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450045)
摘要:近年来,电力系统连续发生多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主要集中在电力基建及配电网工程外委施工作业过程中。就发生的各类电力安全事故从事故成因来分析,我觉得成因的主要方面是部分外委施工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施工成本、业务技术、装备投入、现场方案制定及现场管控等方面不重视,走过场、降成本、减程序,大大增加了安全风险的因素,鉴于外委施工单位这方面的薄弱点,就从如何加强建管单位对外委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我提炼出九大项36小项内容。
关键词:建管单位 加强 外委施工 安全管理
加强外委单位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除了加强对外委施工企业及人员资审、规章制度及事故案例学习、工艺标准培训、安全规程培训之外,关键在于现场的安全管控,尤其是建管单位对外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因为外委施工人员对现场地理环境、电气接线、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危险源等均不熟悉,这样就给施工安全带来很多隐患,因此,加强建管单位对外委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管控内容
1、检查现场勘察记录、安全班前会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工器具出入库记录与工作票是否相符;
2、停电、验电、接地、装设遮拦、标示牌是否执行到位;
3、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完备、到位。
4、防触电措施
4.1、有无自备电源,反送电措施是否执行到位;
4.2、双电源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
4.3、临近带电线路防感应电安全措施是否执行到位。
4.4、防误登杆措施、登杆前检查杆号名称是否执行到位。
4.5、有电缆、电容器等设备是否充分放电。
4.6、绝缘工器具试验情况是否合格、完备。
4.7、每位工作班成员是否配备验电笔,工作前使用验电笔进行验电。
5、防高摔措施
5.1、登杆前是否检查杆根、拉线、埋深;
5.2、登杆前检查对脚扣、安全带进行外观检查;
5.3、安全带及后备保护绳是否正确使用;
5.4、安全带存在低挂高用行为;
5.5、梯子是否使用规范、有人扶持;
5.6、杆上转位失去安全带及后备绳保护;
5.7、杆上作业严禁调整拉线。
6、防坠物措施
6.1、杆上交叉作业有防物体坠落措施;
6.2、传递物料使用小绳;
6.3、杆上作业使用工具袋;
6.4、路口及人员密集区围栏等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6.5、登杆作业坠落范围内禁止人员逗留及通过;
6.6、物料栓挂在牢固构件;
6.7、人工装卸、搬运大件物体方法正确合理。
7、习惯性违章
7.1、作业过程中是否接打电话;
7.2、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等能够正确使用,配置齐全;
7.3、施工中擅离现场、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7.4、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吸烟行为。
8、人员技能
8.1、司机及机具操作有准入许可;
8.2、登杆作业技能熟练;
8.3、准入人员是否与工作票相符且具备资质;
8.4、监护人员配置及监护是否到位;
8.5、正确使用各类安全工器具。
9、文明施工
9.1、现场布置符合要求;
9.2、负责人、监护人佩带标识齐全;
9.3、施工人员着装统一;
9.4、现场材料摆放安全、整洁;
9.5、车辆使用是否人货混装、材料放置合理;
9.6、施工结束现场是否清理现场。
二、具体做法
1、在外委单位施工期间由监管单位人员全过程进行检查,每日核查并填写以上九大项36小项内容;
2、对照检查的36小项内容逐一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将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现场监督整改或限时监督整改;
3、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外委施工单位立即整改的由现场工作负责人签字确认;如外委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及时整改的,由建管单位下达《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如外委施工单位在下达《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时限内未进行整改,建管单位依据施工合同和相关安全处罚规定要求对外委施工单位下达《违章通知单》,并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安全积分、红黄蓝牌以及相应的经济处罚;
4、对于外委施工单位受到多次处罚仍未整改,或建管单位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工程竣工后的资质评审中将其列入“黑名单” 。
三、取得成效
通过应用建管单位对外委施工单位九大项36小项管控措施,使得供电单位因外委施工单位发生的电力人身事故发生率大大下降,自实施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明显的效果:
一是外委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业务技术得到了提高;
二是外委施工单位作业被建管单位全过程进行了控制,大大降低因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
三是强化了建管单位对外委施工单位进场作业应履行的安全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外委施工单位九大项36小项现场管控措施的应用,切实纠正了错票、单人作业、现场交底不全、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的违章行为,有效确保了外委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2】徐素萍 《班组作业现场的过程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3
【3】王景焕 《关于电力施工的项目管理探讨》【J】门窗2012
[张博心]:(2000年07月- ),男,汉族,2019年就读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利用学校假期期间长期学习电力安全施工作业方面的规程、事故案例及现场违章案例分析,并在2020年发明“”双向旋转反光驱鸟器”实用新型专利1项(专利号ZL 2020 2 0507465.7)。