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
身份证号码:37152319900510**** 山东省民生置业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山东聊城 252111
摘要: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事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要做好电力工程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电力项目管理。为此,电力建设工程企业应当在明晰对工程品质、施工进度实行严加管控关键的基础上,优化工程实践中的各类问题,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
引言
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电能作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最想要减少浪费的资源之一。所以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问题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是我国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工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施工管理,消除阻滞因素。
1电力工程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管理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证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以及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作用。首先,电力工程管理确保了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管理可对各个部门工作进行协调,保证各个部门间的工作有序进行,有效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电力工程内容繁复,具体包括工程管理规划、工程成本控制和建材管理等,是有多个部门组成的工程,只有通过工程管理才能够确保各个部门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电力工程管理还能保证工程实施的标准化和系统化,使工程符合相关标准。
2电力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总是出现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情况。例如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的职责划分不科学、岗位安排对臃肿、流程不清晰、计划执行不准确,导致部门职责重叠、审批手续繁琐、工期混乱,打乱了施工进度的节奏,造成工程现场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程。
2.2工程施工技术落后
企业对员工培训工作关注度不够,员工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对新工艺、新技术理解不到位,导致执行有偏差。一些团队满足于现有施工进度、质量,不积极进取,宁走老路不走新路,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弱化了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信心,打击了团队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2.3工程信息的管理存在落后情况
电力工程项目开始首先要进行项目筹备和标,再加上是施工与运行,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十分重要,人、财、物的使用、调动都要形成文件和报告被记录下来,为以后的项目验收、使用、追责等提供充足的资料。目前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工期紧、任务量大、人才匮乏等原因,使得信息数字化层面没有很好地顾及到,继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3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3.1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控工作落实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参照工程设计方案之上,选用实用性强的技术手段,在确保施工品质的同时,在合同限定的日期之前交工使用。所以,工程场地中的施工人员在落实工程设计方案时,应该明晰施工方案的关键作用,预先委派专人对工程场地展开实地调研,增强工程资料信息的精准程度,保障所编制的工程设计方案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合理性,将施工进度管控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对于机械设施的使用方面来讲,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掌握工程场地的特点,将各类机械设施的效用体现出来,确保工程项目达到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提升施工品质,减少故障问题、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场地工人的个人安全。与此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在设计编写工程设计方案时,应该同步编制施工进度管控计划,将施工进度视为关键性的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选用实用、可行的管理手段,提升工程场地施工人员的工作速率和效果,尽可能地在确保工程品质的同时,缩减施工工期,为相关企业节省资源成本,增加企业的资金收益。
3.2对工程质量实行精细化管控
想要确保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编制质量工艺策划文件,健全质量工艺管理体系,编制精细化管理标准,质量工艺采用样板引路思维,通过工程质量行为和工程质量实体方面的管控,保证施工品质都可以达到工程设计标准。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重点强调每道工序质量工艺标准的具体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精细化标准工艺施工;工程管理人员依据精细化管理标准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做出检查、检测及验收,所有隐蔽工序,必须经四级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作业。工程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及精细化管理标准,加大质量管控力度,方可达到国家所要求的工程目标。因此,唯有工程管理人员正视了工程项目施工建材、场地工人以及施工技术的关键性,才可以在平时工作中,主动将个人本职工作做到位,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
3.3加大施工建材管理力度
基于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具备的繁杂性,而且在工程项目进场施工阶段中,需要使用的施工建材种类也特别多,建材管理以及施工品质管控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确保品质达标的关键性技术手段。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控制工作,以保证施工材料满足工程品质需求;详细而言,在施工建材管理实践中,工程管理人员应当从建材选购环节,加大对工程项目用料质量管控力度,从本质上保障施工品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清单动态计划,对于进场的施工建材购入量和消耗量利用材料领用动态台账进行严格管控;在实际选购施工建材时,相关工作人员从多个维度分析和比对施工建材,尽可能地从中筛选出建材品质好、价位适中的供应商与其达成协作,在此期间还应当签署质量保证协议,用以保障施工建材的品质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以免出现需要重新选择建材供应商,而拖慢施工进度的情况产生。在施工建材运送到场之前,电力建设企业应当委派专人,抽检施工建材的品质,如察觉到有产品质量不达标,整个批次的产品都必须要退回,并且要求建材供应商参照合同内容予以相应的赔付。反之,倘若所抽检的建材没有产生任何的质量问题,就应该将这些建材依据相应要求分门别类、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指定区域,并挂材料标识牌,以便于日后使用;总之,工程管理人员应当依据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工程材料的检查和抽检工作,切实做好材料采购、验收、存储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工作。
3.4加大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
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大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能够扩增施工人员的安全常识储备量、学会高端的施工技术,从而促使其安全意识得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就可以严加遵从工程设计相关的规程标准,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杜绝或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几率,以免因为安全施工的产生,而拖慢施工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在落实工程品质把控以及工程进度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多个维度整合管控工作的要点,以达到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二者的协调统一。做到随时察觉问题,及时选用有效策略优化相应问题,保障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从而促使工程项目的资金收益、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凯.?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J].?电子制作,?2014,18(9):56.
[2]马俊龙.?电力工程管理的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4(01):23-24.
[3]郭静.?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