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全景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王一鹏,范明卓,肖扬
[导读] 龙脊全景楼大酒店建设项目为面状已建项目,项目建在半山腰,
        王一鹏,范明卓,肖扬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龙脊全景楼大酒店建设项目为面状已建项目,项目建在半山腰,设计方案采用条形基础的建筑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的风险,有必要在龙脊全景楼大酒店建筑工程中进行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的发展,了解,调研和基本评估各种地质暴发的演变,人为因素,分布规律,稳态,生产或自然资源以及破坏程度等。预测由于技术或扩建而造成的地质灾害风险以及建设项目本身的地震风险。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研究

1 前言
        审查龙脊全景楼大酒店的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并实地调研工程环境状况的整体评估状况与分析可出现的不同灾害之间的发展特征,分布规则和风险程度。根据自然或人为因素以及损害程度和损害程度,评估灾难的当前状态。
2 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
        评估区属于中~低山地貌区,地貌类型单一,地面高程+1139.0m~+1386.0m,相对高差247.0m,地形坡度25°~40°,评估区下伏基岩为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上组(Ptbn23)砂岩夹页岩,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岩石会产生接缝和裂缝。在地质研究中表明岩石主要是薄层~中层构造为主,岩体施工地质性情况复杂,该项目实施的环境较为严酷;水对工程的影响很小,水文地质环境良好,但当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较大;项目所在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即该项目的实施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复杂的。
3 评估工作概况
        根据项目的技术特征和评估要求,该项目主体采用工作方法包括进行现有数据收集,现场研究以及集成的内部分析和评估。 详情如下:
        ⑴收集资料:收集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信息,了解建筑区域的地质环境和建设项目的情况,确认项目的重点,并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规则的地基地陷定位为重要的灾害类型,以供研究,为后续地质灾害做应险方案。
        ⑵野外调查:在获取了工作重点之后,对项目工程面积约为0.36km2进行了现场调研,以确定在评估和近似识别范围内各种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水平,发展特征,分布规律,平衡状态和风险水平。
        ⑶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组织和分析收集的用于室内和现场研究的数据-地质灾害风险状况评估-地质风险预测和评估-详细的地质风险评估-确定建筑工地的适用性-减轻地质灾害。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属于中~低山地貌区,地貌类型单一,地面高程+1139.0m~+1386.0m,相对高差247.0m,地形坡度25°~40°,地势起势波动较大,通过实地调研和翻阅相关书籍,我们可以确认在紧急地区没有发现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规则的地基地陷等灾害,评估区目前位于地质灾害发育乏力的地区。
        因此,实地调研报告认为目前项目所在地区地质灾害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破坏程度很小,风险很小。根据广西《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45/T382-2006),整个项目选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系数评估为低风险。
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评估区位于中~低山地貌区,地貌类型单一。根据实地调查,酒店和诸如消防,绿化,电力,供水和排水等大体结构已经完工。结合本区岩土体分布情况,砂岩夹页岩为持力层,基坑开挖深度约1~2m,在基坑开挖工程中没有遇到地下水,也没发生过基坑崩塌。在平整场地中形成永久性挖方边坡PW、PS、PN和永久性填方边坡PE。当中由平稳场地形成的岩土质边坡的PW边坡,主要成分为第四系含碎石粉质粘土,下部为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上组(Ptbn23)薄~中层软硬相间砂岩夹页岩。PS边坡由平整场地形成岩土质边坡,该边坡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含碎石粉质粘土,下部为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上组(Ptbn23)薄~中层软硬相间砂岩夹页岩。PN边坡由平整场地形成的岩土质边坡,该边坡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含碎石粉质粘土,下部为元古界板溪群上亚群上组(Ptbn23)薄~中层软硬相间砂岩夹页岩,该边坡已使用浆砌石重力挡土墙护坡。

PE边坡由平整场地形成的土质填方边坡,坡体主要为素填土,土体结构松散,边坡上方为竣工的酒店和消防、绿化、电、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建项目场地时按设计标高平整场地时,场地需填方以达设计标高,填方高度0~0.7m,目前,地基没发生不均匀沉降。
        综上,现酒店和消防、电、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已建设竣工,此外,项目在建区域未出现任何地质灾害。 由此得出,工程工作不会触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本身将遭受地质灾害,例如倒塌和山体滑坡,平均破坏程度和中等风险。在地质灾害中不规则的地基地陷的可能性低,破坏程度低,风险低。泥石流造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破坏程度中等,风险中等。
6 防治措施
        ⑴针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建议及时支撑和保护PW,PS,PN和PE的斜坡,并防止斜坡上部和斜坡表面的渗透,并使用砂浆 -砌体重力挡土墙的支撑。保持,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防坍塌,滑坡,地质灾害引发的隐患,应组织人员及时撤离。
        ⑵针对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①对冲沟及其两侧山坡所在区域,做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防范措施,以稳固土壤,不使其流失。②禁止随意乱堆乱弃,严禁在冲沟及其两侧上堆弃表土,建筑材料废渣等,以防止增大泥石流量。③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尤其是在暴雨、连续降雨等天气应派专人对冲沟及其两侧山体进行勘察。
        ⑶针对不规则的地基地陷地质灾害的预警方案:严格做好地表水入渗的预防和排水工作,严禁地表水直接流向土壤填充物,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导致填充力的降低和填充颗粒的迁移土壤的沉降。
7 结论
        ⑴评估区属于中,低山地貌区,具有单一的地貌类型,独特的岩性,无断层,简单的地质结构和较差的岩土地质工程性能。在当前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地质灾害发展不佳。自然环境条件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较强,评估区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壳区。 因此,可以确定评估区域中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
        依照广西《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45/T382?-2006),龙脊全景楼大酒店工程选址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被评估为二级。
        ⑵实地调研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目前出现地质灾害概率小,风险程度小,危险系数低。
        ⑶预测评估表明:根据实地调研,项目所在区目前没有出现地质灾害。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本身将遭受地质灾害,例如倒塌和山体滑坡,平均破坏程度和中等风险。在地质灾害中不规则的地基地陷的可能性低,破坏程度低,风险低。泥石流造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破坏程度中等,风险中等。
        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析综合报告将项目所在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定性为一个等级,即地质灾害中不规则的地基地陷风险性小,倒塌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中等。
        ⑸项目工程场地适宜性评估表明:根据综合评析结论,将该项目工程用地划分为“基本适宜”级别的适宜性。项目所在区地质环境条件具有中等的复杂程度,目前未察觉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发育环境条件不完善,由此评析结论将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定义为中等,划分地红线范围内项目用地均为基本适宜的适宜性。
        ⑹依据潜在地质灾害危害风险级别、灾后程度及灾害组合特征,将项目用地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的区段标注为一个次重点防治区,即倒塌和山体滑坡,泥石流和不规则的地基地陷为次重点观察预防区。
        ⑺在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应险方案的前提下,该建设项目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传正,等.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2]卜俊贤.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若干技术问题[J].广东建材,2011(03):21-22.
[3]安永梅.地质灾害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能源环境,2014(02):91.
[4]中国自然灾害地图集[M],科学出版社
[5]史培军,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龙脊全景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号:201913645066)资助。
作者简介:王一鹏,生于2000年,河北保定人,男,本科,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