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丽岩
[导读] 摘要: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转型,传统产业的结构大调整,国有企业迎来了效益提升的历史机遇,以及管理改革的全新挑战。
        身份证号码:37062819820519xxxx
        摘要: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转型,传统产业的结构大调整,国有企业迎来了效益提升的历史机遇,以及管理改革的全新挑战。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主力军之一,如何打造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是新一代建筑人需要深思的重要课题。对于企业而言,资金是日常运营的血液,是生存发展的命脉,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为对象,探讨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加以健全,为我国建筑业的新业态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
        1 引言
        建筑企业对资金的使用量非常大,承接项目分散,资金难以监管。在项目投标时需缴纳保证金;接到项目需缴纳大额履约保证金;开工需要缴纳各项费用施工中需要垫付建设所需的各种材料款和人员工资;竣工后,也不能结清全部的工程款,还有时限较长的质保金等等。工程一般都是按进度结算一定比例的工程款,建筑项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资金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承接更多的建筑项目,增加企业的营利能力;按时足额发放施工人员的工资报酬,保障施工人员的生活等,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2 资金管理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
        2.1 保持资金流动,降低财务风险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短暂两三年,长则七八年,前期资金投入量大,回收期长,日常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一旦缺少充足的流动资金,设备配置、物资采购、工资支付等便有可能中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将陷入停工停产的困境。因此,有效实施资金管理,可以保持资金流动,降低财务风险。以中铁建设集团为例,为了突破资金造成的发展瓶颈,集团以资金管理为主线,树立“少花就是多赚”的理念,加强前期资金筹划,推进财务集中管理,实现了资产负债率10年最低、资金存度从零增至50%以上的佳绩。
        2.2 控制项目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劳务用工、融资利息等。材料设备价格浮动大,技术更新快,加强资金预算控制,采取最优购置方案,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劳务用工具有季节性等特征,根据工程进度安排资金使用,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创新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也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意义所在。
        3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工程垫资和工程款拖欠的情况
        某建筑巨头的倒下就是因建筑业市场竞争激励,企业为了接到项目,经常压缩利润,采用价格战,低价中标,按建设单位的要求接受垫资合同且垫资金额大,这些都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未对建设单位的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建设单位可能因某些原因拖欠工程款,而造成施工企业必须要垫资施工。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造成施工企业垫资,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最终可能因资垫付金额过大,致使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
        3.2 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就现状而言,中铁建等大型集团融资渠道宽广,股票、债券、借款、租赁等形式多样。但更多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规模有限,尚未在股票市场上市,银行贷款仍是主要融资渠道,股票、租赁等权益融资匮乏,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财务风险过高容易出现资金链中断甚至破产的局面。受融资成本高昂、资金管理不足的影响,河南省建设集团资金链断裂,拖欠13.7亿元债务不能偿还,最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除此之外,PPP模式、私募基金等融资问世不久,在资金运营、监督管理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其风险性和规范性有待考量。


        4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提升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4.1 优化融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
        第一,管理层应提高资金管理意识,给予资金管理充分的重视,深刻认识到资金所具有的时间价值。在实际开展融资活动中,时时关注融资效果,尽可能降低融资费用。第二,完善融资方案,企业管理层应根据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各个工程项目实际的运营情况,针对性制定不同类型的融资方案。例如,以银行信贷资金为重心,补充民间融资手段,丰富融资渠道,充分比较各类融资途径的组合效果,围绕各类融资组合方案开展可行性分析,最后选择最优方案。第三,落实融资方案,国有建筑施工单位应设置专业的资金管理岗位,开展融资活动,维护融资渠道的社会关系。充分挖掘各工程项目优势,加强信贷资金吸引力,尽可能在融资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融资主动权。同时,企业还应引入周转信贷和短期债券等短期融资方式,避免工程项目出现因短期资金不足引发的工程款支付危机。
        4.2 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合理调度企业资金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及时办理投标保证金、质保金等沉淀资金的退还,根据工程进度提交支付申请,安排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利益。对于供应商的货款、农民工的薪酬等应付款,施工企业应当准时支付,以免滋生经济纠纷付出惨痛代价。其次,成立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资金池管理模式,对集团资金进行集约化管理,制定银行账户开立、付款、注销等流程,禁止同一工程多头开户,项目竣工结算后要尽快将资金划拨出来并销户,避免无用账户过多给资金管理带来麻烦。最后,施工企业要统筹好所有资金的用途和进度,项目中断或完结的预算资金,通过正规程序可以暂时调度到资金急迫的工程,将闲置资金充分利用起来。
        4.3 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因建筑企业项目多、项目分散、项目施工时间长等特点,造成资金管理难度大,资金管理相对松散,资金运行效率低,唯有建立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统一管理。做好资金管理的预算,保证资金高效合理的运行,严格预算计划,以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首先,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对施工设备统一调配和管理,减少设备的闲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如出现机械设备紧缺,先考虑租赁,再考虑融资租赁,最后才考虑购置,以此来减少固定资产对资金的占用。其次,要提高建筑企业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度,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引进管理人才,并对现有和引进的人才进行培养,加强公司员工的经济管理意识。对员工特别是资金管控人员进行资金管理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资金管理的方式方法。最后,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工作,防范和制止资金被挪用或侵占的行为,防止公司内部腐败。
        5 结束语
        对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资金管理是控制成本提升效益的要点,是整合资源增强实力的关键,在建筑业高质量转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资金管理意识薄弱、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本文认为理应强化资金管理意识,倡导全员主动参与,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丰富创新融资方式,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合理调度企业资金,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智杰.浅谈资金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性[J].财会学习,2019(32):190-191.
        [2]陈黎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32):143-144.
        [3]龙燕玲.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商讯,2019(31):105-106.
        [4]何名芳.资金管理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完善对策[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0):85-86.
        [5]窦艳玲.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和措施分析[J].商讯,2019(29):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