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kV配网自动化-馈线零停电自愈方案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5期   作者:茹震华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可靠性的电力系统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
        茹震华
        广州普瑞电力控制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65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可靠性的电力系统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电力系统的发展极其迅猛,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体系也愈加完善。更好地应用10kV配电网馈线系统,减少故障的发生,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馈线;自愈技术;方案
        引言
        馈线自动化是配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对配网运行状态的监督以及故障警报功能.在馈线自动化技术支持下,配网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故障区域会被自动隔离出来,同时,其他非故障线路依然能够正常供电,这样就有效控制了停电范围,确保供电服务质量.馈线自动化能够有效支持配网的改造与优化,提高配网运行质量,及时解除故障,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转。
1.各类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模式
1.1故障定位系统
        一般设置故障指示器设备,一旦配网系统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凭借巡检、查看指示器中的信息,来得知故障位置.故障指示器一般配置于配网中,例如电缆、架空线等,用来呈现故障电流.一般用来识别短路故障,短路故障发生后,指示器就会做出反应,例如亮灯报警、翻牌等,从而定位故障区域,提高了故障查找效率,进而做出有效处理,维护系统常规运转,保证安全供电.
1.2就地式馈线自动化
        这一系统是指完全依靠配电终端与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来定位、隔离故障,并使其他为发生故障的线路恢复正常运转.(1)重合器方式.故障问题出现后,凭借不同线路开关之间的关系彼此配合,参看重合器来就地分辨并隔离故障,其他非故障区则恢复正常运转;(2)智能分布式.依托于重合器方式,在局部地区设置光线通信,确保环网中的FTU能够彼此沟通信息.当故障发生能使离故障区域最短距离的两端开关迅速跳开,这样无需变电站开关做出跳闸动作,从而控制断电范围,其他的联络开关则能够在故障后极短时间内依然自行恢复供电.这样就达到了各个类型、各个等级开关间的有效配合,达到隔离故障、恢复供电等
目标.
1.3集中式馈线自动化
        这种馈线自动化主要依靠配电主站和终端间的彼此互助、有效配合来达到自动化定位并隔离故障,并及时恢复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转的目的.主要的运行方式为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1)全自动化.配网主站、子站等凭借及时获取配电终端的相关数据,对应分析配网所处的状态,达到判别、定位并隔离故障的目的,也能够及时恢复非故障区的正常运转;(2)半自动式.配网主站、子站等凭借及时获取配电终端的相关数据,对应分析配网所处的状态,达到判别、定位并隔离故障的目的,再利用遥控、人为控制等方式来达到隔离故障的目的,同时也会维护非故障线路的常规工作。
2.关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研究
2.1 主站监控
        配电终端系统、子站和主站是配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站监控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是指通过主线来控制和隔离馈线故障。配电主站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其通过通信网络实施控制和采集佩蒂网运行数据,实现配电高级应用和自动化配电控制。同时,这种馈线自动化控制方式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配电网图资管理和设备管理,配电高级应用、实时监控操作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总额和应用,使配电主站的功能更加更大、更加紧密,能够自动化维护配电网系统,实现实时的保护和监控。馈线自动化通过集中控制,将重合闸、RTU遥控和电流保护功能综合起来,可在几秒到几十秒内快速完成故障隔离,然后在几十秒到几分钟内恢复配电网线路正常供电。


2.2 子站监控馈线自动化
        通常情况下,配电子站位于配电网或者变电站的分控中心,可以实现对现场各种设备的就地控制,通过通信网络,采集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信息,控制馈线运行状态,通过配电子站快速识别线路故障,将故障区段及时隔离起来,避免配电网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配电主站可以发挥紧急控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配合子站的状态控制,而且配电子站对馈线故障的处理,也降低了配电网系统故障对于集控中心的依赖,在配电网系统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平衡了故障隔离和保障供电的关系。以配电网拓扑结构为基础,考虑网损、重构网络和负荷转移合理性、开关操作次数等约束条件,优化目标函数,执行全局最优的负荷转移方案。
3.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
3.1了解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
        配电网的组成中包含有较多的馈线,当故障发生导致的局部或者全部地区停电时,使用故障定位来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之后,进行故障的隔离,我们经常将这一系列的过程,称之为故障处理系统或者恢复供电系统,这就是研究馈线自动化的重要一节。关于配电网馈线自愈系统,是技术人员希望系统自行进行故障的排查,并对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预警,并可以自行解决问题或者将损失降到最小的自动操作。
3.2如何实行构建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
        在目前,对于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针对集中性模式的自愈研究方案[4]。想要实现集中性模式下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首先要将FTU集中在智能化开关中,以便达到对配电网中馈线的电压电流以及其他主要信息的监控,在故障发生时,还可以利用FTU进行故障电流的检测,将故障信息及时地发送给配电主站,之后主站对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信息的判断,找到发生故障的区间,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化开关,将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
3.3我国新型的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系统
        除了通过集中性模式的研究来实现10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自愈的功能以外,行业内还在研发新的系统。这种方案的运行方式是通过二回路“手拉手”环网开环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会根据环网线路的负荷密度以及分布的情况,结合环网线路的长短进行分段处理。分段是“手拉手”环网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因为分段的多与少对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我国对于“手拉手”环网的自动化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比其他国家而言,对于“手拉手”环网的应用有着不同的模式,比较常见的有欧美发达使用的是Disconnecting circuit breaker就地隔离故障和Disconnecting circuit breaker结合Sectionalizer的模式进行。“手拉手”环网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手拉手”环网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及时地根据配电网运行的负荷情况进行调整,对于供电的安全和稳定都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提升,并且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手拉手”环网进行故障检修是可以迅速的达到故障隔离的效果,使其它线路能够正常的运行,保障了用电安全和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电能。我国选用“手拉手”环网这种方式时只需要考虑使用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段的选择即可。
4.结束语
         为了电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力系统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中,城市以及农村的电网改革已经逐步完成,配网自动化是为了顺应电力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对于社会电能需求以及配网的安全运行提升更高要求,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使用新的技术来实现10kV配电网形式下的配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国目前电力发展的主要方向,现今我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想要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仍然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叶杰文.10kV配电网馈线的自动化系统控制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No.337(03):19-20.
        [2]李兆拓,杨波,胡凯帆,et al.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在多联络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应用,2018(1):40-46.
        [3]朱中华,余群兵,陈俊,et al.分布式配电自愈的拓扑及状态自识别方法[J].供用电,2018,v.35;No.212(07):73-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