体压力就会被完全耗散。所以,在进行地基的夯实48 h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满夯处理,因此,夯击的施工操作周期就设定为48 h。
三、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具体施工流程和步骤
(一)具体施工流程
在正式开始夯实施工之前,需要实现将施工现场的施工场地进行彻底的平整处理,在路基上方需要夯实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并且要确定基底,将夯锤的位置对准夯点位置;在夯实施工之前,要了解夯锤顶部的高度,然后将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确保下落位置精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准确测量夯锤距离地面的高度,然后重复以上的施工操作,对地基进行反复的夯实操作,同时要保证实际的夯击次数与预期相符合,在夯击完成了第一个夯实点之后,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完成全部夯击操作。最后再使用推土机完成后续的压平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对公路高程进行准确测量,同时在工程结束之后,有效降低了路面的夯实程度,并且在路基表面所有工序实施完成之后,需要再一次测量路基高程,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二)主要施工步骤
第一,在进行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强夯的质量,方便移动夯击,在路面的夯击施工之前,必须要充分保证路基的整体平整程度,并且还需要对基底的高程进行准确的清理和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相关设计要求。
第二,放线测量工作。
在放线测量工作当中,相关测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白灰等比较显著的物品加以合理的运用,充分保证在施工区域范围内的分界线和场地线清楚的标注出来,然后再依照施工图纸当中的相关建设要求,对夯实点进行确定和设置,通过明显的标志物来标志出夯实点的具体位置,为测量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夯击点。在完成了上述的操作步骤之后,可以将吊车停放在预先设置好的位置上,将夯锤的下落距离进行准确的校正,同时保证夯点中心位置存在的误差保持在5 cm以内,充分保证夯锤在工作过程中的垂直程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其倾斜程度范围保持在30°以内。在正式开始施工的时候,要是发现了地基中存在倾斜的问题,需要先平整坑底之后在进行夯击工作。在夯击之前需要准确测量夯锤顶部高程,并且还需要充分记录每--次夯击的下沉量,将夯点每次击中点控制在8击,同时还要.需要控制夯击的实际下沉量在5 cm以内,然后充分以上的夯击操作。
四、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检测夯锤的质量
在进行夯实前,需要严格检测夯锤的质量,主要包括对其重量的检测,尺寸的检测以及强夯机性能检测等,并要将检测数据记录,并形成检测报告。
(二)施工现场记录
在进行夯击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夯击沉降量和次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夯点需要进行调整,比如施工场地的回填土过于深厚、场地具有较高的压缩性等。需要利用推土机夯实后的夯底进行平整处理,使用压力机赌气进行压平,并对碾乐交效果讲行检测
(三)及时排除夯坑内积水
一旦发现夯坑内出现大量积水,应当第--时间处理积水,若夯坑内积水量过多,则可以采取换土再夯的方法,这样可以方式出现“橡皮土”。
(四)检验承载 力
地基完成强夯处理之后,应当检验路基的承载力,此检验时间主要是在施工完成后的一点时间内,如果该路基的成分主要是砂土以及碎石土,那么在施工完成后11 d左右可以进行检验,如果该路基的成分主要是粘性土以及粉土,那么在施工完成后21 d左右可以进行检验。
(五)夯实试验区
在进行夯实施工之前,可以在施工现场选取较为典型的场地进行试验性强夯施工,在选择试验区时,可以按照地的复杂性,路基结构以及施工规模来确定。
(六)施工时的安全 因素
在夯锤下落时,在吊车的上方,夯锤下方以及吊臂下方禁止人员走动,在需要人为整平夯坑内土.方时,需要先吊离夯锤,并将其放置在地面上,施工人员才能进行夯坑内。施工人员在平整夯坑土方时,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设备,在夯击时需要远离夯坑。如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且对夯坑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使其免收雨雪冲击。
五、提高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对策
(一)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对二级公路开展改建工作时,必须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并全部分层填筑,对施工材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正常施工前,施工监测人员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当其达到国家施工标准后,方可投入施工;其次,对基层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材料的配比进行调配,从而使其可以达到最大密度要求,还要控制路面强度,确保水泥用量。
(二)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术
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技术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其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从而不断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将强夯法相关知识及实际技术传授于施工人员,他们只有掌握了强夯法实际施工流程及操作技术,才能促进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质量提高。
(三)完善强夯施工监督机制
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监督,定期进行工程抽样检查,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工程监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抽样检查,并保证其合格后进行签字,将相关检测结果进行保存。另外,质量监督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去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对施工重点路段进行全过程监督。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流程进行全程监督,加强对施工现场环节的监督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情况,必须及时进行返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夯法对二级公路地基加固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当前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频率越来越高,并获得施工企业的认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施工人员在应该技术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一方面对强夯机器进行定期检测、保养及维修,以防机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产生。施工部门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强夯法,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水平,确保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我国公路建筑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秀林.探析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强夯法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59-60.
[2]马倩.浅谈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1):46-47.
[3]郑晶达.分析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强夯法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01):149-150.
[4]郭风.强夯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06):38-40.
[5]杨文兴.浅谈强夯法在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0(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