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5期   作者:王磊
[导读] 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王磊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天河供电局  广州510000
        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电力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应用,会加快电网全方位数字化建设发展,打破以往管控方式,慢慢转向于智慧化管控,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另外,在电力工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决策能力,还能保证智慧工地施工方案具备智慧化特征。文章阐述了智慧化电力工程情况,并指出智慧工作利用价值,以某电站工程为案例,分析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当中的运用,进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发展。
        关键词:智慧工地;电力工程;作用分析
        电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加大信息化和物联网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电力企业长远化发展。智慧工地在建设时,应利用智能感知设备,有效监控现场施工,并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真正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1、智慧工地概述
1.1智慧工地含义
        在当前形势下,基于智慧工地概念,主要是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主,在信息手段方式作用下,对互联网进行利用,进而搭建出物联网信息管理平台。由于当前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智慧工地是对以往粗放型管理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建筑工业化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智慧工地发展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在于应依据建筑产品生产要求,利用互联网,搭建出信息平台,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自动化管理。在实际建造中,确保施工生产要素的全面整合,在真正意义上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化生产。
1.2电力工程智慧化水平面临的现状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化发展,促进了项目监管模式的创新,同时也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智慧化,确保工程项目作用最大化。但从当前电力行业工程管理来看,智慧化趋近于初期阶段,电力行业对状态诊断,或者在线监测具有有效应用,还能及时预警冰灾以及台风等灾害,但对很少涉及电网基建项目,和电网信息化要求具有一定的距离。
2、智慧工地价值作用分析
2.1打破以往施工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
        伴随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技术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工程中,将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进行有效利用,能够有效管控工程安全,还能管控工程质量,打破了以往施工方式。在智慧工地下,确保电力工程管理倾向于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节省应一定的成本,还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施工质量。
2.2施工管理具备科学化特征
        在智慧工地当中,将信息技术利用其中,保证施工技术信息共享,还能进行科学决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管理,可以有效安排施工现场当中的各类要素信息,例如人、料、机等,保证施工现场管控时效性,提高管理效率。
2.3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性
        电力工程项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灵活运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的功能,例如视频监控,或者是红外线报警等。在功能作用下,不仅能加大监控范畴,还能丰富监控内容,确保工程项目具备安全性。另外,智慧工地能够完成项目生产目标,还能保证施工现场十分环保。
2.4智慧工地加快了建筑工业化发展
        建筑业要想进行生产应以智慧工地为前提。和相关制造业相比不难发现,建筑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同时建造周期十分厂,单件产品具有明显的特征,对工业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智慧工地则能有效整合生产要素,还具备技术集成的优势,进而建筑业才具有前进的动力方向。

在一定程度上讲,智慧工地打破了以往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了不断创新,是工业化建造的一种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工业化建造发展,对其具有带动性作用。
3、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当中的运用
        对于智慧工地模块来讲,是以施工现场特定因素为主,其中主要是以人、料等因素,在硬件设备作用下,建立固定功能单元。该项目建立了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化管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项目质量管理,还能确保工艺质量水平的提高。第一,智能视频监控模块。对于施工现场而言,范围较广,同时具备着点多以及量大的特征,进而监督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给予工地建材一定的保护,应将互联网引入其中,并加以利用。在互联网模式作用下,可以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实施全覆盖监控,能够实现对分散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降低人力检查,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对现场情况进行掌握,其中包括项目进度以及施工情况等等。第二,人脸识别实名管理模块。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进出人员,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对实时照片进行采集,可以有效对比实时照片以及数据库照片,如果两者存在不符的情况,会及时预警。在这样的模块管理方式下,能够加大统筹管理人员,便于对作业状态进行掌握。另外,还可以对工人进行考勤,最终进行规范用工。第三,及时佩戴安全帽模块。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监测范围内人员佩戴安全帽情况进行识别,并对没有佩戴的人员给予警告。第四,电子围栏防护模块。在电子围栏防护系统中,具备及时探测的优势,可以对电梯井口,或者是楼梯口等位置,是否有人员逗留进行探测。如果发现人员会发出警示作用,起到阻挡性,能够防止人员跌落造成安全事故的出现,具有安全防护的优势作用。
第五,红外线入侵报警模式。主要是将红外探测器技术进行利用,能够探测出一些非法行为,例如偷运非法材料,或者是人员在围墙上攀爬等,进而加大现场安全管理。第六,深基坑支护监测。主要是以传感设备为主,有效监测基坑支护当中的温度以及水位等,并在无线网络技术下,整理分析数据,给予工程施工提供数据保证。第七,工程进度管理模式。将BIM5D技术进行利用,能够实现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模拟,还能对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并对施工流水段进行合理划分,真正提升了管理效率。另外,在曲线图作用下,从成本角度进行考虑,完善进度计划。在BIM模型下,和计划时间以及施工日报表等信息进行联系,能够对部位进度信息进行掌握,并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最终完成精细化管理。第八,智能监控管理。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噪声污染这样的情况,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会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要想促进长远发展,基于施工现场环境,可以进行智能监控管理,其中应以降尘喷淋系统为主,在自动化监测技术影响下,对施工现场气压或者是噪声等进行监测,并分析相关数据,最终进行预判以及报警。如果施工现场中的PM2.5颗粒物和规定限值不吻合,应在降尘喷淋装置作用下,进行喷淋,进而保证施工环境为清洁状态。第九,VR安全教育管理模块。在项目当中,有效利用VR技术。对于VR安全教育管理,主要是以VR技术为主,并联系了AR以及3d打印技术,针对会发生的安全事故,例如火灾或者是触电等事故,在三维动态形式下,会呈现出全真模拟,能够给予施工人员真实的感受,进而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并利用合理的应急对策,最终获得安全教育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形势下,电力工程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施工过程具备着复杂性特征,同时施工要求愈发增多,因此,加大创新智慧工地是尤为必要的。在智慧工地中,是以信息技术为主,有效监控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管理以及绿色施工等相关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促进电力工程施工朝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惠康. 新时期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 今日自动化, 2019, 000(006):P.66-67.
[2]邹杰平. 浅谈"智慧工地"在电网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与创新, 2019, No.136(16):164-165.
[3]杨洋, 华晔, 何子东,等. 面向未来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J]. 河北电力技术, 2018(3):5-7.
[4]王晓波.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研究与实践[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7, 000(008):P.31-36.
[5]温耀斌. 电网项目管理中智慧工地平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 机电信息, 2020, No.642(36):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