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5期   作者:刘志军
[导读]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
        刘志军
        四川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  输电线路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需要高质量的输电线路作为保障。与其他工程施工相比,输电线路施工的环境复杂多变的,具有作业面延绵、危险程度高等特点。如何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有效避免输电线路运行中出现障碍,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作,是值得电力企业和有关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输电线路;施工
        1、输电线路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施工设计问题,表现为对施工的特点把握不准确,缺乏对环境因素的考虑,设计方案大同小异,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工期的设置、材料的规格没有达到电气设计的要求;二是线路走向问题,表现为对输电线路走向的可行性缺乏充分的调研和勘测,对线路穿过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地段如地质灾害区、城市的闹市区、林区等没有提前做好勘测,不仅导致施工难度增加,而且留下了安全隐患。
        1.2施工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目前,大部分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团队里,只有管理人员和少数技术人员来自电力企业,其他都是劳务派遣或外包劳务人员,他们大多为40~50岁的农民和临时工,没有经过系统性和专业化的训练,缺乏对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的学习和使用,纪律意识和应变能力不够强,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操作,或者采取的措施不得当,如在线路基础施工时,没有按照要求分布钢筋,插入主角钢时没有对应中心线等,造成些施工工艺和标准达不到预期效果。
        1.3施工组织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施工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程的执行不力,现场施工负责人未按要求组织施工例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如对铁塔组立阶段出现的无票作业、交叉作业等违规操作现象没有及时制止和严肃追责,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责任掉以轻心;二是对设备物资的选择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施工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愿投入资金引进新设备,而是将就使用未按要求定期保养、存在质量缺陷的施工器具,甚至用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其他型号的材料来取代,无形中提高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1.4施工监理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环节多,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理工作,以便及时解决突发问题,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理机构工作水平不高,监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控制作用,表现为不少施工单位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安排的监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现场监理经验不足,没有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执行某些施工工艺和标准,为后期运行检修和维护埋下隐患。
        1.5线路运行维护效率不高
        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输电线路,不可避免会受到鸟害、雷击、强风、冰雪覆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盗窃金属导线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要想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线路运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线路故障,减缓线路老化腐蚀。近年来,为满足日益攀升的电力需求量,输电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输电容量越来越高高,线路跨度范围也越来越广,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导线断骨、瓷瓶个别炸裂等故障,在传统的线路巡检中较难被发现。随着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部分线路巡检员的巡查线路径变得不够完整,对工作也逐渐产生了懈怠感,造成影响线路运行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启示
        2.1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持续提升质量为目标,以全员共同参与为基础,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对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的全部活动。相比传统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管理的范围不局限于产品或项目本身的质量,还包括质量管理工作;而质量管理工作也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还包括质量管理的主体、对象,以及生产调研、设计、技术准备、物资供应、生产制造、后期维护等各个环节。
        2.2全面质量管理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启示
        全面质量管理既适用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也适用于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要将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工程管理、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各个层面的相关工作及人员都纳入管理体系中,增强各类人员的“系统性”思维和“质量”意识。(2)要重视前期的勘测及调研评估工作,制定的设计方案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条件、施工要求等因素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3)要加强对施工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全面管控,寻找人工、材料、机械、工艺方法等潜在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充分做好事前控制。
3、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导向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建立全员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机制
        (1)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岗位问责制,明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责任,线路段出现管理问题的,在工地例会上予以通报,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惩处;健全质量管理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指引人员积极落实岗位工作任务与目标;建立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人员的互动交流机制,强化各类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保证输电线路不同工序有效衔接;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开展输电线路保护教育工作,引导周边群众树立保护输电线路的意识,并自觉、主动参与保护工作。
        (2)提升全员能力素质。利用现场教学法对设计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其设计方案与现场环境的契合度;选择具有工程策划、现场决策、施工指导、质量监督能力的人员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作入场前安全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既要组织学习安全质量有关管理规定,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观念,又要讲清楚工艺要求,避免操作不规范的行为,还要对线路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
        3.2借助新兴技术后加强期质量管理
        传统的线路维护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来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危险性。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输电线路巡视中,有利于提高信息准确性,降低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比如,借助故障指示器技术,便于确定故障的具体发生位置,科学地分析输电线路的危险控制点;借助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和记录输电杆塔运行状态,收集线路和设备的运行参数,从而提高检修维护工作的精确性;借助巡检影像平台技术,能及时发现杆塔是否出现倾斜位移、判断是否存在过电压与雷电流现象等,有效避免人工巡检可能产生的漏检等问题;借助无人机技术,能提高日常巡视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保护巡视人员的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输电线路的高质量建设作为保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抓住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从宏观、微观、技术、机制等层面实施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对加强输电线路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开文献
[1]田晓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20,10(12):164-165.
[2]龚红飚.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监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科技,2020(16):15-16+97.
[3]王永华.D公司埃塞GDYW2输电线路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4]闫迪.输电线路在电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