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曲敬骞 张凯
[导读]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曲敬骞  张凯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109
        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分析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期脑卒中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行药物基础治疗,实验组2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 Fugl-Meye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Fugl-Meyer
               
        脑卒中是一种以症状和临床症状突然发作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每年,全世界有很多人因脑卒中住院[1]。对着我国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也逐渐增多,同时脑卒中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给很多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急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血管栓塞以及脑血栓形成,这些症状是突然发生的,严重的危害着人类健康,其病死率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首位[3]。然而,临床实践中,在脑卒中早期临床医生主要集中于早期溶栓与介入治疗,对早期康复未予重视。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多都可以顺利度过急性期,然而有超过 70% 的患者都会在获得救治之后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障碍,极大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所以必须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确保其最大程度的恢复运动功能。为了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随机抽取了50名急性脑卒中患者,现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0名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 2组 , 每组各 25 例 。所有患者经过 CT 或者 MRI 检查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在对照组中,女性 12 例,男性 13例;患者年龄在56 ~72岁,平均年龄为(63.8±2.4)岁;病程在 3 ~ 10 d 范围内,平均病程为(6.9±2.1)d,按照疾病类型划分为10例脑梗死和 15 例脑出血;在实验组中,女性 14 例,男性 11 例;患者年龄在 60  ~ 74 岁,平均年龄为(65.9±2.1)岁,病程在 3 ~ 10 d 之间,平均病程为(6.6±2.4)d,按照疾病类型划分为 11例脑梗死和 14 例脑出血。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主要为降压、溶栓,同时也针对性控制血压、血糖变化。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1)卧床锻炼:在患者卧床期间使其保持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和仰卧位,从而让患者达到抗痉挛体位,使患者保持骨盆向后歪斜, 并且适当弯曲上肢 。(2)训练关节:在不会对患者关节能力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使其关节尽可能地全方位转动。同时,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运动幅度进行合理调整,每天进行3 ~ 5 次,每次持续 10 min。(3)站位训练:在患者正式进行站位训练之前, 首先要让其坐起来,等到 10 min 之后没有出现头晕等症状,再让其站立,每次站立时间为 5 ~ 10 min,完成站立训练之后,让患者在床边坐下,等到 10 min 之后没有出现头晕等症状,再让其保持半卧位或者平卧位 [5]。(4)步行训练:在患者能够将站立动作很好的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让其进行步行训练。在进行步行训练的期间,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按摩患者的患肢,防止其出现肌肉痉挛的问题,对其运动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1.3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后通过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患者得到越高的分值,就表明其运动功能恢复的越高 [6]。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 检验。以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Fugl-Meye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 Fugl-Meyer 评分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情见下表 1
        
               表 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x  ±  s )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为高致残率性疾病,可引发功能性障碍,病情危急的可能会导致死亡,对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我国康复治疗起步相对较晚,对于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仅实施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很多是在患者病情好转之后开始进行,导致患者错过最好的康复治疗时期,使得很多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只能保全生命,对于肢体上的损伤很多不能进行很好的恢复,因此也导致很多的患者出现残疾,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急性脑卒中患者对康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所以必须要利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患者患病早期介入恢复训练,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对患者肢体以及心理恢复都有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患者自身神经系统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让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并发症,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治疗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东庆 , 李淑景 , 王玉春 , 等 . 早期康复治疗在 ICU 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2018, 46(02):171-173.
[2]蔡燕 , 桂树虹 , 陈桂珠 . 电针疗法联合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2018,34(09):1535-1537,1541.
[3]高婉霞,方志红 .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7- 89.
[4]阮莉 . 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急性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疗效分析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129-130.
[5]高明月,杨珉,况伟宏,等 .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和正常值的筛查效度评价 [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5,47(3):23-24.

指导教师:张凯  山东协和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