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林
中国建材集团安徽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本文主要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要点分析。首先阐述了当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而后在论述状态监测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案例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论述后,可给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
0引言
所谓的电力设备监测,主要是借助于规范化的检测和技术诊断以保证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如今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多,这样的技术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以下是针对相关检测技术的具体论述的针对性分析,以期能够对电力设备相关的高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发展简况
以往的设备监测主要是通过人工和定期的预防性检测为主,相对来说并不能精细地关注到各种情况。具体来看,其主要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凭外观现象或是指示仪表等进行判断,以判定其是否存在不良的情况,如有异常则会及时采取处理;另外还涉及到一个定期性的检查,例如常见的绝缘试验等,以对结构存在缺陷的部分实施有效的完善。尽管这样的模式并没有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但是其在以往传统的电力设备维护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状态方面的监测逐渐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有序推进,相应的这方面的制度化建设也在稳步实施,主要表现为定期检修向预警式检修的制度化转变。之所以能够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电力设备运行中涉及到的热学和力学等相关参量,这样的技术发展无疑为其稳定有序地推进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从而极大地保障了相关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另外,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的高效发展对于检修工作的科学化推进也极为有利。
2必要性解析
一般来看,电力设备运行时极易受到机械的负荷等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气温和湿度等,长期运行条件下很大程度上会出现磨损和老化的情况,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其性能的下降。对于电力设备来说,绝缘材料对其稳定安全地运行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因长期运行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样的材料极有可能会出现有关功效的丧失,从而导致严重的漏点事故。对于相关的设备来说,导电材料处在长期热负荷条件下极易会出现氧化和腐蚀的不良情况,导致电阻、接触电阻增大,而原有的特性即会减弱。这样一种变化是在设备长期运行的条件下而逐渐产生的,因此期间的检修和维护就应高度重视,以免危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电力设备来说,相关的运行状态监测无疑是极为必要的。而今在高效监测模式的应用下,相应的检测和维护必定会更为科学,以切实地保障具体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3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实践要点
就当前所知的监测设备来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居于龙头地位,例如美国Fli公司生产的T330红外热像仪以及意大利TECHIMP公司生产的PDCheck在线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这些仪器在红外成像以及电能质量分析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功效。因此,具体实施设备监测可就以上仪器做出相应的选择。
实际运行中,以某项目一个季度数据来看,通过红外成像检测5223余台(点)次,其中存在危险缺陷2处、严重缺陷2处、一般缺陷10处(疑似严重缺陷3处)、疑似缺陷2处;而所实施的电能检测共涉及到110条回路,其中断线和接线错误的4处;局部放电方面的检测,未发现不良情况。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停电处理的即即刻做出处理,另外的则应加强监测,以在特定的时机做出调整和维护。
3.1红外成像应用案例简介1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其主要是由电气设备以及导体和绝缘体等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大多数情况下所出现的故障多与众多的接头有关。鉴于一些连接部位因长期运行出现松动或氧化以及生锈等的不良情况,继而造成其性能的下降,甚至于出现过热或是一些不良的安全事故。所采用的热像仪检测,就是通过热像情况以判定线路的运行状态。
某水泥生产企业采用红外成像仪器对站电气设备检测时发现,其中的4#主变压器110kV侧B相瓷瓶存在异常温度上升的情况,温且超过了正常的温差范围,因此将其作为严重缺陷处理。
通过精细的分析确定温度最高点处在接线柱的下部,初步断定与瓷瓶套管内部接触不良有关。由于这样的故障发生在设备的内部,定期检查中并不涉及,因此未能及时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生产设备长期处在高负荷运行状态有关,如此一来设备温度即会不断上升,而部分构件接触不良的情况则会恶性循环下去,最终也就导致了故障部位绝缘性能的丧失,甚至于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这些情况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因故障部位较为隐蔽,整个的处理相对来说又比较耗时,对于未能及时发现且做出处理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相关装置效能的严重下降。
因此,开展精细化的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有关电力装置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处理建议:即刻通知相关部门并要求其与变压器等有关设备厂家联系,以落实好相应的处理,未处理之前务必要做好常规性的重点监测;对温度等重要指标精细检测,且应适当降低故障部位的负荷,以免造成其不良情况的进一步加重。
3.2红外成像应用案例简介2
