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
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
摘要: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很多干扰,要想提高其稳定性和高效性,就要有效协调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促使电力系统能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期间,我们需要针对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完善,以便电力企业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以及为社会各界提供安全性、智能性电力支持。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分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关系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发挥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的作用,相应的企业以及工作人员还要对其实际作用有一个充分的掌握,以此才可以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应的电力企业只有注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才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这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性。
2 继电保护的要求
当继电保护装置有信号发出或有动作指令出现时,电力系统必然存在某种隐患或故障,此时要求继电保护装置能及时、准确地跳开相应电力回路,保护本回路的同时也防止事故的扩大化,保证非故障回路的正常供电。(1)保护的选择性,要求当被保护的设备或线路有故障时,仅有离故障点最近的一级保护开关动作跳闸,其它非故障电力回路正常供电,这样可保证事故范围的最小化,保护开关不应越级跳闸进行保护。(2)保护的可靠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在该发出跳闸指令时必须发出;无故障或不该发出故障指令时,不应是保护开关误动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网络有安全可靠且有连续的供电。(3)保护的速动性,这是对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时效性的基本要求,只有保证动作的快速才能保证事故范围不扩大,只停留在本级保护内。同时速动性也为备自投装置和快切装置的提供来充足的跳闸和投切时间,保证供电可靠。(4)保护的灵敏性,灵敏系数是判断继电保护装置灵敏性的重要指标,每一个保护项都要满足灵敏性的要求,才能保证保护装置在最短时间内切除故障。一款好的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检测出被保护区域微小的故障,反映到监控系统并发出报警信号或执行分段保护开关的指令。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关系
3.1 电力系统改造升级的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设备唯有满足三点要求,才能促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改造升级。继电保护具备较高的安全水平。电力系统运行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建设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而用电质量的提高则是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重要保障。因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需重视安全性的提高,意味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升级中需重视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还需要密切关注继电保护设备是否满足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需求。在电力系统建设中,需依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系统。而继电保护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继电保护设备唯有在电力系统可控范围内,且具备较高的灵敏性,才能在电力系统故障监测中,及时发现电力系统故障问题,从而及时解决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具备一定的选择性。电力系统运行中,受制于多种影响因素,电力系统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从而使得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继电保护设备需具备一定的选择性,才能依据电力系统故障具体情况,选择性切断故障线路,以此防止故障影响范围扩大,起到继电保护设备保护电力系统的作用。
3.2 电力系统的干扰因素
电力系统如果发生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将各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进行高效的处理,这就要求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和继电保护系统相结合。
3.3 继电保护效用的发挥
电力系统的内部结构随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致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干扰。在这种形势下,逐渐彰显了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的优化策略
4.1 提高继电保护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中也应用到了大量的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因此在继电保护系统中还可以积极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这样可以在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性能得以提升基础上,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可靠性的提高也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智能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施控制,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以运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智能管理技术是我国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电力企业能够加强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力度,不断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避免故障损失的发生。
4.2 加强装置技术改造
在现今各行业的发展水平持续化提升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在运行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技术水平予以充分分析,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要重视装置技术改造,这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来提升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的可靠性。在具体的实践中,相应的电力企业就需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予以重视,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对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中的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时,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根据不同装置的工作原理来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法,这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双重保护,在其中一设备出现故障时,另一设备可以正常运转,这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工作的有效性,也可以更好地提升电力企业整体工作的质量,推动其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保护设备要做好定期的检测,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等,掌握设备技术改造的应用情况。
4.3 做好检修人员技能与素质培训工作
检修人员作为开展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执行者,检修人员工作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检修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还要求各电力企业能够在专业技能以及素养方面加强对检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促进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设备与技术在电力企业内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电力企业继电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还需要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激发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危机意识,促进自身的检修质量跟检修效率进一步提升。最后电力企业还需要进行相关责任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的完善,对检修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保障检修工作高质高量的完成。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电力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唯有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才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在实践运用中需辩证认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继电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水平,为实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严莉.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及其最佳检修周期的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2] 王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129-130.
[3] 胥岱遐,韩天行,梁志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试验与评估[J].中国电力,2008(0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