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

发表时间:2021/5/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   作者:周燕
[导读] 探讨比对宫颈癌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

周燕
      (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比对宫颈癌筛查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人员及研究例数为宫颈癌筛查患者60例,抽取时间域为2018.9-2020.9,对于患者均实施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比对两种检查方式阳性检出率。结果: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均较高,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率较低,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优势性较强(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能够提升检查准确率和检出率。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率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有所提升,逐渐实现健康模式转变。从以往的疾病治疗转换为疾病预防,现阶段,社区医疗服务的主要重点为实现妇女宫颈癌筛查,达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实现宫颈癌的有效预防[1]。宫颈癌属于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近几年,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上升,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是控制疾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2]。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为属于宫颈癌中重要的项目,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为宫颈癌细胞学检查中的常见技术,能够对于宫颈癌细胞实现有效分类诊断,本次对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宫颈癌检出率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60例院内宫颈癌筛查患者入组研究,时间年限从2018.9至2020.9,入组均为存在宫颈癌指征,听力及认知均无障碍者,排除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异常者及无法配合此项研究者,选取年龄为20-70岁之间,计算年龄平均数46.84±3.06岁。
1.2方法
   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查前一天禁止实施阴道冲洗、性生活及常规用药。为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在宫颈口处对于脱离细胞样品进行收集,随后利用液基细胞学制作涂片方法,对于脱离细胞染色,并制成薄层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诊断标准:根据国际癌症协会TBS诊断系统(2001年)进行判断,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测结果阳性病变结果:产生未明确、不典型鳞状上皮及以上级别。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高危HPV利用(美国digen公司)提供的2代专用杂交HPV-DNA试剂盒,根据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对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实施检查,判断标准:HPV阳性:阴性测定值与光量读值之间的比值为1,与病理结果比对,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阳性检出率。
   需要针对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检出的阳性患者实施宫颈活组织检查。根据细胞变异的程度、范围实现疾病划分,主要分为宫颈SCC、腺癌、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指标: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利用统计学SPSS22.0对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研究数据进行计算及比较,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出率采取卡方检验,通过(n%)表示指标数据,P<0.05为数据差异性较强,有比对意义,P>0.05表示不显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出率比较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均较高,液基细胞学检查检出率较低,检查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1所示:


3.讨论
   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在成年女性中高发,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主要是由于HPV感染所引发的肿瘤疾病,宫颈癌可以实现预防治疗。近几年,临床相关数据显示,HPV感染到宫颈癌转变需要5~10年的时间,宫颈癌的有效筛查及预防属于社区中实现宫颈癌疾病率降低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学家提出,由于HPV的种类较多,主要受感染的病毒为HPV16,属于宫颈癌的典型代表病毒。由于基因型不同会导致病变差异,因此,可将HPV实现有效划分,主要分为高危型及低危型,高危型属于其中的主要危险因子,HPV会导致子宫颈上皮感染,对于宫颈癌后期癌变及发展产生影响[3]。
   液基细胞学检测为1996年获得美国Hologic公司制造的液基细胞学检测产品,在1999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1主要实现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以及显微镜对于宫颈癌细胞进行检测,属于现阶段临床中相对成熟的检测技术,与巴氏涂片检测准确率相比,占据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粘液、血液以及炎性细胞的干扰,提升检察准确性及灵敏度。
   本文研究显示,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中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偏高,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中CINⅠ、CINⅡ、CINⅢ、SCC、慢性宫颈炎检查检出率较低,两组检查方法比较,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检出率有优势(P<0.05),因此,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综述,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发挥重要价值,能够作为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帮助患者实现疾病的及时治疗,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孙临华,张耀仁,陆会玲,杨方瑞,张利. 超声联合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9):1073-1076.
[2]杜祯,陈锡山,盛赠美.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7):24-27.
[3]樊长萍. 福州地区健康体检女性HPV-DNA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33-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