某公司在采用红外成像仪器对轻油变电所检测的过程中,发现轻油低压间13#泵出线母排B相,存在极为明显的温度异常的情况,经过精细的分析确定其为危急缺陷。
通过深入的分析确定温度最高点处在母排与出线电缴连接的部位,因此处螺栓松动,由此导致了以上的温度异常的情况。之所以未能在常规性检查中及时发现,主要与其处在开关柜底部较为隐蔽的环境有关。该部位出现的情况极为紧急,因此应立即采取措施,否则必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于出现严重的系统瘫痪。
处理建议:即刻通知相关部门停工处理,以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同时这也是降低故障影响程度的必要措施。
4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思考
4.1状态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关系
就当前的基本情况来看,高压设备检修所采用的定期模式存在着以下缺陷:其一设备某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检测到,因此也就使得设备的安全运行不能切实地保障;其二是设备状态正常条件下仍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且没有详细的检修记录,如此也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状态检修是基于设备运行情况实施检修,而其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一是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不良情况,以免其中存在的不良情况进一步恶化;其二是能够极大地提升检修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在技术不断改进以及设备高质量运行的条件下,状态检修已经成为了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一种方式,以更为科学地推动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
4.2状态监测分析诊断的难点
因电力设备处在一种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所存在的不良影响较多,传感信号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一定的干扰,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设备状态判断难以有效的实施,通过单一信号做出处理显然并不科学。因各种不同的设备检测需要特定的专门化的程序,而状态检测正是高效技术主导下的有效应用,通过对既定对象的综合性分析,以确定某个部位具体的状态,从而为后续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详细解析,可在获取相关故障参数基础上给出处理方案。
4.3重要设备状态监测的困难
状态检测从诞生之日起即在不断地讨论和完善当中,尽管其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情况,但随着技术改进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地支持之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虽然所达到的成效并不显著,但是相信在有关科研机构的深入研究下,这样的一种检测方式必定会更为高效,以为电力系统的科学化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然而只是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状态检测的测试显然并不够,高压电气设备也应有序地落实相应的技术检测,同时还应加强与有关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交流,以切实地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将设备制造厂家列入到状态检测实践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厂家对自身制造的设备更为熟悉,且所实施的检测也会更为专业;其次是制造厂家可在设备制造时将相应的检测装置安装上去,这样就不会出现后续的拆卸,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保障了后续检测的科学性与严密性。由此可见,将设备制造厂家列入到状态检测主体当中确实是极为科学的。但是对于那些处在运行当中的设备,进行这样的完善显然并不便捷,因此后续的设备采购时可将以上的方案考虑进去。
5建议分析
5.1红外检测
对于企业所存在的重要的电气和仪表方面的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彻底性的检测,对于特别重要或是易出现不良情况的则应适当加大检修频次。
5.2局部放电
对于企业的密闭式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等,则应进行相应的放电检测,一般以一年为一个检测周期。
6结论
通过半年左右的状态监测的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此类技术应用的科学与高效,并认识到了这类技术在保障电力设备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其在后续的决策和部署当中也有着显著的功效,例如检修项目的开展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的反馈等。借助于这样高质量的检测,电力企业的发展必定会更为科学与高效,以更为安全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对于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来说,其主要是借助于科学的检测方式和分析手段,以对设备存在的不良情况实施精准性地掌控,从而为后续科学的处理提供切实的保障。相信在电仪技术持续研究和高效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力设备运行必定会更为科学与高效,以更为稳定地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向俊芳.浅谈电气设备状态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J].消费电子,2014,(12).48-48.
[2]魏钢,冯中正,唐跃林,等.输变电设备红外故障诊断技术与试验研究[J].电气技术,2013,(6).75-78.
[3]姚智强.浅析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J].民营科技,2013,(8).3.
[4]王太勇,王双利,王正英,等.基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设备管理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7).1080-1084,1089.
[5]黄道姗,林韩,林济群,等.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1,(4).44-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