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5期   作者:皮永刚
[导读] 在当前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安全监管已成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皮永刚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安全监管已成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在了解电力工程安全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监管人员风险意识的策略,包括实施标准化安全监管程序和完善安全监管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
        1电力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现状分析
        电力工程的许多施工过程是交叉进行的,这已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根据现有的建设经验,为了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有必要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推进现有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1]。
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电力工程安全监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安全监管的认知存在不足。监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单位已经意识到监理的重要性,但相比之下,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更加被动。受传统工程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施工单位习惯于把重点放在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上,而施工安全管理并不直接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容易被忽视,导致安全监管的难度加大。(2)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认知不足。目前,我国的监理人员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复杂的,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的风险,使得监理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预见风险,增加了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隐患。
        2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培训策略
        为了培养监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相关的管理规范,通过科学的监理工作模式,使监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
        2.1标准化安全监督流程的实施
        在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监理中,监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立足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现状,避免监理与工程实践脱节。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监管工作流程,以安全监管规章制度为切入点,在形成完整的监管模式后,优化安全监管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施工安全监理中,可以制定规范的安全监理流程,按照“零失误、重实效、严执法”的原则实施安全监理工作,让监理人员充分参与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理,避免监理流于形式,建立完整的工作路径,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建立安全监管风险体系
        在施工安全监理管理中,应构建完整的安全监理组织,明确监理管理的相关细节,使施工安全分配和工程安全质量评价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监理管理中,监理人员应遵循现行安全管理规定和区域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加强对整个工程的动态监理,充分了解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总结和评价重要环节,对可能产生安全风险的各种工程进行监控,包括施工速度和关键施工技术,实现电力工程项目的文明安全施工。
        2.3重视安全监理培训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本身是复杂的。因此,为了不断加深监管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安全监管培训学习,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掌握风险分析方法,熟悉隐患排查治理,保证单位时间培训次数;定期召开安全监督会议,研究分析电力工程项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事故案例。
        在电力工程监理的安全培训中,应确保培训内容能够涵盖安全监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建设监理的安全管理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教育知识等。此外,培训中还需要讨论各种安全隐患,如结合本电力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受限空间作业、一级动火、高空、交叉作业等高危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等。,并通过头脑风暴找到安全隐患的处理方法,从而将风险意识深入到每位主管的头脑中[2]。
        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各种作业项目,监理人员需要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例如,在特殊岗位或危险作业人员的管理中,应制定完整的培训和评估制度。持证上岗后,应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将各种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鉴于电力工程项目的特殊地位,安全监管人员可考虑在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安全监管前召开风险评估交底会,通过头脑风暴总结安全事件的诱因和预防措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2.4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预控
        电力工程项目存在各种施工安全风险。为了充分培养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必要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提高监理标准,跟踪分析各种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措施。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监理人员有必要深入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线,提高对各种安全风险的防范。比如在重大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监理人员需要随时监督施工过程,积极预见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比如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工作现场的安全措施不到位,仪器不符合现场要求等,这些都会增加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针对电力工程项目中难以控制的潜在风险,可以考虑作业前应急演练、安全技术交底等方法,让每个作业者提高安全主动性,具体评估安全风险的发生,完成安全风险调控,实现安全施工。
        2.5优化施工安全检查机制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全面落实安全监管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安全监管管理模式。因此,为了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风险意识,彻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管人员有必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要点包括:(1)施工前,监理人员应仔细检查电力工程的设计方案、资质、建筑材料和设备,并按照有关规定逐一执行安全管理规范。任何不符合现象都需要及时纠正,以避免安全风险因素进入现场。(2)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中,应加强现场检查,对每个施工步骤进行安全专项检查,特别是对安全事件高发的项目,以落实安全风险工作。(3)在安全因素调查过程中,监督人员应形成详细、全面的记录,确保发现安全风险后第一时间了解确定安全风险的控制要求,并形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实施安全管理。
        2.6建立监理安全风险数据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监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在风险管理阶段,监理人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并通过这个技术数据库收集整个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风险信息,从而完善监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流程,最终为指导项目管理提供支持。
在风险管理方面,其数据库的主要优势是可以统计各种风险,并在第一时间传递安全监管信息,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管更具针对性。安全监管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介绍的数据库结构,在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中,监理人员需要将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风险信息、项目风险管理标准和风险识别作为安全控制的关键内容。形成完整的风险报告后,根据报告确定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的各种风险因素,形成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充分发挥监管人员的作用,减少各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监管人员可以不断上传电力项目的安全管理信息,使系统能够详细记录电力项目的安全风险并生成记录。
        3结束语
        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复杂的。因此,对于监理人员来说,必须了解当前工作中的许多电力工程安全事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各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监理人员必须结合当前的工作要求,培养风险意识,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推进项目管理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杨海峰.电力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意识以及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0(1):126-127.
[2]李扬.电力工程安全监理的风险识别及预控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9(13):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