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刚
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随着广电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系统的特点逐渐模糊,IT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广电制播系统、业务网逐步进化为广电网络信息系统。如何顺应技术和市场的需求,保障广电网络信息系统的健康性和高可用性,提供高效专业的运维服务成为广电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其运维服务体系的构建展开探讨。
关键词:广电网络;网络信息系统;系统运维;运维服务体系
1广电运维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数字电视大厦投入使用后,网络信息部与厂商工程师合作,完成了媒资网、数字播出系统、主干网、各频道非编制作网等诸多项目的搭建,第三方运维团队进驻数字电视大厦,运维服务实现全覆盖。在此阶段,网络管理部技术人员负责项目搭建、核心存储、服务器维护等工作,第三方运维团队提供保姆式的桌面服务,双方合作为全台网络信息系统提供有效的运维服务,运维标准、操作守则、人员培训等规范化标准初步形成。随着云技术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泛应用带来的技术变革,运维服务中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例如:第三方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难以提供稳定、标准、规范的运维服务;长期分工造成台方技术人员和第三方运维人员互有短板,人才浪费;工作流程标准化、体系化程度不够,多凭经验做事,容易出现人为失误;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知识培训平台,技术成果固化度低。
.png)
2运维支撑体系建设开展方法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广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存、管、控”等关键业务已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云平台、虚拟化等 IT 行业的主流技术已在部分广电企业试水成功,得到广泛应用。为有效完成运维支撑体系建设,针对运维线条涉及的内容,需要统一运维管理的认识,整合资源,清晰划分各科室运维支撑界面后,按支撑责任完成各自职责,科学运用各种支撑工具,将“云管端”全体系支撑有效串联起来。
2.1明确运维支撑界面
结合部门运维工作的内容及科室设置情况,将运维线条从总前端到用户终端划分为“云”(前端平台)、“管”(传输网络)、“端”(用户终端)3个板块,并以此作为运维界面划分的基础依据。划分准则:以网络接入特征作为界面,前端运维室、干线网运维室和本地网运维室分别负责“云”“管”“端”3个版块的运维和支撑职责。(1)前端运维室主要负责影响全网的总前端平台、核心设备和配置,以及分前端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优化和技术支撑;(2)干线网运维室主要负责主干网传输网络和设备,分前端汇聚网络和设备的运维、优化和技术支撑;(3)本地网运维室主要负责用户分配网接入设备、网络、终端的运维、优化和技术支撑。
2.2完善管理规范各板块根据工作界面划分,建立并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等,全面覆盖运维线条的各环节,包括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具备可操作性的文档,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以及针对运行维护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操作程序所输出的准则或操作指南。
2.3科学使用运维工具
各板块结合运维支撑需求,在充分使用现有软硬件运维支撑工具的基础上,协调厂家不断完善现有工具的功能,并发掘业界成熟的工具有效运用到日常运维工作中,向运维支撑全面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努力,进一步支撑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提高运维效率[1]。各运维网管系统作为集中监控、操作维护、资源调度和故障处理的首选工具,是监测支撑整个广电网络业务稳定运行的保证,大部分故障的处理工作应能在网管系统上完成,缓解各环节人员的运维压力。
3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的建设措施
3.1技能培训支撑
随着广电网络业务从单一的直播到宽带数据、互动点播、政企专线业务等IP化方向演进,要求运维人员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及时的把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方法、工作经验传递给每位运维人员,实现知识转移和共享,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培训支撑工作开展步骤:(1)新上线的系统、业务、操作规范和运维工具等,首先由“云”“管”“端”各板块根据界面划分范围,专人跟进深入了解技能方法[2]。(2)板块专人掌握相关技能知识后,通过梳理知识要点、结合实际情况准备相应培训资料,然后拟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①面向各区域、区县分公司、支公司的一线运维人员;②面向版块内的人员。确定培训方式:根据培训的覆盖人员范围、内容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培训开展方式,包括现场教学或视频远程培训。(1)通过实际工作检验培训效果。要真正实现知识转移,达到“传帮带”的目的,需要将技能知识与工作开展紧密结合,通过一线人员工作中运用学习吸收到的技能知识,并及时反馈问题,讲师及支撑人员根据反馈的情况检验操作规范等是否正确,并进行及时修正,如有必要还应开展进阶培训、考核。(2)通过培训交流以及实际工作的不断总结积累,争取打造一支面向网络、面向用户和面向业务一体化的专业运维队伍:①一线运维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知识并独立解决实际故障;②各板块支撑人员具备责任范围内的运维支撑能力,协助一线运维人员处理故障。
3.2建立系统、完善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机制网络
信息部历来重视过程的管理,在配置、变更、发布、信息安全等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操作票制度。大到设备的调试安装,小到补丁程序,都要遵循变更操作流程。通过规范化的变更控制和管理,将变更给生产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风险降低到最低,在安全周密的回滚方案的基础上使得每一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变更操作对用户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甚至忽略不计,从而保证了广电信息系统整体环境的高稳定性[3]。
3.3建立标准化、科学化、主动化运维服务过程管理体系
由第三方运维团队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对事件报修、问题总结等服务过程的管理并不到位,多凭技术人员的经验操作,很容易造成事前考虑不全面、事中操作不规范、事后汇报不及时、问题解决不到位、技术经验固化不及时等问题。为了让每一位技术人员能够规范做事,变被动运维为主动运维,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参考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规范运维服务的全流程[4]。人员、设备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操作标准、各类指南为依据,在配置管理、备件库、知识库的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事件全生命周期、监督检查全覆盖、技术成果及时固化的标准化、科学化、主动化运维服务过程管理体系。
3.4运维监控工具
新闻云、综合云陆续上线投入使用后,更多的监控工具被引入主干中心平台,对主干平台、综合云、新闻云等重点网络的核心服务进行监控,节省了大量巡检时间。服务的运行状态时时展现在值班人员眼前,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迹象并进行处理,变被动运维为主动运维,使得故障对用户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结束语:
广电网络公司应迅速融入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网络、业务的实际情况和运维支撑的需要,建立一个满足业务发展的运维支撑体系。经过探索与实践,广电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化、主动化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初获成果。展望未来,网络信息部将进一步深挖问题,继续完善运维体系,弥补各项业务中的不足,引入更多IT界、管理界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工具,构建更加完善的高质量广电网络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晨.浅谈广电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的实施[J].有线电视技术,2019(06):82-83.
[2]李耀红.远程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18):6-7.
[3]陈宇风,汪明星.贵州广电网络综合网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8(06):38-39.
[4]张多福.浅谈广电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实施[J].中国有线电视,2017(09):1029-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