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5期   作者:杨伊林
[导读] 电力自动化运用于低压配电系统过程,应该基于实际需求出发
        杨伊林
        国网宜都市供电公司   湖北省 宜都市   443300
        摘要:电力自动化运用于低压配电系统过程,应该基于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工控机、电力测控装置的效能,设置科学的通信网络架构,配备LED显示屏与电源模块,充分发挥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效能,并从材料、操作系统、电网规划3个视角论述了对该运行模式的有力保障,为电力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低压配电;系统应用
        1导言
        随着当前社会对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加,对低压配电系统加强管理,保证配电网运行通畅,已经成为电力工作人员需要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传统主要由人工进行运维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却在系统运行不畅、运维抢修效率低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着正常的电力供应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则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2电力自动化控制定义及意义
        电力自动化控制是指通过电子产品、网络设施等对低压配电系统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运维抢修、电力参数存储与上传、配电系统检测、风险报警与控制等在内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内容。其对于整个低压配电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转意义重大。
        2.1有效提高低压配电系统运维抢修效率与质量
        首先,电力自动化控制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记录故障发生时的电参量、故障原因、变压器散热状态,自动计算变压器负载率、断路器健康状态以及寿命信息。并可自动传输至运维系统,让工作人员提前获取足够详细、关键、准确的运维数据,实现设备健康度的有效管理。且由于电力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维抢修系统的供电方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因此,无论是否停电,都可以在现场查看所有采集的实时数据及记录的历史数据,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找到故障原因,提高抢修效率。
        2.2有效降低电力安全风险,实现透明化管理
        电力自动化控制是在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对整个低压配电系统实施的全面控制与管理。首先,电力自动化控制自身能够让低压配电系统有更多的冗余性来保证供电时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其次,能够实现箱变以及小区的变压器出线及馈线回路设备感知,运行状态感知。覆盖监测盲区,实现“透明箱变”“透明配电室”,对配电设备状态及配网状态一目了然。对“亚健康”以及“不健康”状态的设备提前发出预警,提醒运维系统做预防性维护,减少突发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效益。
        3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对低压配系统灵活的自动化监测
        在灵活性上,电力自动化控制在双电源供电系统中可实时监控电源的状态和两进线一母联开关的分合闸状态,转换时间和电压阈值可以根据现场负载情况现场灵活调整,工作方式也可以调整,既可以自投自复,也可以自投不自复,控制方式多样,既可以自动转换,也可以手动转换,便于电网运维人员查找、检修故障,人机界面操作直观简单,简化了检修人员的操作流程。并且本身在400V单母分断的供电方案中,均可用采用此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且对于低压配网的公变箱变、公变配电室、农网配电台区等,均具有应用价值,实现低压配网的透明管理,具有充分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是大数据时代下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
        在自动监测上,首先,能够及时监控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源及设备状况,故障时可及时记录所有故障信息,停电后,运维人员仍可查看故障信息,提高了抢修效率。

其次,在箱变中应用后,则至少能保持两个箱变的进线只要有一个有电,就能提供两个箱变的负载的供电,多了一个备份的功能。也就是说,除非两个箱变进线都断电,才会导致负载断电,冗余性多了一倍。这样就减低了电力故障或偶然事故发生时对人们生活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相应地,低压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会检测电源的电压,检测到电压出现失压、缺相、过压、欠压任一种情况时,由控制器发命令让进线开关分闸、母联开关合闸,通过自动切换来实现自动化的电力事故预处理,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
        3.2自动化报警与控制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
        电力自动化控制通过系统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比如,在监测到变压器负载率超过设定值或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将及时进行自动干预与控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优先级,选择性的切除部分负荷,确保重要负荷不断电,从而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供电中断、供电设备损坏、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此外,其能够通过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包括能够根据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即时监控分析,对于不合理供电因素即时发出警报,在出现有关问题时,通过发布指令进行自动化控制与调节,避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对线路中存在的过热、负载、设备老化等问题及时反馈、优化与控制,提醒工作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提前的维护。
        3.3存储与提供有效设备运行参数,为抢修运维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存储与提供有效设备运行参数,为抢修运维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是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的另一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由设备引发的设备问题等发生时。首先,电力自动化通过大数据匹配与分析调查,能够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较为准确的实时监测。一方面,其通过存储数据等方式为系统后期运维抢修提供有效的关于设备负荷曲线、过载等情况的详细数据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的上传,也能让运维工作人员从其中海量丰富的信息中总结出常见的低压配电有关问题。如此工作人员不需再完全依赖后台软件与实际经验,主要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控制下低压配电系统中有关参数的分析来快速捕捉设备隐患、设备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其进行控制与维修,提升基层电网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再加上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平台都是与大数据相连,因此,在数据搜集、计算与输出过程中,能够避免电量计量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抄表、自动缴费、实时监控的自动化管理。如此还能够有效防止部分用户的窃电行为。同时,电力自动化的分布式管理控制,能够自动检测到不同电路中的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其通过对其提前预警,将数据传达至运维系统,工作人员则能根据信息进行提前的设备更换、维护,从而避免由设备老化而引发的火灾、触电、终端设备损坏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低压配电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结语
        近来来,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资产规模逐年扩大,低压配电系统已经深入我国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很多地区的低压配电系统仅仅是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广大偏远农村地区中配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存在很大缺陷,这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具体应用中,要从利用电力自动化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适时检测、报警与控制、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反馈,如此才能确保电力系统朝着信息化以及工艺化方向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信志伟.浅谈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09):123-124.
        [2]向荣华.浅析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21):191.
        [3]陈红霞.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网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11):181-182.
        [4]黄立忠.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26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